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惠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兴分院 江苏启东 226262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有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共45例,为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患者予以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3.64%),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9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应用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梗患者;吞咽障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为了解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脑梗吞咽障碍患者,观察并分析了脑梗吞咽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脑梗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26±9.84)岁,病程为2h~5个月,平均病程为(27.59±5.86)d,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和洼田饮水试验法判定,4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轻度吞咽障碍,24例患者为重度吞咽障碍。将45例脑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以及吞咽障碍评价程度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认为脑梗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排除有语言理解障碍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饮食体位护理
在患者进食前要根据其病情予以合适的体位护理,一般以坐位最佳,若不能选取坐位,则取半坐卧位,并使患者保持颈部向前微倾45°以防止其进食中发生反流或误吸的情况。对于存在偏瘫的患者在其肩部置放枕垫以抬高头颈部,进食后使其头颈部保持抬高30分钟作用从而防止发生食物反流[1]。
②饮食协助护理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食物,如蛋羹、布丁等食物具有粘性好、不易松散的特点,可作为优先选择,接着可选择稠粥或芝麻糊等糊状食物,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一般以软食为主,每次摄入不宜过多,待其完全咽下后再给予再次喂食[2]。在患者状态有所改善后则可选择流质食物或正常饮食,在患者的喂食过程中可适量的给予白开水,适当的刺激其吞咽能力,将食物推到舌根部而不是直接推到咽部,让其依靠吞咽反射将食物咽下去,并要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发生。
③康复训练
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如发音运动训练、鼓腮、磕牙、咳嗽以及排痰等常规动作,同时还可达到适当刺激患者触觉、味觉及咽部的目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按照呼气-憋气-咳出的步骤进行,提高患者的咳出能力,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吞咽功能[3]。
④鼻饲护理
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因其易发生误吸的风险较大,并可能进一步引发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鼻饲。在患者的鼻饲护理中首先将其床头抬高30~80cm,在进行鼻饲前需要确定胃管在胃内,接着在管内注入温开水10~20ml,然而注入流食,注意控制好注入的速度和量。在鼻饲完成后使患者保持原本体位在30分钟以上,防止发生食物反流。
1.3 疗效评判标准
利用洼田饮水实验法检测患者护理效果,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三个标准。痊愈: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消失,在洼田饮水试验中能顺利的1次将水咽下;好转: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洼田饮水试验中咽水需分2次或以上,但无呛咳情况;无效:患者吞咽障碍情况无任何改善,饮水试验中1次或2次完成但有呛咳情况,或是无法完成咽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两组患者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躯体反射活动,需要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器官功能的协调,吞咽障碍是由双侧大脑皮质或脑干损伤产生的假性球麻痹所致。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患者容易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是常见的脑梗并发症[4]。脑梗患者一旦发生吞咽障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误吸、饮水呛咳,需要对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否则易使患者发生食物吸入气道发生肺感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脑梗患者吞咽障碍引发的吸入性肺炎,其死亡率占肺炎总死亡率的33.3%[5]。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在短期内依靠鼻饲维持其营养,然而长期的鼻饲不仅会造成患者营养失调,还会使其吞咽功能丧失。因此,对存在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6]。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45例存在吞咽障碍的脑梗患者进行了护理,其中采取系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来,对脑梗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需要从其体位、饮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医师和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加强饮食护理,通过采取鼻饲、喂食等方式使患者保持营养供给,在饮食护理中需要注意避免发生食物反流和误吸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这些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通过常规的吞咽、屏气、发音以及舌运动等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吞咽功能,科学合理的康复功能训练对患者的治疗和吞咽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欣,杨宏,白立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吉林医学,2015,26(02):386.
[2]张佩霞,王清芬.后组脑神经损伤致吞咽障碍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05):254-255.
[3]王艳红,赵连玲.分析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1(15):244-245.
[4]张雪梅.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窒息中的效果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04):290-293.
[5]顾红.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60(02):203.
[6]倪光伟.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4(23):142-143.
论文作者:高松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食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