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苙,孙永梦

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苙,孙永梦

邓 苙 孙永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 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护理观察及治疗护理等,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有35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转内科治疗的有12例病人(痊愈7例,好转5例),病人自动出院6例。结论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对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很重要,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病人早口康复。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05-02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病原微生物经过血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临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形成的一种疾病[1]。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多样有发热、瘀点、周围血管栓塞等临床表现,往往合并有心力衰竭、栓塞、转移性脓肿和感染性动脉瘤等多种并发症,抗生素和外科手术大大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分析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我院心血管外科近两年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3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3.49±9.11;其中二尖瓣赘生物19例,主动脉瓣赘生物16例,三尖瓣赘生物15例,动脉导管赘生物1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2例,心功能Ⅲ级28例,心功能Ⅳ级25例。

1.2治疗经过: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如无血培养结果可先应用针对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原则为早期、足量、强效以及长疗程。同时给予调整心功能,积极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蛋白,纠正贫血,完善术前准备,待患者,感染控制后再实施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并配合全面护理,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35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取得不同程度好转,12例患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痊愈7例,好转5例),6例患者自动出院。

2护理

2.1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病房温度和湿度,保持安静,整洁,空气良好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限制患者活动量,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勤翻身,按摩肢体,防止褥疮发生,做好皮肤护理,观察皮肤温度和色泽。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建议患者食用热量和蛋白蛋白含量较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感染所引起消耗,食用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少量多餐,禁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根据患者心功能调整饮水程度。做好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宣教和指导,让家属配合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

2.2护理观察

患者入院后,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h出入量,按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观察瞳孔、大脑意识变化,体温变化。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下肢水肿以及端坐呼吸等心功能不全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脑、心脏、脾、肾、四肢等栓塞征象。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出现危急情况立即给药[3]。

2.3治疗护理

IE需要早期、足量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血培养是诊断IE和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血培养标本应在患者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在抗生素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用药指南,抗生素现用现配;按照药物半衰期规范给药时间,严格按时间给药,以确保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输液标签注明给药时间。抗生素过程中根据输液量选择合适的静脉,如患者同时持续输入其它调整心功能及营养支持药物,则应专门建一条静脉通路以确保抗生素能按时输入。由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易致二重感染,应注意观察有无腹泻等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同时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及时汇报医生。IE患者往往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对此类患者要加强其营养摄取的同时限制摄入过多水分,依据患者病情给予强心、利尿药物治疗并观察用药效果。

3.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经由血流侵犯心内膜、心瓣膜以及临近大血管的内膜,从而引起感染伴随有赘生物形成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4]。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及时的手术治疗能大幅提高IE的治愈率。临床护士应该密切配合临床医生使得护理流程变得合理、有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疾病的自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其临床效果,从而为患者手术治疗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文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1):1017-1019.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1.

[3]Chu VH,Cabell CH,Benjamin DK Jr,et al.Early predictors of in hospital death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J]. Circulation,2004,109(14):1745-1749.

[4]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0)::806-814.

论文作者:邓苙,孙永梦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苙,孙永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