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争流
广东和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299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这种环境问题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从水环境角度来看,其问题就表现在很多角度,不仅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在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此也就必然需要结合该类问题的原因及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把关。水利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对于水土保持的高度重视是比较有效的一个解决手段,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应该在后续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1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1当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利用非常粗放
现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我国总的供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再加上目前国内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粗放型,人们不节约水资源,并且浪费现象非常的严重。
1.2经常出现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
在最近几年当中,经常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现象,然后再加之由于乡村和城市以及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所以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损失。除了洪涝灾害之外,也会经常出现干旱灾害情况,长期以来,发生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加。
1.3在当前阶段下,有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工程质量也不是非常的高,其中有一部分水利工程当
中的设备所进行使用的时间非常长,会出现老化现象,而且还有一些设备早就出现了问题,但是却没有对其进行检修,还有一些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是非常的齐全,从而这样就会使得工程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衰减,甚至还有一些工程报废。
2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2.1有助于提升防洪抗旱能力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其能够在防洪抗旱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这也是相应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的基本目标所在。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其能够较好促使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相关区域内的土壤结构得以改善,促使其整体蓄水能力得以提升,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其蓄存更多的水资源,避免了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干旱问题和故障,促使其在枯水期依然能够具备一定的水量。对于以往相关区域内容易出现的洪涝灾害来看,通过水利工程项目中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其能够较好保障相应水资源的调节效果得以优化,能够较好避免水资源无法控制而形成的大量洪灾,对于洪峰的降低效果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对于径流的下游区域,其防护价值是比较突出的,应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布置。
2.2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可靠执行,其还能够在相应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出理想的作用效能,这种环境保护功效主要就是其能够较好降低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以及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其整体水资源的实际应用效能得以提升,对于水体质量形成了理想的规避效果。当然,这种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净化效果,对于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净化,降低其形成的危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在水利工程项目水土保持任务的有序完成中,其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自身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后续运行的经济效果,避免其自身功效的无法呈现。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能够有效规避各类威胁因素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的威胁,促使其原有功能能够得到较好呈现,尤其是对于泥沙含量的有效控制,其更是能够明显提升其运行效率,发挥出最佳功效;另一方面,从水利工程项目的后续维护和管理角度来看,因为其整体运行更为流畅,各个灾害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如此同样能够较好降低该方面的经济损失消耗,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更为理想,具备较强成本控制价值。
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从规划入手做好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
对于任何工作都需要做好动工前的规划,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要在开展水利工程前对其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研究,尽量避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的规划方案,采用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的方案或者是水土流失情况比较轻的方案。在水利工程进行初期还要对无法避免水土流失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设计尽量减轻水土流失情况,制定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而在水渠的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的环境和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当地基础设施的作用,防止出现边坡被冲刷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做好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民众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识,减少水利工程对当地水土生态环境的伤害。
3.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由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而子系统也在互相作用的同时保持者互相输入、输出的关联,一旦部分子系统或元素产生了变动,整个系统都可能出现从优到劣的转变。要想构建起科学、完善又使用的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工作难度与复杂度都非常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往往需要经历两个步骤:一是初步拟定,二是筛选确定。下面是具体流程:
(l)初步拟定。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拟定时,一定要先系统性地分析配置方案。得到分析结果之后,再依照评价因素的逻辑关系,分层次进行细致、明确的分析。坚持整体最优原则,确保局部每个因素都与整体相适应,实现长远与近期、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考虑,最终将所有因素结合到一起,得到评价方案。接下来理清目标中各构成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分解,最终构建起具有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2)指标筛选。初步拟出评价指标体系后,应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时,因为每一项原则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在认知上也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无法强制要求每项原则都坚持相同的衡量方式,遵守同样的精度。比如,完备性具有相对性,它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表选择的指标应该最大限度地对区域发展的所有特征进行反映;二是由评价的目的与精度而确定的指标数目。
3.3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出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根据水利工程中引发水土流失的情况主要分为线形和点型,我们考虑水土保持的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案。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设水利工程中的弃渣场、回填区以及开挖区,力争将对当地水土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土保持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效益来源就是控制投资、生态节能。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以此来确保其每个工作细节都可以实现科学合理、精益求精,从而让其可以顺利的度过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益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国召.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179-180+213.
[2]禹博.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J].智能城市,2016,2(10):246.
[3]邹贵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149.
论文作者:文争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