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论文_野明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论文_野明晖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MPAcc,重庆 400067)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在不断的改革以满足社会需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主要的社会主体,对其会计制度的改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意义,而预算会计制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重要部分,其有效地进行改革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影响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概况

预算会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流程,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大部分经济来源是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因此预算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这能够管理和监督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预算会计情况,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开展情况。行政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是以预算会计制度为标准规范,随着社会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财政经济的需要,预算会计制度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变化,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较完整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应用,并先后经历了两次改革,于上世纪末期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制度,沿用至今。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

我国已经逐渐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收付三项制度调整为预算会计制度,这使得会计的核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能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国家公共预算建设中的一次伟大的改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以及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预算会计发生改革。

(一)收付实现制度存在弊端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业务类型相对稳定,应收应付款项较少,采用收付实现制更为简易,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规定其会计核算原则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随着业务类型的增加,收付实现制逐渐不能满足核算需要,尤其是关于资产负债方面的核算。在发生许多款项的支付时,收付实现制没有把当期应记账的收入支出记录在账,而是在实际发生款项往来时记账,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企业所有经济活动及其实质。这样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记录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支付出去的资金不能得到及时的确认,成本利润核算存在偏差,而且这样也很容易使行政事业单位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关于政府负债的具体情况也不能详细、具体的反映出来。

(二)缺乏灵活性

现阶段我国实施的预算会计制度仍然是上世纪结合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预算会计制度,然而自从我国加入到WTO后,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快发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需要合理调整公共财物制度。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主要采取下报上审,财政拨款的模式。而预算的制定则除了在对未来一定时间的收支做出一定的计划外,还会以以往的预算资金作为参考,这种模式往往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金额的上报过程中,在以往金额为基础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预算金额。这显得我国当前预算会计制度灵活性不足,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不能很好的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不规范行为。

(三)会计信息透明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主要是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审批,在对下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公开披露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成为了系统内部的事物,没有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近些年来,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专款专用项目是否合理利用,养老金使用情况、失业金使用情况以及国有资产安全情况等相对比较重要的财务信息,在这些方面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目前还不够完善。而且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编制混乱,不能完整的反映出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也为公众参与预算监督工作带来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会计信息报告并不能真实、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实际绩效以及具体的成本信息,这样会对会计信息的透明性、真实性造成很大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时期面临由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这一转变应当渗透到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包括财会部门的会计制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形式变化,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正是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为其他部门提供依据,便于管理者及时进行工作调整和制定新的工作安排,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的调配资源、服务社会。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部门预算改革带来的影响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的是为了监督资金流动,反映预算的执行程度,将各个门类的部门单独进行预算可以细化会计的记账科目,增加账面的准确性,也能够为信息查阅者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部门预算改革是要将各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真实全面的反应出来,这一改革措施能够准确的反映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预算执行程度。同时,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参照对比,以控制财务风险。部门单独预算额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能更多的参与到整个单位的会计预算工作中。这样可以为单位整体工作计划提供详细的部门成果,也可以根据部门的工作成果加总得到单位整体的工作情况,方便管理者对自己所管理的部门的整体管控,也为信息参考者提供了多种参考途径。

(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带来的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采取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统一管理政府部门财政资金,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由国库的统一账户进行支付和记录。这一制度的改革使得部门资金流动更加规范化,对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有效,资金流动程序更为严格,款项直接由国库账户拨付,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这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操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种方式也提高了个部门的资金管理水平,改变了预算资金的流程,强化了单位的资金和运行控制。但是这也使得我国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

政府采购制度就是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与政府的基建项目进行合作,通过由政府出资、企业执行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事项较多,以往都是在单位发生大宗采购之前,上报主管的财政部门,得到财政部门的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程序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资金流通和会计账面不符的情况,容易发生“中饱私囊”的现象。而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之后可以将政府的购买行为集中管理、统一实施,有效避免了账实不符的情况,减少了资金往财政部门的流入,做到了管理和执行权利的分离,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使用上的腐败现象。另外,政府采购制度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公开程度、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公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以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不只是影响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还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对我国整体会计体制和经济体系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服务型单位转型,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也会更加趋于完善。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姜青梅.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8(01):98-99.

[2]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56-57.

[3]刘星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87-88.

[4]胡艳.分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179-180.

论文作者:野明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论文_野明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