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持续正常及持续或间断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分析论文_万发明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436000

摘要:目的:探究ALT持续正常及持续或间断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ALT水平进行研究分组,对比比同组别相关资料。结果:LSM≥7.4kpa的独立影响因素为ALT>1×ULN与性别,LSM≥10.6kpa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BV、DNA定量>5log10拷贝/ml。结论:临床有必要对ALT>1×ULN、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大于5的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以尽早确诊或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

关键词:ALT;慢性乙肝;肝硬度值

经皮穿刺肝组织学以测定肝脏硬度值,因其经皮穿刺肝组织存在一定创伤,并且取样、观察难以避免操作误差,所以该项技术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普及。笔者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17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ALT持续正常以及持续或间断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提供科学依据。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7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21-67岁。LSM≥7.4kPa的有49例,LSM≥10.6kPa的有14例。所有患者HBsAg阳性结果维持时间>6个月,入组前从未接受过抗HBV治疗,有抗HBV治疗史自治疗停止到目前已超过1a。

1.2方法

1.2.1研究分组

以ALT指标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将近1a随访次数超过3次,前次随访与下次随访间隔时长超过2个月,ALT指标水平处在正常范围内维持至入组的患者作为A组(PANALT);对PIEALT进行再次分组得到B、C两个亚组,B组纳入的是前次随访与下次随访间隔时长超过2个月,ALT指标水平有过一次升高,但仍处于2×ULN水平以下并维持至入组的患者;C组纳入的是前次随访与下次随访间隔时长超过2个月,ALT指标水平有过一次升高,升高后水平超过2×ULN,但入组时ALT又处在2×ULN以下的患者。

1.2.2肝脏硬度值检测

参照FS用户手册与相关文献报道方法检测肝脏硬度值。每位患者分别检测10次,保证每次检测均取得成功,保证测量值的四分位间距与中位数比值不超过30%,检测成功率大于60%,所有检测值的中位数即为最终测定结果。根据LSM<7.4kPa排除ALT<2×ULN时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以LSM≥10.6kPa作为ALT<2×ULN时确诊进展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依据[1]。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t检验X±S表示的计量资料,X2检验%表示的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ALT水平

三组男性患者所占比重、BMI、HBV DNA对数值、ALT范围、LSM≥7.4kPa与LSM≥10.6kPa患者所占比重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男性、ALT>1×ULN是LSM≥7.4kPa的两个主要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成曲线面积OR=5.31,可信度区间为1.476~19.308,P=0.008。LSM≥10.6kPa的独立影响因素为HBV DNA(对数值)≥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成曲线面积OR=13.76可信度区间为1.052~1180.743,P=0.037。

3.讨论

ALT>2×ULN是肝活组织学检查方法应用受限时启动抗病毒治疗指征的主要依据,然而实际应用中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显著肝纤维化与进展性肝纤维化在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生的机率还是较高的,ALT是否大于2倍的ULN并不能单独作为抗病毒治疗的启动指征。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性别是影响LSM≥7.4kpa的唯一一个独立因素。针对这一结果部分学者提出肝星状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受卵巢激素抑制这一假说,认为肝脏硬度值所体现出的男女肝脏组成成分不一致主要与男女性生理差别有关。由此提示,兼顾考虑性别因素更有助于对LSM做出合理解释。本文研究结果显示BMI并不是LSM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更加肯定的认为本文研究受试者的LSM能充分反映肝纤维化是由HBV感染引起而不是因代谢问题所致。肝纤维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受病毒的影响越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SM≥10.6kpa主要受HBV DNA(对数值)≥5的影响。由于早期以ALT波动为表现的肝炎活动纤维化程度较轻,所以LSM≥7.4kpa就多了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即ALT>1×ULN。纤维化程度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通过光镜下观察有无发现汇管区扩大纤维化形成较多纤维间隔,同时肝小叶结构受这些纤维间隔影响而变形判断进展性肝纤维化,该类肝纤维化如得不到及时的临床干预很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跨过急性损伤期,纤维组织生成的肝细胞ALT多呈正常或轻度升高状态。

综上所述,建议临床加强对ALT>1×ULN、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大于5的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邱惠芳,李金花,杨文君,等.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患者肝脏病理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9(17):3893-3895.

论文作者:万发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ALT持续正常及持续或间断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分析论文_万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