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现场紧急处理和治疗后期的注意事项论文_马黎明,郑鹏

烧伤的现场紧急处理和治疗后期的注意事项论文_马黎明,郑鹏

安丘市健康路256号,安丘人民医院,邮编262100马黎明 郑鹏

【摘要】烧伤是指由火焰、热液和各种化学物质、电源接触人体之后引起的损伤。基层医务人员早期的现场急救和创面处理,对烧伤患者今后的治疗、恢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为后期治疗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烧伤;现场急救;治疗后期

烧伤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职业危害,现场处理不当,往往会严重影响受伤者的健康,因此,应该注意烧伤现场的紧急处理和治疗后期的注意事项。

1 烧伤的种类

烧伤的种类包括火焰、光、烫伤、放射伤、电灼伤和化学烧伤。现将较为常见的化学烧伤和特殊部位的呼吸道烧伤介绍如下。

1.1 化学烧伤对皮肤、粘膜有腐蚀及刺激作用的化学物质均可发生化学烧伤,有些还能通过皮肤吸收造成中毒。处理化学烧伤时最重要的是确定何种化学物质造成的烧,有没有解毒药。除黄磷外不管有无解毒药都应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这样可稀释化学物质和借助于机械力作用把化学物质冲洗掉,防止化学物质继续对皮肤的损伤和经皮肤吸收。所以处理化学烧伤病人时要注意是否合并中毒。

1.2呼吸道烧伤如吸入刺激性的化学气体或热的烟雾均可发生口毛吸道烧伤,病人出现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口腔及咽喉粘膜充血、水肿,有白色或灰白色的膜形成,肺部出现哮喘音及细湿AV音。有时往往伤后一小时内可发生呼吸道水肿而引起阻塞。对呼吸道烧伤的病人一定要严密观察呼吸功能。当出现呼吸变浅、加快、鼻翼扇动、烦燥、唇发给时应当机立断地进行气管切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

2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2.1 医护人员迅速就位。临床调查发现,烧伤后 1 小时是抢救烧伤患者的黄金时间。因此,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诊通知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烧伤现场,大大缩短了患者获得救命性诊治的时间。

2.2 清除造成烧伤的原因,力争减轻患者的伤情,基层医务人员要配合消防人员尽快帮助伤员熄灭着火的衣服,如用水喷、湿棉被、毯子、麻袋覆盖伤员,或帮助伤员躺在地上慢慢的滚动灭火,避免伤员站立奔跑、大声呼叫,忌用双手扑打灭火,以免火向上助燃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及双手烧伤。

2.3热液、化学性物质的烧伤应脱去浸渍的衣服(脱衣困难者应用剪刀剪开衣服),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化学物质沾染眼睛者应优先冲洗,磷烧伤者在大量清水冲洗后用湿布覆盖创面,或将伤肢、创面浸泡于水中,以隔离空气,防止残余磷屑继续燃烧。电击伤者,应首先切断电源,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挤压、人工呼吸等复苏性处理。

2.4将伤员迅速脱离现场,转移至安全地带。检查并估计烧伤面积、用新九分法、手掌法计算和深度(Ⅰ ~ Ⅲ度)了解伤情。注意有无呼吸道烧伤、合并伤或合并中毒等。在可能范围内施行一些必要的就地可行的医疗急救。

2.5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医护人员在赶到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烧伤的面积和深度进行评估,尤其会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吸入性烧伤、复合伤或中毒等情况。同时,我中心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分组。一般来说,把烧伤面积大、程度重、出现休克等症状的患者分入危重组,并对该患者进行开放气道、纠正休克等对症治疗,同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尽快将其转去医院治疗。对于烧伤面积小、程度轻、有意识、能说话的患者,将其分入普通组。对于普通组患者,医护人员先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和心理护理,以便使其持稳定的情绪,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3 治疗后期注意事项

3.1迅速脱离致伤源

如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脱离火场,如有衣物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灭火焰。切忌站立呼喊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在脱去衣物时应注意对双手的保护,因双手是重要的功能部位。

如遇到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对于小儿患者,可迅速将伤处浸入凉水,或用剪开脱去衣物,防止粗暴的动作将创面表皮大片撕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时,致伤作用与其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伤越重。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可能除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生石灰和浓硫酸烧伤时,应先用干布擦净,再用水冲洗,以免遇水后产热,加重烧伤。

磷烧伤时应用水或湿布将磷与空气隔绝,以免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发生严重的磷吸收中毒。

如果发生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去接触患者,以免施救者被电击伤。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待呼吸心跳恢复后及时送至附近医院救治。

3.2冷疗

烧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创面,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可有效止痛。冷疗不仅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尚有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减轻疼痛。常用的冷疗方法是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时间≥ 30分钟。

但须注意的是,避免长时间的冰水或冰块冷敷,以免造成继发的冻伤。这在急诊就诊患者中曾多次遇到,尤其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更应注意保暖和防冻。Ⅲ度烧伤创面则无需进行冷疗处理。

3.3合并伤的处理

严重车祸或爆炸事故中的烧伤常合并有骨折、颅脑外伤、血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制止大出血,简单的骨折制动,清除口鼻异物,应用环甲膜切开或粗注射器针头刺入气管,目的是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

3.4烧伤创面的保护

对于脱离现场的患者,应注意对创面进行保护,防止创面受到污染。创面可用纱布敷料、三角巾或用洁净的被单、衣物等进行简单包扎。创面不要使用烧伤药膏,尤其是带有颜色的药物,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急诊中常见患者自行应用白酒、醋、酱油、黄酱、牙膏、草木灰等敷于创面,不仅污染了创面,而且给创面处理造成了困难。Ⅱ度烧伤创面的大水疱可给予低位剪破引流,水疱皮应给予保留,因其具有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3.5补液治疗

烧伤患者在伤后的48小时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液外渗,可导致血容量不足,严重程度与烧伤程度密切相关。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进行补液,严重者常需静脉补液治疗,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以免后期血管塌陷,增加静脉穿刺难度。

在火灾、爆炸等突发事故的现场,如何对烧伤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是挽救其生命的关键。对烧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与护理时,主要采用“迅速就位、有效评估、协调指挥、高效救治”的原则,以便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在治疗后期结合病人症状进行对应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医护人员要想在抢救重度烧伤患者的过程中能始终坚持“迅速就位、有效评估、协调指挥、高效救治”的原则,除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抢救工作之外,还要在平时多进行抢救烧伤患者的仿真演练,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抢救重度烧伤患者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吴公良,赵尔壁.野战外科学[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01-132.

[2]周继如.急诊急救学[ 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480-483.

[3]黄跃生.烧伤外科学[ 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93-101.

[4]石美鑫.实用外科学[ 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127.

[5]郭振荣,盛志勇 防止烧伤感染,提高烧伤救治水平 [J]. 中华外科杂志,2003,37(5):261-263.

[6]盛志勇,郭振荣 .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56.

[7]李卫,陆平言,申捷 . 成批化学烧伤患者的救治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13-914.

[8]旷娟,刘益容,刘君 批量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J] 华西医学2013,28(10):1506-1508.

[9]苏秋菊,郑娟 特重度烧伤 25 例急救与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71-72.

论文作者:马黎明,郑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烧伤的现场紧急处理和治疗后期的注意事项论文_马黎明,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