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不可忽视的教师队伍建设_教学理论论文

商学院不可忽视的教师队伍建设_教学理论论文

商学院不可忽视的师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学院论文,师资论文,不可忽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5年,美国通用公司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所商学院。曾有统计显示,在世界五百强的CEO背景中,有着将近30%的人接受过商学院模式教育,甚至很多国家总统元首也毕业于商学院,商学院教育模式成为精英教育的代名词。一直以来,商学院都被看作“精英集中地”,因而商学院也往往被看做商界精英思想的交汇之处,随着近年来商学院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商学院自身的师资力量开始受到重视,商学院的教师素质、理论水平、教育手段等等都会对学员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新时期的商学院是否能够延续辉煌?

      商学院自出现伊始,其定位便是培养企业领袖,或者说是培养商界领袖。在这种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下,更加侧重于对人才的能力培养。毋庸置疑的是,自美国出现第一家商学院开始,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商界领域一时风头无两,创造了大量的成功案例。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商学院模式的失败,很多人开始反思商学院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还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商学院教育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对于一些成功企业案例的分析,以经验总结的方式来形成教学基础,例如在商学院教育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摩托罗拉”公司成功案例,曾受到了很大的追捧,但是新时期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变化,摩托罗拉公司风光不再,这并不仅仅是个例。

      事实上,商学院中很多奉为经典的知名成功案例,其寿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短,甚至一些成功案例在被引入商学院教材中不久,就出现了经营上的失败。因而很多学者也对商学院的这种教育模式产生了怀疑,商学院这种大量依靠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在新时期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规律呢?对于我国的商学院来说,同样如此,相较于国外知名的商学院,我国商学院的起步时间还很短,在教学模式上也没有植入自身的特色,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新时期我国商学院的教学模式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疑问,也对于商学院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教学水平对于学员的培养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二、师资建设在商学院教育中的地位凸显

      应当承认的是,在我国商学院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短板便是师资力量,与国外商学院的教师组成有所不同,我国商学院师资力量多是由高校教师组成的,依托的也是高校自身的学术理论水平。然而事实上,商学院的教学是以企业实践为主的,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更加注重能力培养,而不是学术培养,这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些商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员开始关注商学院本身的师资力量,如果一所商学院是依托名校建立的,那么其师资力量就会更强;反之,一些缺乏这种较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商学院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由此可见,目前学员对于商学院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得文凭和资历,学员对于商学院师资力量的关注,也就是对于其软件实力和自身发展潜力认识的理性回归,这也可以看作我国商学院发展的一个进步标志。师资力量对于商学院课程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在学员更加关注的是师资力量对于其自身发展的影响。整体来看,我国商学院已经走过了形式主义的时代,开始回归商学院教育的本质,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更多地是依赖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来决定商学院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商学院师资建设的策略

      1.从本土“良师难求”到引进国外名师

      已经提到过,目前我国在商学院教育中面临着师资力量缺乏的短板,或者说可以把这种短板看作本土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造成本土“良师难求”。那么,既然本土良师难求,是否可以从国外引进良师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商学院都开始引进国外名师,在引进模式上虽然千差万别,有的为聘请国外商学院名师定期开展课程教学和演讲,有的则为长期聘用国外名师授课,但是从效果来看,这种引进国外名师的行为远远不是搞“噱头”,而是能够真正地为我国商学院人才培养带来全新的思路。商学院师资力量的短板,并不是能够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国外商学院的成功也是靠着长时间的人才积累,对于一些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把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本土商学院师资力量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以长江商学院为例,在其聘请的国外名师中,不但有国外商学院的知名教授,还有一些为成功的国外企业管理家,这些企业管理家多有着从事于大型国外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些商学院通过与国外商学院开展联合办学的模式来引进国外名师,借助于国外商学院的强大师资力量来快速提高自己的师资力量,这种方法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2.根植于企业的师资结构丰富

      商学院的教育本质在于实践,而不是理论,虽然商学院教学课程中多为理论教学,但是并不意味着提高学员理论水平为核心教学目标,而是通过这种理论教学,促使学生从中获得升华,提炼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正是由于商学院的这种教学本质目的所在,很多商学院在师资结构方面并不完全依靠高校师资力量,而是紧密地同企业相结合,从企业引入部分师资力量来进行充实。商学院师资力量的丰富结构,之所以需要从企业方面进行人才引入,不但同商学院自身的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下做出的一个改革,相较于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组成而言,从企业引入一些具有较好教学素质的高管人才来承担商学院教学工作,无疑更加具有实践能力和联系学术知识以及应用的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企业与商学院的结合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在当前国外的一些知名商学院中,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企业影子,例如美国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如通用集团、惠普公司等等,都设有自己的商学院或者通过联合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的模式,为商学院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支撑。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商学院的师资力量提升来说,借助于企业是一个较好的途径,通过引入企业的参与,可以极大地丰富商学院师资结构,促使商学院师资力量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在实践教学以及培养学员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3.学术领袖与企业领袖的契合

      学术领袖与企业领袖的契合是商学院教学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学术领袖也就是指商学院依托办学的一些高校自身师资力量,这些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有着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架构。但是结合商学院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来看,仅仅依靠学术领袖来教学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学术领袖与企业领袖之间有着一个较好的契合点,所谓的契合点,也就是指商学院在师资力量方面打破传统的教师来源模式,虽然企业领袖很难作为全职教师在商学院入职,但是可以通过客座教授的形式来进行定期的授课。

      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学术领袖和企业领袖的契合还有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商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无疑商学院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企业领袖,但是授课的教师一般主要是学术领袖,那么如何让这二者在授课过程中产生契合呢?对于商学院而言,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授课经验和自身能力。学术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但是授课者往往本身并没有实践经验,对于一种学术理论的可行性,往往很难进行较好的把握,那么在这种模式下进行企业领袖的培养,是否真的有效呢?授课者自身作为学术领袖,自然在理论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培养企业领袖中,要做到扬长避短,从学术理论角度去培养学员的企业管理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从实践角度去做自身不擅长的培养教学。

      4.网络时代的商学院教育新思想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商学院教育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新变化,作为商学院,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应当具有这种较为前卫的思想,打破传统的商学院教学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当前很多商学院的教学模式来看,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普通的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到师生交流,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提升教学效率,因而互联网技术在商学院中的应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改变。对于商学院教学来说,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应当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一些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下,商学院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变化,例如很多商学院把主要的课程定位在金融方面,这也是当前商学院教学课程的一个热门。但是应当看到,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商学院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一定的变化,传统的课程领域很难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当有所转变。例如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互联网方面的相关企业经营课程,拓展学员的思维,使得学员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路。同时,在这种教学课程的转变过程中,对于商学院来说,其自身师资力量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依靠传统的师资力量难以得到新的教学要求,需要积极引进在互联网企业管理方面有所建树的学者和管理者。

标签:;  ;  ;  

商学院不可忽视的教师队伍建设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