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提升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索论文_周燕芳

巧设问题提升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索论文_周燕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311200)

摘要:核心素养下对教学设计的思考教学,对语篇意义的解读,要求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教师提问引导理解方向,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几类理解性问题的设计,在合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课堂巧设问题的必要性,提出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意义,然后分析探讨了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文本理解训练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巧设问题;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一、引言:新课标的诉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堂内容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教育。

1.问题的起点:基于学生。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解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评价学生理解的主要指标。设计就是为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一般具有超前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等特征。

2.问题的载体:基于课程。问题是教师在课程观的引领下,根据师生共同的考教与学的经验和师生共存的教学环境,对原课程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而合理的再加工、再创造。

3.问题的深度:基于课标。《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既要掌握基本词汇、语法等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概念的界定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三、研究内容和操作

(一)指向不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引导性问题

1.新课引导性问题设计

用设问的方法导入新课,采用图片、实物以及多媒体手段来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如:Do you wish to be a rich person? Who is your favorite person?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Bill Gates?

2.处理单元重点语言词汇的问题设计

在设计不同的引导性问题时,还需要注意问题要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短语与句型,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案例:处理八上Unit2reading 重点语言词汇的问题设计片断

1.The Mid-autumn Day is coming. What activities may I do during the vacation? (引出use the Internet, go online 和play together,)

2.How many of you will go online ?(引出fifteen percent of…)

3.Why do you plan to use the Internet during the vacation?(引出for fun, be good for the mind and the body和old habits die hard)

(二)设计多样性的认知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语言

为促进学生理解,英语教学设计理解性的认知性问题,要下功夫来设计呈现语言的方式的问题,才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

案例:八下Unit7 Section B reading 阅读导入问题设计的片段

设置问题:“What endangered animals do you know?”教师搜索几个名人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广告, 在播放视频时提问:“What endangered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几分钟的视频播放,新颖的提问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为后文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设计“Why are these animals endangered”问题时,在PPT上打出四种品味动物的图片,并附上“Where is my next meal?”“Darling, watch out the humans!”等动物语言,引导学生给出“lack of food” “over-hunting and killing”等答案。有了图片的辅助,学生思维表现得异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技巧,增进语言交际应用能力

在理解性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让学生多动、多问、多表现,勤思考。

1.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发挥创造力的创新思维的机会,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教师要学会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学生产生问题的平台,把可能产生背景材料、现象以及思维方法等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产生问题,自己获得结果:对于陈述性知识应该让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自我构建。教给学生如何根据对话和文章提问,教给他们提问的技巧,让他们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英语提问的技能和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七下Unit3SectionB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 引导学生提问的设计片段

本人设计问题情境: Suppose one of you is Liangliang, the others are the reporters. Would you please have an interview to Liangliang? Who wants to be Liangliang? 最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Why do you go to school like this?

Is it easy for you to go to school on the ropeway?

Are you afraid to go to school like this?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Why?

Do you like your teacher? Why?

What is the villagers’dream?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 Why or why not?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不断发散地思维,对标题中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思考。

(四)针对需获取的信息特点,设计不同的理解性问题

1.细节理解型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课文中某些观点或事件进行解释。这样的问题常常用 What / how/ Why/ What are the steps to do…?来提问。

2.分析型问题:要求呈现方式进行分析,如区分主题句与细节句;分析作者行文的结构和作者写作意图,如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y between…? Why does the writer spend so much time discussing the advantages?Match the

examples with the sentences that they support。

3.综合型问题:要求学生把课文中表达的信息和思想联系起来,然后用与文章不同的新的表达方式,把信息和思想再次表达出来。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学生读完课文后以图表的形式再现文中内容。如: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and fill in the chart below.

4.推断型问题:根据文中有关文字为依据推断出未知信息(有关文字部分可能是词、句,也可能是句群、段落,甚至是全文)。如:What does it mea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attitude towards..?

5.评价型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根据本人的阅历、生活体验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作者表述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评价。如: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What kind of person would you say…?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

6.启发性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文章作者的处境、问题、观点进行自我联系或换位思考,让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如:九年级unit4 reading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中,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后,进行拓展式提问:Which sentenc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ressive in the passage? 学生中有的回答:Now I understand that even though they are busy, they are always thinking of me. They always take pride in everything I do. 也有的学生说:It’s very important for parents to be there for their children. 教师顺势提问: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with your schoolwork or parents?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f you have such trouble?回归到实际生活经验中的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激活了思维,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成性答案,同时渗透了励志情感教育。

(五)超越特定的教材单元,设计开放式的理解性问题

教师可以从情感、想像、体验的角度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态度如何、立意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句子、文章接下来会如何发展、结局会如何等,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做出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推断与预测能力,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

(六)挖掘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容,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教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时,教师也在传授文化知识,同时更肩负着文化思想教育的功能。

如:九下英语United13 Rethink, Reuse, Recycle 提问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s?引导学生思考:乱丢垃圾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通过阅读该语篇回答问题,可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四、研究意义

通过认真研读和文本分析,采用问题化的方式和对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当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发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加强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表层学习走向了深度学习。而作为老师,也从“学科教学”慢慢转向“学科与人”。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 江苏大学出版社

[3]《中学英语理解性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Be the Best English Teacher》福建教育出版社

[5]《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周燕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  ;  ;  ;  ;  ;  ;  ;  

巧设问题提升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索论文_周燕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