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爱玲

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爱玲

张爱玲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266700

有兴趣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更具有探究知识的热情,而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就介绍几点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提问,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七年级进入八年级对学生来说是知识上到一个新台阶的过程,他们将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保证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很多老师都是利用第一堂课跟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物理的趣事。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德国的子弹,这包含了力学的知识在里面。”相信学生听至此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同时也知道了该问题是关于力学的知识,但由此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挺难!如果将最后一句话该改成“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每一节课的“开场白”也可利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的“液化”时可提问:“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和同学们在空调房里出来时,为什么带眼镜的同学镜片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呢?”讲折射现象时可先提问:“为什么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呢?”在讲热机时可提问:“‘神州六号’是靠什么动力升上太空的呢?”这样,通过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以疑导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探究欲,就能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自然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会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想学好物理知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一手包办、代为探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生动脑的机会几乎没有。试想,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操作实验或进行数学运算得出结论是否会使学生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感呢?答案是基本不会,不会则无探究动力,无探究动力就自然提不起兴趣。

曾经观察过一位初中教师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教师一开始就说: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实验桌上的凸透镜。接着让学生跟他一样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又让学生跟着他将光源放在u>2f、f<u<2f等处得出像的性质,填入表格,最后让学生记熟记录的内容并说下节课要提问。一节课下来,教师基本上完成了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但效果呢?未知。没错,或许学生由此而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但其他能力有培养到吗?整节课都是老师“主演”,学生自始至终是“配角”,在此机械的过程中学生有学习兴趣可言吗?没有。就算有,也只是对仪器而并非对“探究”产生兴趣,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不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是老师给的,因此成就感不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让学生品尝到自己种植出的果实,才能达到“乐之”的境界。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仿照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自探索得出结论和规律的认识,既能培养其对科学探究的能力,又能激发出“探究”的兴趣。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内容可调整一下,先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实验,再分小组总结,这样既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进而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三、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猜想,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活动的猜想与假设环节中,老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曾见过某位八年级教师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提出猜想。开始学生提出的是教材的猜想,老师就赞赏;而当有些学生提到了导体的电阻可能与温度有关时,该老师认为不是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所以马上板着脸说“现在我们要探究的不是这个因素”。该学生即刻一言不发。如此处理不但使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更别说兴趣的培养了。此时该老师若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并由此提出探究课题——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否与温度有关,不仅能使学生敢于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是该教师却因为学生的猜想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将该问题拒之门外,这是不可取的。这也告诉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与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选取感兴趣的课题,自主地、循序渐进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改变教师风格和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所形成的个人教学风格,则自己能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愉快。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这种魅力正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的趣味性表现出这种魅力,则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上课时可通过改变或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如讲潜水艇时,用针筒和大试管模拟潜水艇的浮沉;在讲惯性时,可让学生上讲台抽出放在粉笔盒下的纸条;讲解汽油机工作原理时,自己设计模型并用小灯泡接上开关模拟火花塞……这样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积极求知的动力,以致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我所任教的学生当中有一小部分尽管其他科目学得不是很好,但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并在每次的测试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又如在走进课堂时,我都是满脸笑容,因为这样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亦能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授课时,如果整节课都平铺直叙,则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累,更别说兴趣了。此时,讲课时语言的感染力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达到的效果越明显。当然,我偶尔也会想到在用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夹杂些地方话,这样似乎在瞬间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尽管这不是很规范,但其趣味性特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也尤为显著。同时我也注意教学过程中面部的表情、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做到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种美的享受。至此,学生不可能对你所讲的不感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认真研究“探究”的特点和要求,正确分析各个物理知识点教学中突出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组织与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感兴趣的课题,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同时也能在乐趣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论文作者:张爱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