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概念厘清论文

校本课程的概念厘清论文

校本课程的概念厘清*

汪 明 陈 波

现实中校本课程实践误区是“一静一动”:所谓“一静”是将校本课程静态化为教材了,而“一动”则是将校本课程表层化为活动了。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前者关涉“教什么”,后者关涉“怎么教”。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小学既没有课程建设权力也没有课程建设能力,所以他们只能扮演“忠实执行者”的角色。而近年来,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与推行,以及中小学课程建设意识的唤醒与能力的提升,中小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已经逐渐转变为“反思建构者”。

课程中每个考核项目都设计了对应的考核方案,分别从总体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步骤设计、操作实施、项目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过程考核。

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不管是着眼整体的三级课程整合,还是立足学校的本校课程建设,都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的给力与助力。然而遗憾的是,囿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人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把握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教材、活动课程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别,以期在对比中走出校本课程的认识误区,促成校本课程实践的进一步深化。

一、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

对于校本课程,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感觉比较迷茫,分不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二者之关系。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平起平坐的一类课程,还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完善?对此,我们要从“三级课程”说起,以科学定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二者之关系。

对于校本课程教材化,这除了与中小学盲目追求课程建设外显化、显示度有关外,还与对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认识模糊,甚至等同混淆有关。对此,我们要明确认识到:首先,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虽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但二者还是有本质差异的。“教材与课程的概念与意义有所重叠,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成分,反映和表现课程的具体内容,教材是课程家族中的基本单位……但二者不可等同。”[3]通常来说,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的科学安排,而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物化,从数学集合关系来看,教材是课程的真子集,教材隶属课程。实际上,就算我们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一个是校本课程,一个是校本教材,倘若二者没有差异、可以等同,那完全没必要制造两个概念。其次,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但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简单等同于校本教材编写。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立足学校整体的系统思考、立体推进,具体到某一科可以有教材的编写,但现实中没有校本教材照样也可以开展教学工作,如教学大纲,按教学大纲的规划与安排去教学也是完全可以的。最后,校本课程教材化难以满足学生动态的实际课程需要。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其意义就在于课程管理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来最大化满足学生需求。对于学生的课程需要,我们不能抽象视之,而要具体来看。既然是具体的学生实际课程需要,那么对于中小学来说,每一届的学生是同中有异的,此时倘若将校本课程教材化,这种固化的校本教材又会出现国家课程那样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动态的需要。此外,校本课程教材化还“会大大提高校本课程的课程成本,加重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4],因此现实中我们不提倡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校本教材编写,更不允许将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校本教材编写。

首先,校本课程可以是活动课程,但并不意味着校本课程一定要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相较于学科课程而言的,是指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活动课程有其独立存在的合法性,但现实中为更好地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需要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统一起来,“即种族教育性经验和直接经验及即时信息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统一,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5]。作为一种课程形式,活动课程既可以为校本课程所用,也可以为国家课程所用。

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关于校本课程,除了上述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关系误区,现实中还存在校本课程教材化的实践误区。众所周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与推行为中小学课程建设打开了闸门,中小学掀起了一股校本课程开发热潮,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学校抓课程,二流学校抓教学”。

现实中关于校本课程的实践误区,除了上述的校本课程教材化外,不少中小学还将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混淆等同,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鼓励活动、开设活动课程。可以说,现实中校本课程实践误区是“一静一动”:所谓“一静”是将校本课程静态化为教材了,而“一动”则是将校本课程表层化为活动了。其具体表现是:1.将已有的学校活动归类、打包并冠之以校本课程名义。一些学校认为校本课程是发展趋势,可学校条件、教师精力不足以建设课程,于是将已有的学校活动“包装”成校本课程,如将升旗活动课程化为养成类校本课程。2.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喜欢、习惯从活动入手,因为在不少一线老师看来,国家课程主要是以教材形式存在的,而校本课程大多是以活动形式存在的,而且活动的形式还能够增加校本课程的吸引力。所谓校本课程表层化为活动,就是学校和教师误以为有序列地组织活动就可以称其为校本课程。这种误区的根源是:学校和教师没有认清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也没有理解活动课程的内涵。

