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谢贤宇 吴勤德 杨凤娥

福建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谢贤宇 吴勤德 杨凤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 要】医院应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调整充实应急队伍成员、开展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开展培训演练、做好应急保障和救援,持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应急队伍救援能力,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应急队员的激励、应急队员的体能训练和核辐射应急救援经验缺乏。

【关键词】医院;应急管理;实践

近年,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重大事故的出现、重大传染病的流行、恐怖袭击活动和其他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增加,促使社会对应急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医院应急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2]。为加快推进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和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福建省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闽卫应急〔2015〕30号),目标建设四类25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实现培训演练常态化、队伍装备标准化、队伍管理规范化,全面提高省级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基本满足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在此背景下,医院在应急管理工作施行了多种措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升。

1 医院实践

1.1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了做好医院卫生应急工作,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院办公会研究部署,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院领导及院办、党办、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人事处、科教处、财务处、设备处、药学部、信息管理处、总务处、保卫处、医院感染管理科、输血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指挥;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医院卫生应急常态管理。

为做好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医院成立了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专家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

1.2 逐步完善管理制度

为及时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医院修订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包括《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医疗风险防范与控制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术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放射事件防范和处置应急预案》、《急性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台风暴雨紧急重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火警火灾应急处置预案》《供水系统紧急重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供电系统紧急重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

在省级卫生应急装备建设项目过程、演练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省级卫生应急装备管理办法》和《省级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装备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装备管理部门、装备存放地、出入库管理、装备维护等内容,队伍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队伍构成、响应条件、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3 调整充实应急队伍成员

1.3.1省级卫生应急队伍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并结合医院专业特色,对医院省级卫生应急队伍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由分管院长任队长,以烧伤科专科为特色,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科、ICU、急诊、检验、护理、药学等专业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司机、电工和厨师等后勤保障人员,共25人。同时增加11名应急队员作为B角,充实应急队伍,调整后的应急专业队员的专业岗位、技术职称、年龄和性别结构合理,符合野外作业要求,基本能达到具备快速抵达现场开展应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并自我保障3天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要求。此外我院还挑选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和血液科的5名医护人员担任省级突发中毒处置队队员,挑选血液科、烧伤科、急诊科、骨科的5名医护人员担任省级核和辐射卫生应急救援队队员。

1.3.2院内应急队伍

除了省级应急队伍,我院还建设有院内应急队伍,负责院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适应新形势下我省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提升院内卫生应急处置能力,2017年医务部对原有的院内应急队伍进行了调整,重新组建了4支院内应急队伍,由重症医学科、烧伤科、骨科、神经外科、急诊外科、急诊内科、心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以保证良好地完成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及卫生防疫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

根据上级行政部门要求,应急办公室成员和省级卫生应急队伍队长多次召开专题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后制定了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采购计划和运转维护计划,并呈报省卫生计生委和省财政厅审批,审批后按计划予以实施。采购过程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福建省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等相关文件规定,根据装备采购目录合理统筹,分类采购,采购档案归档完整。

医院装备建设采用省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医院装备齐全,包括携行装备、防护装备、急救装备、手术装备、特诊装备、消毒供应装备、检验装备、后勤保障装备以及烧伤专用装备等;应急药品则包含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物、麻醉药及辅助药物等,能基本满足我院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外出开展3天医疗救治的需求。

1.5 开展培训与演练

医院应急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密切相关,开展应急技能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人员的熟练程度是增强医院整体应急反应能力的关键[3]。为规范我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打造一支反应快、素质高、能力强的应急队伍,提高我院卫生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科学应对紧急事件,积极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积极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员参加应急培训,包括派出队员参加省级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开展院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等,通过培训,应急队伍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除了加强培训医院还积极开展多次院内院外的演练拉练活动,包括应急队伍召集响应、应急装备装车、应急车辆行进、搭帐篷、启动发电装置、启动餐饮装备等演练活动,通过多次演练,加快了装备集结速度,检验了队伍后勤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了野外生存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1.6 做好应急保障和救援

作为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型医院,每年均承担大量应急保障工作干部保健任务,包括大型会议、运动会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保障期间要求急诊科加强值班,备好车辆、急救器材和药品,一旦接到“120”通知,立即派高年资医护人员前往现场急救,对送到医院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抢救,相关领导到现场指挥;要求干部病房预留病房备用;应急队员保障期间不得出差,通讯工具24小时保持畅通,确保随叫随到。

医院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完成各类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多次煤气爆炸事故救治、厦门BRT伤员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救治、江苏昆山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伤员救治、“尼伯特”台风救援等工作,救援效果明显,多次收到行政部门表彰,每次救援后都认真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救援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2 问题及思考

2.1 应急队员激励

作为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型医院,应急队员日常工作量大,参与应急工作势必会增加应急队员负担,因此如何激励应急队员成为了应急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保证,如何通过职称晋升倾斜、应急补贴等政策来提高应急队员积极性值得各医疗机构深入研究。

2.2 应急队员体能训练

应急救援工作会出现在野外,应急队员还应承担搬运等大量体力工作,因此保持充沛体力和体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无疑需要日常体能训练来支撑,医疗机构在如何安排应急队员体能训练、开展什么形式的体能训练上也应着重考虑。

2.3 核和辐射卫生应急救援的经验缺乏

相比职防和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核和辐射方面接触较少,经验不足。然后核和辐射救援需要血液科、烧伤科等专科医务人员的参与,因此医疗机构必须熟悉并掌握核和辐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相关的专业培训学习应进一步加强,才能适应核和辐射应急救援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张红.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8,3(3):25-26.

[3]辛衍涛.医院应急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58-159.

作者简介:谢贤宇(1991),男,福建福州人,本科,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医

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邮箱1019327388@qq.com。

论文作者:谢贤宇 吴勤德 杨凤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福建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谢贤宇 吴勤德 杨凤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