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的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对基本生活的需求,提升社会归属感以及生活幸福感。软土地基在部分地区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如果不能提前处理地基加固问题,就会导致建设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即便建设项目完成,也会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提升。所以,软土地基的处理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施工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
引言
因为我国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导致了土木工程的发展区域更为广阔。一些建筑质量不良的地基土的独特性质,特别是软土地基土质,均得到了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对地基进行处理工作,使得其能够充分的提高地基土原有的承载力,并保证其能够在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速度、减少对施工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变原有的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从而提高地基的安全性,便是当前建筑设计师所常用的方式,也是土木工程师所研究的重点施工技术。本文将对地基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述,并针对软土地基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叙述,从而提高建筑设计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
1工民建软土地基及其处理
1.1软土地基的成因分析
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非常复杂多样,软土地基的特征非常鲜明,具有压缩性高、天然含水量大、渗透性差、承载力低等特点,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软塑的泥状土层,在沿河流和湖泊湿地沉积的淤泥和淤泥粘性土。在软土中,其有机物的数量不同,按照其数量划分。软粘土主要是两种形式:软粘土和粘土,粘土中含有少量有机物,泥炭土壤含有大量有机物。所有软土属于在水中沉积,空间和自然属性由于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1.2工民建的软土地基处理
所谓地基处理技术,就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让建筑地基整体所呈现的承载能力更强,降低房屋在投入使用之后的变形等状况出现的几率。因为工民建工程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其加以施工建设以前一定要对各方面环境因素加以全面的考虑。不同形式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都将会给工程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地基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在其中融入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才能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在工民建工程中地基施工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只有确保地基施工的整体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分部的施工建设,继而为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安全以及效率提供保障。
2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较常出现的问题
在部分工民建项目的施工之中,还存在着软土地基的问题,这些问题轻则影响施工的速度,使工程无法按期完成,严重时还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本文将针对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述,以便于提高建筑从业人员对建筑设计中处理软土地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较为全面的了解。
2.1渗水性能较差
因软土地基存在着渗水性较差的问题,并且可将软土地基视为无法渗水的状态。这种特性便导致了软土地基会有极大的可能性出现沉降量大及不均匀的现象,这对工民建的质量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压缩性较大
软土地基的结构大部分是通过饱和粘土所构成的,因此其有着极为强大的压缩性能,一旦软土地基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时,便会导致土变形的情况出现,从而也会导致软土地基沉降量大及不均匀现象的出现,为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2.3承载能力较差
若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其所产生的巨大的压迫力便会对软土的基本结构产生极为严重的压迫,从而导致了原本呈固体状的土体瞬间变为流动状,大幅度的降低了其应有的承载能力,并导致了建筑质量无法保证。
3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换填处理技术
换填形式的地基处理技术一般是通过更换地基中的软弱土层来获得地基强度的提升,进而实现对地基的加固的功能。在施工过程中一些较为松软的土层变为了高强度的土层后,才会保证建筑中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在进行换填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稳定性较高的砂石或灰土作为换填材料,要求将地基中松软的土壤挖出,对充填部分进行压实,不断的提升地基强度,采用此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进而有效解决地基变形、沉降等问题出现。
3.2强夯法的应用
使用重锤来对地基土进行夯击,促使地基土结构发生变化,可以提升地基的密实度及承载能力。因为强夯法有着经济、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并且应用后可以对地基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所以在实际当中能得到普遍的应用。因为其在对地基夯实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以及振动,一旦在居民区进行夯实施工时,那么就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3.3抛石挤淤法的应用
此种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到盆地以及沼泽地中,因为此类地基土中硬质泥土的数量比较少,要求采用部分碎石等材料对其进行填充加固,在该过程中其对砂石的粒径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加固效果应通过后期的地基检测来证明,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3.4排水固结法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想要提升地基土体所具备的强度,可采用排水固结法。将垂直排水柱布设在软土地基粘性土当中,继而利用排水固结法针对地基实施加负荷的形式,并实时监测其提升效果,得出提升软土地基强度具体的方法,为工民建工程所具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地基加固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排水固结法包括:(1)砂井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软土地基当中设置砂井,在上层铺设上砂垫层,这样做可以作为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对一些多余的水分加以排除,继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让地基强度更高;(2)堆载预压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地基开始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的现场实施建筑材料等质量的堆填,继而采用预压加载的形式,让地基的沉降提前开始,继而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升,增加其整体的承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工民建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加以高效的利用可以让地基呈现出更好的稳定性,防止地基出现变形,为接下来工程主体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继而创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屋地基处理体系,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裕恒.对工民建施工中劣质地基土改良技术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 2018(11):28~29.
[2]李春辉.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7(7): 205.
[3]陈开勇.探讨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 (19):9~10.
论文作者:张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工民建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粘土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