我们常说的“三级课程”是指“三级课程管理”,而非“三类课程”。众所周知,校本课程是与“三级课程”相伴而生的。我国课程管理属于中央集权制,中小学课程先前是“国本”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不同地区的学校差异显著,因此课程管理重心下移,有了地方课程。可是我国同一地方的学校课程需要差异也非常显著,因此,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中央集权管理的课程政策体系开始向中央—地方—学校分散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这是“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缘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所谓“三级课程”不是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三种不同类别的课程,而是指中小学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权,中小学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课程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转化,不再简单地担任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校本课程主要是为国家课程有效实施服务的。

三、校本课程与活动课程

中小学关注课程、建设课程是好事,值得肯定与赞赏,但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编制等同起来了,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并以自己学校编写了多少门校本教材为荣。笔者经常下校参与或参观课程建设,每次校方介绍自己校本课程开发进展时,总是自豪地宣称自己学校编写了多少门校本教材。

由上述可知,校本课程不可与国家课程同日而语,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校本课程具有“第二性”,它是为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服务的。这里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中小学可以在“‘预留地’自主开发”[1],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指向的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国家课程由于是立足整体、全国统一的,其内容难度与梯度难免与中小学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存有落差,为此我们需要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转化,以解决“吃不饱”“吃不了”问题。近年来,已有部分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时不再一味“向外”,盲目追求课程的数量;而是眼光“向内”,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需要,尤其是从“应学”到“能学”的视域转换,将国家课程“主题式分类、阶梯式分层”,如北京十一学校就将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程按主题进行了分类。以高中语文为例,学校开设有“高中现代文阅读”“高中文言文基础阅读”“高中记叙文写作”“高中议论文写作”等主题式分类课程。此外,该校还将数学、物理等课程“按照难度对学科体系进行分层设计”[2]

家里的长辈们为了抵消蟹的寒性,总是喜欢温上一壶黄酒。清醇的甜味佐以蟹的鲜美,边饮边食,鲜甜暖胃。或许是长辈们往往得来的都是有较高残糖的黄酒,这难免会令我觉得口中过度失衡的甜味掩盖住了肥蟹本该出彩的细腻与鲜美。而与这类甜型或半干型的黄酒相比,友人曾极力向我推荐过搭配大闸蟹最好的黄酒要数圆润浑厚的陈年传统加饭,但市面上轻易找不到。所以更多时候,我偏爱从家中酒柜里取出干型白葡萄酒,冰镇至恰到好处的温度,与鲜美的蟹碰撞出绝妙火花。

选取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长江以南地区(图1b),198个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等,时间为1980—2015年,空间范围为105°~123°E、22°~30°N。

其次,如果学校想要将已有的活动课程化,或者直接用活动课程的思路来开发校本课程,必须依照活动课程的规律来办事。活动课程首先要满足上述的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标准,其次还要满足课程的标准。作为校本课程的活动课程,依旧是课程,而非(校内)活动。活动课程化要遵循课程逻辑,也就是要遵循“四有”原则,即有目标、有内容、有组织、有评价。如果四个要素不齐全,就不能称之为课程,更遑论校本课程了。

(2)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美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掌握诸多领域核心技术,占据长期科技创新发展优势。中国在基础研究投入及产出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基础研发总投入在不断增长,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重较小。未来中国不仅要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模式,更要集中力量打破因核心技术缺失带来的桎梏。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9.

[2]李希贵等.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7.

[3]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8.

[4]吴刚平.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J].上海教育科研,2005(8):1.

[5]课程教材研究所.活动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青年专项课题“中小学线上教学伦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优化研究”(CCDA17126)研究成果。

【汪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陈波,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曾 妮

标签:;  ;  ;  ;  ;  ;  ;  

校本课程的概念厘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