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的演变及其意义_大学论文

大学城的演变及其意义_大学论文

大学城的衍沿与指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1-0053-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以及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第二次大手笔的以共建、合作、合并、划转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高等院校规模、专业、结构、布局、功能等的大调整,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相继诞生。由于这些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学园区、大学社区、大学区、高教园区、教育园区、高科技教育园区、高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城、大学城镇、大学城、多元化大学、多校区大学等在内容、结构、性质、功能、特点等方面颇有类同、相似或相近之处,它们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学之间的集聚,而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现象,既是一种集原型的城市化现象,又是一种扩散型的城市化现象,因而以初始自发阶段的各类“园区”名之,既显得零乱无序,亦不足以涵括和反映其本质。如所周知,工业化时代,根据工业产品的原料、产地和流通集散地等将城市分为原材料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信息化时代,随着城市主导产业的新陈代谢,以新兴产业为先导继而为主导的专业化城区往往在都市带的一些次中心或者相对于老城区周边的新区和相对于中心城市的一些边缘或卫星城镇等地渐次生成,并构成新的城市发展走廊,通常人们以汽车城、博览城、大学城、科技城等新概念冠谓之。鉴此,本文将国内这些年方兴未艾的各类高教园区统一称之为大学城,并赋予其相应的理论述谓,从而为我国高等院校的规范化建设作一些基础性工作。

一、大学城的衍沿

考察国外大学城的演变,可以循着两条不同的线索进行。一条是“自然发展型”大学城,另一条是“规划建设型”大学城。所谓“自然发展型”大学城,是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一所或若干所集中于一地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的内部或周围集聚了一定的人口,从事一些第三产业的活动,从而使大学校园本身或者大学周围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被称为校园市镇(Campus Town)、大学城镇(University City Town)或大学区(University District)、大学社区(University Community)等。简单地说,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大学,整个城市围绕着学校严格而有计划地组织着自己的社会生活。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校区大学(Multi-campus University),它是由多个校区或校园组成的具有共同的法人地位的大学,这些校区可能是该大学的某个分支机构,也可能是某一地方或区域的教育分支机构。20世纪中叶以后,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高等院校布局的区域化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类型,但大都以母子型的学校联合体形式分布向城市群发展或者向郊区、郊县和卫星城镇扩散。这和世界城市化的过程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一高等院校城市化过程中,在某一区块内出现了大学及其校园的集聚,形成一个诸高校相对集中的、以高等教育产业为特点的城市社区,这就是大学城。另一种是多元化大学(Multiversity),它是指拥有多个校园的由许多院系和附属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组成的大学,它在规模上是巨型的,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人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它是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它有“多种目的、多个权力中心”,并为“多层次、多类别的顾客”服务。20世纪60年代,美国再一次发动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导致了一种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扩展了的新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的诞生。总之,自然发展型的大学城主要是由于原大学校园在人口数量(包括在校生、教职员工等)增多、规模扩大的前提下逐渐向四周拓展,扩大了校园用地,并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吸引外来人口、企事业单位等,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以大学为核心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由剑桥大学发展而成的剑桥大学城、由哥廷根大学自然扩展而成的哥廷根大学城、由美国加利福尼州立大学发展而成的加州大学城等等。所谓“规划建设型”大学城,主要是战后随着高等教育在一些国家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的大学城(University City)或大学区域(University District),如日本筑波大学城、美国密苏里大学城等。通常是由政府专门划出一块地,新建一批高等院校或者将原高校的校址迁移,集中布置,从而形成一片高等院校毗邻而设的特殊区域。也可以分为大学科技园即以科学研究和开发为基本功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结的园区与现代大学城即在社会发展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一代大学城两种类型。

我国自1895年建立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公学以来,高等教育已走过100多年的旅程,其间历经晚清政府、民国初期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几度兴衰废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立国以后的五十余年,经历了1952-1955年间“裂变”式的院系调整、1958年前后“大跃进”式的超常规发展、1966-1976年间的停滞及其后的恢复与发展等几个阶段。但大学城的建设则是近些年的事。如果把50年代初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远离市中心的城郊建立以高校为主的文教区作为大学城建设的雏型期,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一些高等院校开始与所在城市或其他城市合作,进行异地办学、建立多校区大学作为大学城建设的过渡期,那么近十多年来尤其是90年代中叶以来各类以高校为主体的园区建设则应作为大学城的蓬勃发展期。1988年底,东北大学划出部分地块建设科技园高技术产业小区,新建或改建了3万平方米的建筑,研究和开发以软件和自动化为主的高新技术。1992年3月,经上海市科委和高教局批准,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技创业中心联合创办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1992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规划在校园周围划出117公顷土地,建立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由哈工大结合城区的危旧房改造,自主开发建设,并于是年8月开始实施。1992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建设“北京大学科学园”的构想,并成立北大资源开发公司,负责对北京大学校园周边地区进行综合资源开发,于1994年底建成了总面积2.7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园区。1993年5月,清华大学也制定了改造校园南区、建设清华科技园的计划,规划总面积224亩,分科技区和商业、居住区,以清华大学已经形成的9个门类的重点发展项目为基础,建设8个技术中心。1994年,“南京大学科技工业园”、“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工业园”,“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等都相继成立。1996年底,由清华大学出资2000万元、深圳市政府出资6000万元,共同组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深圳研究生院大学园区的兴建拉开了序幕;继之而起的是北京对外服务公司率先在京津线中段的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建设的东方大学城,浙江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宁波和温州的五个高教园区,广东珠海大学园区、东莞大学科技城,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广东大学城等等。就其功能而言,现已发展为教学主导型和高新技术研究主导型两种类型;就其布局而言,亦已形成三大区块即教学区、生活区和商贸区分布和四大区块即教学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居住生活区、商贸区分布两种模式。可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学城的概念都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贫乏单一到当下的繁富有序的运演过程。而较之于国外,国内的发展则晚近了约四十年。

