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中学,学中教——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赵秉乾

教中学,学中教——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赵秉乾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510380

摘 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普通高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提出要突破束缚我们手脚的“生源决定论”, 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特殊方法的,研究并通过实践探索出“教”不是教师的专利,其实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教中学,学中教”是普通高中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广州市真光中学为例介绍了这种策略。

关键词:教 学 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选拔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是普通高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普通高中教育,我们要突破束缚我们手脚的“生源决定论”,要坚信,我们面对着一群学生,总能发现有天赋潜质的学生;也要相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特殊方法的。

二、普通高中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一定领域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根据这一对创新人才的定义,结合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任务、特点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文的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以下简称创新人才)是指道德水平高,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具有领先于同龄人的认知能力、学习潜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具有超强的学习内在动力的高中学生。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1.品行端正;2.具有超越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稳居同龄学生前列;3.有超常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好奇心;4.有超常的学习内在动力,敢于向权威思想挑战;5.有较为突出的相关领域学科特长或特殊的才能,显现出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中学,学中教”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教”即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传统的“教”是教师向学生单向地发生,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主导。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不是教师的专利,“教”也是一种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中学,学中教”是指教育者创造条件,使教与学两种学习方式高水平地相互融合、相互转换地发生的教学策略。

“教中学,学中教”其实是生本教育、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综合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运用“教中学,学中教”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程式示例

下面以真光中学为例简单介绍基本操作程式:

第一步,组建讲师团。遴选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成立“3+1+X”模式的若干个讲师团。“3”即三位学生,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沟通。“1”即聘请一名主导师,全面负责学习小组的管理。“X”即聘请经验丰富的学科导师3—6名。

第二步,以教导学。以教师之教指导学生之学。本周五,确定学习材料,印发给讲师团。由讲师团内三位学生分头独立进行“备课”式学习,将学习结果以“讲稿”形式呈现,不仅要体现怎么解决问题,还要体现怎么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本环节强调学生一定要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三步,以教研教。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如何教。下周一,学科导师与讲师团第一次备课,每位成员谈自己的学习(做题)体会,在学科导师的指导下解决疑点。讲师团各成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头进行整理反思,形成解题方案及体会,利用周二至周四的时间随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第四步,以学助教。以学生之学助学生之教。周四学科导师与讲师团第二次备课,每一位讲师团成员以“教”的方式展示阶段性学习成果,将学习内容内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

第五步,以学促学。以讲师团之学促进其他学生之学。周五选定特定班级或部分学生(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实验班,第一段30分钟全体做题,第二段30分钟主讲人讲解,要讲清答案的生成过程,讲评期间随时解答其他学生的提问,最后其他同学向主讲、助教提问。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是全体同学多赢的局面。

“教中学,学中教”作为一种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其实质是“学”与“教”相融、相互转化,随教随学,“教”是一种学习方式,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教中学,学中教”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还有很多可探索的操作模式。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应用、反思总结,我们相信,在高中教育阶段,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薇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十年磨一剑”[N].中国教育报,2017,06,05。

[2]杨德军 张毅 王凯 普通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报告[J/OL].人教网,2011,01,05。

[3]江正杰 《学记》的教育理想国——看《学记》教我们如何读经[M].人民出版社,2014,06。

论文作者:赵秉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教中学,学中教——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赵秉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