“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徐承国

徐承国 浙江省淳安县汾口镇初级中学 3117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认为“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有可为。本文在解析了“问题链·导学”的核心概念、基本流程、设计理念以及与“问题教学法”的区别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问题链·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作了实践反思。

关键词:问题链·导学 模式 科学教学

一、“问题链·导学”的涵义解析

1.核心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认为“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有可为。“问题链·导学”其实是把课堂教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调整,形成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用“问题”激发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处,用“导学”实现从问题到学习的升华。“问题链”是方式,“导学”是目标。

“问题链·导学”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随机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以学习目标为核心设置出连环性的问题,通过多层次分析,达到教学的目的。各个问题都会形成一个推动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并且把问题与学习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按照不同课型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一样的学生心理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设置问题,灵活、有序地排列出一串问题,那将使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推向高潮。让他们在充满好奇、快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仅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增强探究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中提倡“问题链·导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2.基本流程。

“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师生互动,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引导分析——解决问题——启发思维——生成问题……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教学。

3.设计理念。

“问题链·导学”的设计要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经验与认知能力等进行整体分析。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链·导学”模式教学还应该全面体现基础性、完整性、深入性、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

(1)基础性理念。对于“问题链·导学”的设计,其基础包括两个层面的特征:其一是需要表达学生将来预期发展所需的知识,其二是要注重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其生活经验定为基础内容,以此创设学生喻悦的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科学性理念。科学课程具有独特的科学特点,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例如分类、对比、类比、假说、实验、模型等)。在问题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把一些学习方法融入其中,同时也要留意学生利用问题的处理来树立科学观念。

(3)深入性理念。问题链设计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不可偏多,但可以体现层层深入的理念。在众多的问题中,要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问题,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选择最能突出课堂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精选问题后,先易后难,层层深入。

(4)活动性理念。活动性理念表示问题链的设计需要全面地表现出科学问题处理阶段的实践性与探究性,让学生可以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实验、观察、调查、讨论、查阅资料等多个活动方式解决问题,充分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

上述介绍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科学“问题链·导学”设计的理念,其他理念比如思维性理念、自主性理念、启发性理念、量力性理念等也不用一一赘述。科学的“问题链·导学”设计需要按照目标、内容、对象,根据以上理念全面考虑,努力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效益的科学问题链。

4.“问题链·导学”模式与“问题教学法”的区别。

“问题链·导学”模式是对传统的“问题教学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发现、探究与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观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力和合作学习的一个教学方法。在“问题链·导学”模式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的主导环节,学生合作探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环节,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整理、阅读、分析相关材料,得出结论,并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展开争论,生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它与传统“问题教学法”的区别如下: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二、“问题链·导学”的实践应用

下面我就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链·导学”模式作一阐述:

1.导入性问题链。

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使学生亲自感受原理与规律的形成过程,就必须让他们回到之前的认识框架中来,从原有的认识结构到现在的“临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类比、演绎、归纳等手段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导入性问题链的宗旨是为导入新课铺路,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例如,当学生学习“密度”概念的时候,我们用比值定义法来解释密度概念,但是这个方法不够完善,理解难度大,即便是勉勉强强理解了,也并不了解“密度”的实质意义。为此,我就设计了以下导入性问题链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的定义:

(1)一个蓬松性棉花与一个压实之后的棉花,哪一个物质的密集程度大一些呢?(学生的答案是:压实的棉花。)

(2)选择一个一样体积的“蓬松棉花”与“压实棉花”进行测重,哪一个质量高呢?(学生的答案是:压实的棉花。)

(3)你了解一样体积的铁与铝,谁的质量大吗?(学生的答案是:铁。或许不清楚,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铁的质量大。)

(4)我们可不可以认为铁比铝中的物质密集程度大呢?(学生的答案是:可以。)

(5)为此,一样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体现它们内的物质密集程度不一样呢?(学生的答案是:能。)

(6)现在你能给物质的“密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了吗?

