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求,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课堂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这些资源的最佳运用形式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即进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优势
初中英语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文对话具有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的特点;课文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充了大量信息,并增加了谜语、谚语、小诗和幽默短文等话题新颖、生动有趣的内容,对话与课文情景的创设,更加贴近时代生活,思想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特别是教师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
(二)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容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1.具有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旧的教学体制与方法对教学的制约,明确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领会课堂改革的精神实质,努力改变目前状况下的教学模式。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体验杜威“教学实践论”的真正含义,摆正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正确关系,与时俱进,始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强烈的奉献精神
对于新形势下课改与信息社会化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强化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当前的课改,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有力的工具,为教学所用,要主动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去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材料,闯出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
3.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成为活动的主体,必然会产生学生个体与群体活动的次数增多,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课堂纪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与实施课堂活动,注意各个环节的过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出现课堂混乱现象。
4.认真选材,宁缺毋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材料的选择,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相干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坚决不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更为生动的教学模式或手段,而不应无端地增加课程的容量,从而冲淡教学中心。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适度,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课堂要给师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优势和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根据英语教学规律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1.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演示工具
“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和最低层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现成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出与自己课堂相关的内容,用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也可组编成讲演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及图表、动画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时,教师形象地设计一个《美丽的大草原》的课件:首先用静态设置一个大草原的画面,将草原上的马、牛、羊、狗等各种动物制成三维动画,再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添加上声音,把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经过简单的练习,学生一听到牛的声音,便脱口而出“cow”;听到马叫的声音便说“horse”;听到羊叫的声音便说“sheep”;听到狗叫的声音便说“dog”。看美丽景色,听美妙声音,使每个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大草原美丽的风光。此时教师把握好时机,进一步问:“大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学生便能顺利答出:“It has rich grass in it.It can provide food for the animals.It has beautiful scenery.We want to go there to have a look.”
这样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立,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也可在虚拟光驱上设置各种书面及听力自测题、语音、语法、阅读文章等辅导材料,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咨询、选择有关信息。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从信息中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开设一些英语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英语国家网站,通过E-mail往来,让学生在真实交际中与英语人士进行直接交流,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交际水平。
4.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能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训练、对话、游戏、测试等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解答中得到了辅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实现了个别辅导及个别化学习的目标。这样做,可克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探究工具
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英语教学涉及到语言的自身规律和外国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等,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记忆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交际情景的场面。在学生学习语言交际词语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交际活动的文化背景,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手段,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作为教育者应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目标,把英语教学推向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