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论文_卢钢

湖南省津市监狱医院 湖南常德 41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颈椎牵引+坐位手法+口服西比灵+颈部锻炼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颈椎牵引+坐位手法+局部注射参麦注射液+骨筋肉操锻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的疗效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病症。

【关键词】骨筋肉;特色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

椎动脉型的颈椎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患者多出现退行性的病变情况,严重危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1-2]。本文对于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和接受治疗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所有患者编号1~60,然后使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18例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1~62岁,平均年龄为(51.22±1.29)岁;实验组中,有17例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2~61岁,平均年龄为(51.18±1.33)岁。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占比、平均年龄、病情的程度等因素都不存在比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牵引+坐位手法+口服西比灵+颈部锻炼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实施颈椎的卧位持续牵引治疗,重量为3.5kg,每周治疗3次,每次持续15-20min;对患者实施坐位的颈肩部的推拿和旋转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使患者每天口服1次5mg西比灵;对患者实施颈部功能的锻炼治疗,使患者缓慢进行主动的后仰、侧屈、前屈、旋转的运动,每天锻炼2-3次,每次持续20min,共进行6周的治疗。对实验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牵引+坐位手法+局部注射参麦注射液+骨筋肉操锻炼治疗,方法为,颈椎牵引+坐位手法同对照组,并对患者局部注射4mL的参麦注射液加lmL的5%利多卡因,每隔一周注射1次,并对患者进行骨筋肉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头向左、后、右运动的颈部锻炼动作,及指导患者进行肩从前往后环绕及从后往前环绕各4圈的肩部动作,并指导患者进行仰泳或投篮动作等整体动作锻炼,每天1次,每次持续15min,共进行6周的治疗。

1.3 评估标准

评价与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其中,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为,临床控制: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已基本消失,相关功能已恢复正常。显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已基本消失,但是当比较劳累或者天气变化时会出现轻度的症状,相关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有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患者的病情并不稳定,停药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对患者的重度体力劳动具有一定影响。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或者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SPSS 17.0软件包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对比,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符合中医学中肝肾的亏虚及气血的痹阻症状,患者多是以虚为本,以脉络和气血的运行不通畅为标,所以,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重视局部为虚的特征[3]。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牵引、坐位手法等有助于疏通相关经络,积极纠正患者的颈椎不稳所引起的颈椎小关节的错位情况,并有效恢复其整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等,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骨筋肉操治疗可舒筋及活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力与活动度,有效延缓患者的症状发作等[4-5]。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76.67%(P<0.05),实验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70.00%(P<0.05),可见,给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瑞玲.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0):1238-1239.

[2] 奎瑜,陈秀华,徐振华等.陈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53-2556,2561.

[3] 林勇,陈浩雄.针刺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50-3151,3164.

[4] 王小丽,张芙蓉,吴松等.电针颈夹脊穴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5):87-89.

[5] 胡晔,高志成,张红星等.枕六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7):1397-1399.

论文作者:卢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观察骨筋肉并重特色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论文_卢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