2.掌握性问题链。

这是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新课内容而精心设计的有较强逻辑性和连锁性的问题链。它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让学生可以体验感受到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学习,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比如,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氧气与氧化”的学习,想要让学生理解充分燃烧的条件,意识到充分燃烧的特性,可以选取以下素材当作本堂课的问题链:

在生活中用煤经过由“煤球”至“蜂窝煤”的转变,之前人们将煤生产成比乒乓球稍微大一些的圆柱体,之后人们将煤粉生产为一个圆柱体,同时在圆柱体内中打许多孔,这就是“蜂窝煤”。请你谈谈人们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在思考这一科学问题时会产生以下问题链:

(1)从“煤球”变为“蜂窝煤”的优点有哪些?

(2)“蜂窝煤”和煤粉对比来看,哪个燃烧效率高?

(3)怎么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有什么意义?

教师设计以上问题链,是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法”与“归纳法”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3.反驳性问题链。

教育学认为: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以前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将会破坏学生对学科知识思维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其实,给学生做错事的权利也属于对求异思维与创新理念的培养。通过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增强自我思维的监管能力。构建反驳性问题链的指导依据是利用错误或失败的事例进行教育,让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围绕教学内容中的“三点一方”(也就是中心点、难题点、疑惑点与容易犯错的地方),合理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链,让学生全面地暴露错误与薄弱之处,然后根据情况对症下药,进行教学会诊,在犯错、改正过程中获得知识,这也是反驳性问题链设计的一个基本方法。

4.探究性问题链。

这是教师为增强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而设置出来的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链。新颖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可达到锻炼思维、提高智力以及增强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此是实施创新教学的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

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初中科学教师在提出多个连续性疑问的时候也需要提前分析一下,让设置的问题从易至难,逐步推进。这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

以学习原子核外的电子为例,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为了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那么对于非金属元素来说,其原子的最外的电子数量超过4个,同样最外层为了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什么表现呢?

(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He只有一个电子层,含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会有什么表现?

(3)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就是4,它在化学反应中可能有什么表现呢?

由于以上问题的布局存在一定的系统性与排序性特点,形成了问题的序列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方便地进行讨论、交流。利用对系统问题的研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探究性问题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独立钻研和勇于探索的习惯。

5.迁移性问题链。

“问题链·导学”设计还应该考虑到问题的可迁移性,一个可迁移性的问题可以孕育出其他关键性的问题。问题链中一个问题的提出,不要仅仅限制在课本中的知识点,也需要针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可涉及到平时实际生活、最新科技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有关的知识点。特别是要更好地把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和所学知识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设计成趣味性浓厚的具有可迁移性的问题链。

例如,在学习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二)》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

(1)第一章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哪些是置换反应?

(2)酸和金属、盐和金属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用?

(4)配制农药波尔多为什么不能用铁桶?如何除去铜粉中的杂质铁粉?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什么现象?

此问题链可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很广,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力;同时引导他们到其他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一直持续下去。

6.总结性问题链。

这是在进行课堂教学与单元教学小结时设置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能总结本堂课或本单元所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题型、解题方法,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体系网络,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链·导学”的实践反思

“问题链·导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究竟怎样,这是决定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不过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设计“问题链·导学”的教学内容,没有传统的授课方式得心应手;授课时如果预留一些自由时间进行师生交流和老师、学生间的互动,那么教学任务将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有几方面值得反思:

1.“问题链·导学”中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一切教学内容都来源于问题。课堂教学的问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或者来源于当时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或者在学生间互动,或者在学生对当前理论的疑惑等等。问题的发现一定是真实的,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

2.如何做到从问题链到导学过程的转变呢?

第一,教师要设置学生“跳一下够得到”的问题台阶,指导学生从浅入深、步步递进;第二,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小组合作探讨、师生对话等形式实现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问题链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感悟)逐层推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问题链·导学”模式教学效果如何?高效的模式是什么?

从推行新课改的角度来分析,只要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都属于值得尝试的;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都是可以借鉴的。

“问题链·导学”模式用“问题”激发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入,用“导学”实现从问题到学习的升华,真正做到了在科学课堂上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由此来看,“问题链·导学”方法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彬 叩问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文龙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论坛,2004。

[3]王磊 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红婷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教学结构[J].数学教育论坛,2002。

[5]顾建半 化学教学思维能力结构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1998。

论文作者:徐承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徐承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