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社会的发展飞快,居民素质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绿地的建设在城市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面积,为了确保绿地建设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作用,使城市的环境更加舒适、美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绿地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本文将针对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地建设;养护技术
由于发展的需要,需求不断增加,近年城市的绿地建设在较多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20世纪80-90年代大力发展的街头小游园,到90年代中后期兴盛的城市广场,都在不断提高小区绿化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绿地重建设,轻管理,致使建设成果缩小,造成人力、物力等的损失。本文将结合现代的管理技术,将对园林绿地建设起到保障的作用,可以克服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许多不足,进而增强绿化水平。
1、园林绿地养护现状及其养护方法
1.1园林绿地养护现状
1.1.1养护技术不规范
现阶段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比较落后,传统技术占据了养护方法的绝大部分,一些需要消耗体力的工作在养护工作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单纯的机械设备的缺乏并且依靠人工的养护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会让养护人员非常的疲乏。养护的标准没有得到更新,只要植物不坏不烂,土壤不板结就相当于没问题,养护工作过于粗放。
1.1.2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并没做到进行实地考察,不会去了解周边的建筑和交通等情况,单纯的追求档次,甚至会直接将其他城市的园林建设照搬过来,这种只注重大场面、新颖设计的设计方案,最终只会忽略了园林绿化的另一个作用,对于用料选择方面,如果材料过于单一,又会缺乏新意。
1.1.3园林绿地养护设备、设施短缺,养护工具不全
园林机械设备也严重不足,目前在青田各类绿地养护机械主要是割草机、绿篱机、草坪打边机,而乔木修剪的登高车、浇水车、移植机、高压喷药机等,现代机械设备不足,这也是很多养护内容无法很好开展的原因之一。
1.2绿地养护方法
1.2.1经验操作法
根据操作人员、组织者、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进行养护绿地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便捷、实用,对一些情况变化,如新的植物种类引入、气候异常导致病虫害发生等情况、景观需求发展变化时,要权宜应变。
1.2.2理论指导法
根据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绿地养护的方法。这种方法较科学、有效,要求养护作业人员特别是组织者、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本地区域的理论成果。
1.2.3现场观测法
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等器具观察,有时还辅之以一定的检测,从而实施绿地养护的方法。这种方法较直观、有效,只是对养护作业人员尤其是组织者、技术人员的要求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对一般性的问题作出正确决断,如通过现场对病虫的识别,从而采取防治措施等 。
2、针对绿地养护问题的改进措施
2.1对于与园林绿化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以此来对园林绿化行业进行约束与整治。以法制管理的方式建立行业规则制度,使养护工作的法律地位有所提高。
2.2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时应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因为每个城市都会有其各自的特点,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来进行,这样一来才可表现出该城市的特点及文化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坚持因地制宜的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这样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可丰富品种资源,体现生物多样性。如乔木宜选择遮荫效果好、树形美观和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品种;绿篱和观叶灌木宜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
2.4在养护过程中对于不同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与维护等工作应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体现出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应与其各自的生态特征相结合来进行管理,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效率。
2.5当绿地管理工作进入中、后期时,就要尽量的防止出现一些变动,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较大的树木一旦经过变动后就会导致生长速度减慢,对于绿化树木的生长情况十分不利。期间一定要进行变动时应以原有的苗木资源为主,这样一方面比较经济节约,另一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提高园林绿地养护水平的技术
3.1灌溉技术
灌溉在园林绿地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对于灌溉工作中水分的管理方面要更加注意。期间可采取一些节水措施以减少成本,或是使用土壤保水剂、减少草坪修剪次数也可减少用水量。
3.2植物配置技术
需要了解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通过植物配置、群落构建、植物造景等技术,既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又要运用植物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利用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在设计中一是要尽量多的选用乡土植物,如木棉、榕树、桂花、栾树、麻楝等,二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植物,合理利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多层的水平和垂直合理配置,有效提高绿量及群落稳定性,增强抗灾能力,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最大、稳定性最好、维护成本最低的最佳植物群落,使植物充分发挥其表现时空、创造景观、分割空间、改造地形、衬托景物、创作意境等功能。事实已经证明,乡土树种易于养护管理,其养护管理的用工量和管护费用要低一半以上。
3.3病虫害的防治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为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同时又是游人云集的场所,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地养护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一是要增加物种多样性,预防为主。二要从加强栽植、水肥管理等方面人手,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要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无公害的药品,有效地发挥天敌的作用。要重视树干涂白技术,树干涂白既可以减少因广东地区冬季极端气候造成的冻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缝隙越冬的害虫,成本较低,但效果明显。
3.4深翻技术
城市园林土壤进行深翻,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同时,深翻后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能得到改善,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可相应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深翻、树木断根后还可刺激发生大量的新根,提高吸收能力,促使树体健壮,叶片浓绿,花芽形成良好。因此,深翻不仅能改良土壤,且能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3.5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地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整形修剪,要达到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促进生长,消灭病虫害的目的。要从人工植物造景和自然生长两方面把握。对树木一般要在冬、春季休眠期进行,要对死枝、衰弱枝、病虫枝剪除,对旺盛枝适当回缩。对新栽植树木要轻剪并根据树种习性和艺术设计,培养理想的树形和造型。
4、结语
现阶段在绿地养护各方面都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完善我国城市绿地养护、建立完整的绿地养护体系是每个绿地养护者的责任,今后我们要加强对其的养护工作,使用合理可行的养护技术,维护园林绿的正常使用,发挥其美化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兰芳.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现代商业.2013(26)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陈凡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绿地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土壤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