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论述论文_张继承

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论述论文_张继承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任何建筑工程都和机械设备密不可分,任何机械设备在投产、使用等环节发生故障几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使相关单位遭受经济损失。但是只要能加强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合理组织、使用机械设备,并及时认真地保养、科学高效地维修,就能有效降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从而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同时促使单位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论述

1导言

随着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带来的危害也愈加严重,所以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也随之成为重要课题。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没有选择匹配的建筑机械设备

目前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很多进行施工的机械设备都和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这些机械设备存在技术状态较差的问题,而且将这些机械设备运用到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不好的影响,导致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很多时候,建筑施工项目中需要利用一些比较大型的机械设备,但是机械设备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

2.2建筑设备的维修工作不完善

目前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机械设备存在严重的失修情况,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建筑工程项目只是重视对相关机械设备的运用,但是并没有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并且在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没有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加强监督与管理,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上存在很多不当操作的问题,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性能。且很多机械设备在急需运用时,因为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不能及时进行,甚至利用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工作,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工期延长。

2.3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建筑项目中机械设备的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机械设备的档案账目比较模糊,这是因为在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档案进行集中处理,导致机械设备的存档比较混乱,所以导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4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的问题

在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在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因为不当操作导致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问题。而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比较复杂,在管理上很难实行有效的统一化管理。

3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途径

3.1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水平

(1)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生产知识,还要掌握机械设备管理知识。因此针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管理人员应坚持学习机械设备管理知识,不断提升管理机械设备的业务能力与素质,确保机械设备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和价值。(2)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现场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务必要接受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培训设备操作人员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搞好安全教育培训,将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则等编制成手册,并发放给每一名操作人员,使其充分认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安全防范措施,严禁现场发生机械设备安全事故;②搞好业务技能培训,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以及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而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实行严格的目标成本管理,将机械设备使用费与操作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强化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3)充实维修技术人员队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数量不足等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单位要及时充实维修技术人员队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维修人员素质。该项培训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让维修技术人员系统更新、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积极和工程机械设备生产厂家、大专院校等合作,打造一支能适应现代化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及维修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正常运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3.2科学选择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1)不同设备选择不同维修模式。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中的维修工作要始终坚持弹性化原则、多样性原则、复合化原则,原因在于施工单位现场机械设备不仅有很多种类,且各具特性,为有效避免维修不足、维修过剩等问题的发生,务必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维修模式。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施工现场,路面机械设备、土石方机械设备等的应用较为广泛,它们大多都是液压的、涉及先进电子技术的进口机械设备,结构很复杂,出现故障之后的维修难度较大,要以状态监测维修模式为主;而钢筋加工、木工等机械以及钻探、破碎等设备都属于小型的、较简单的机械,它们在发生故障之后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可采取事后维修模式;混凝土的拌合站、搅拌运输车以及输送泵等在发生故障之后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应选择预防维修为主、状态维修为辅的复合维修模式;事关人身安全的机械设备、机构,包括转向系、制动系等,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危及生命,并造成巨大损失,务必要选择预防维修模式,按照施工情况科学安排有计划的维修工作,并依据一定的周期、标准点检机械设备。(2)不同部件选择不同维修模式。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的运动方式、工况以及可靠度要求等并不一致。因此对技术先进、结构复杂的动力、执行、控制等元器件选择状态监测维修模式;对发动机、制动系、转向系等部件要选择预防维修模式;挖斗、铲斗、履带、车架等部件则可选择事后维修模式。

3.3增强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实效

(1)积极利用先进管理技术。不管机械设备现场维修的制度多么完善、模式多么先进,一旦离开维修管理都无法实现。为此,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协调好各项管理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现场维修效率,高效地、及时地完成现场管理任务,确保现场维修质量。实际上越是先进的机械设备,其维修越是依赖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因此单位要坚持引进这两项技术,并重视发展、应用现场快速修复技术。(2)有效控制机械使用环境。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时常发生变化,因而机械设备的性能会受到现场气压、天气、温度以及路况、污染等的严重影响。如果忽略环境因素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没有实行相应的保护,就会快速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因此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的现场管理措施,包括平整施工便道、及时填平便道上的水坑、露天停放的机械设备要盖上防雨布、减少灰尘、晴天经常洒水等,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从而减少维修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属于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到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使用,为建筑工程提供设备保障,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障整个建筑机械设备使用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蓬勃.浅谈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6):136.

[2]李涛.简要分析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流程及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36.

[3]王德山.确保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5-16.

[4]冯永彦.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77.

论文作者:张继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论述论文_张继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