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罗畅,周海艳,李海英

长沙市中心医院血透室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应注意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毒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护理效果

引言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临床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机体酸中毒、高血压、心衰以及恶心呕吐等方面的表现[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然而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当中,极易受到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心理障碍以及经济压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2]。所以,应该强化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59~78岁,平均(66.87±10.21)岁;接受透析时间为10个月~9年,平均(4.42±0.32)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58~79岁,平均(66.95±10.26)岁;接受透析时间为10个月~9年,平均(4.45±0.33)年。两组尿毒症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血透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发生意外事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工作人员在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时,可向患者讲述清楚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使其在接受血透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此外,还应向患者讲明血透过程以及患者配合的技巧与具体操作。在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注意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合理化需求,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将护理的具体流程及应注意事项详细地告知患者的家属,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程度。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地观察。(2)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十分高的价值与意义。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与患者的心理情绪反应相结合,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机体营养的充足性,以满足患者机体正常代谢。为了使得患者充分地认识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可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给予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在开展健康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详细地说明血透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重视水平。

1.3 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1)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饮食的原则、用药的依从性、血管通路情况、运动以及休息等方面的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80分则为掌握;分数在60-79分为部分掌握;分数≤60分为未掌握。(2)治疗依从度。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3个方面,依从度(%)=(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与“n(%)”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对比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比较[n(%)]

3 讨论

尿毒症是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末期的一种必然结果及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极度疲劳、气促恶心呕吐、心悸等方面的表现。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该病的患者数高达百万,因此该病对患者本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3-4]。大多数尿毒症患者会联想到该病与其他绝症所联系,所以,势必会使得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反应,当前时期对于尿毒症主要采取血透方法进行治疗,由于该治疗手段所需时间较长,费用昂贵,同时患者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情绪反应[5]。所以,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做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对其不良心理情绪反应加以缓解,才能够让患者正视疾病与治疗,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可有效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确保每位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觉接受治疗以及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药物指导能够保证患者坚持正确服药。多种干预措施同时实施,全面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全面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医学基础知识普遍提高,自信心、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2.00%(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6-7]。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应注意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筱慧.探讨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2018-06-19].

[2]李书群,赵燕平,李园,朱晓红,刘小平,盛家香.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3):553-555.

[3]欧玉珍.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7):77-79.

[4]陈涵枝,祁真,刘斌,单炜薇,张志坚.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2):1111-1113.

[5]马伟平,林小君,许月嫦.强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08):74-75.

[6]黄雪芳,温振英,邵咏红.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7):37-39.

[7]邢伟,吴艳青,宋延锋,高洁,唐静,林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05):901-904.

论文作者:罗畅,周海艳,李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罗畅,周海艳,李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