二、大学城的界谓

就其构词形态而言,“大学城”一词中“城”是中心词或主词,“大学”则是其限定词或修饰词。在古代,“城”是指在都邑四周的墙垣,具有防御的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城”和作为产品交易场所的“市”逐渐地发展和扩大,并最终融合形成了新型的、多功能的聚居形式——城市。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城市一直是以相对于农村这一人类原始居住生活组织形式而存在并领先发展着。从古到今,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1]由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由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活动中心的过程。或者说,它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部分文明到整体文明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城市,已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的聚合体”,[2]而是一种具备了多种功能的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一社会单元里,通常集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这些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他们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及各方面的需要而相互协调运转,具有充分的、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继承传统文化并使其延绵发展,城市甚至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是各种社会风俗思想和感情的统一整体。[3]城市既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又是占据这一组合结构,并不断地与之相互作用的各种社会联系和各种社会团体、企业、机构等等在时间上的有机结合。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多类型、多面貌的城市。通常来讲,根据城市的人口构成、占地面积、规划布局、公共建筑的内容与标准以及市政设施等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职能的城市。大学城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文明的最高水平,它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是城市的一种类型、一种面貌。我们知道,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多为生存消费型的生活城,工业经济时代的城市多为生产消费型的资源城、工业城或商业城,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则多为创新陶冶型的大学城、科技城或知识城,它们分别代表着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的崭新成果,具有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从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看,不同的城市形态反映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准。二战结束后,由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引发的兴建高技术开发区的热潮,直接导致了世界各国以大学为核心的多种科技园区的科学城的勃兴。它们除了具备其他类型的城市内涵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大学城完全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大学的英语名词"university"是从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演变而来,这个词在12至14世纪的欧洲是一个使用很广泛的词,它的原意是行会,可用来指任何具有共同利益和享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团体组织。也就是说,它既可以用来指一个手工行会,也可指一个市政团体。可见,大学城的构成人口是以与大学及大学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为主体,主要包括大学教师、大学学生、科研人员以及职工等。这些人口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而且相互之间有一种特定的基本关系。城市作为有别于农村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人口参与的主要是诸如工业、制造业、商业等非农业活动,而大学城在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则在于其内部人员所参与的主要是教育活动,大学城是以教育产业活动为主,并辅之以与教育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产业,进而形成连锁的教育产业链条或教育生态圈层。

2.大学城具有完全不同于一般城市及大学的主体和构成单元。它是由其参与主体的需求推动产生的,它的发展也要依靠其参与主体的行为协同配合。大学城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大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或管理委员会)、企业(高科技企业、支撑服务中介企业等),这三者是大学城不可或缺的主要构成单元。大学不仅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也是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地。大学城是一个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它的发展,有利于智力与资金、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具有培养人才和输送技术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科研院所主要指各类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地方政府主要是制定限制、规范、引导或促进大学城发展的一些宏观区域政策,同时还要根据市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划拨给一定的土地,并辅之以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行政部门通常是制定大学城发展的宏观性指标;管理委员会则是大学城建设与管理的直接领导决策机构,它负责大学城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宜;高科技企业是指那些敢冒获利与损失等不确定性之风险,以开发和生产经营高科技产品为主要指向,富有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实行以市场为导向,融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既接受大学的服务又要为其发展提供资金基地等支持为一体的企业;服务中介主要指类似于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以及第三产业等配套机构和设施。

3.大学城拓展了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强化了城市的教育功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在历史上,大学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把积累起来的知识传给后代和教他们如何思考;二是提出新思想,创造新学说。但以往的大学并不承担新思想、新发现的推广应用。”[4]因而建设与发展大学城,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旨在促使大学发挥其第三个作用,将其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于社会及商业等方面,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当今社会是以知识与信息为中心的智能社会、知识社会,这种社会将促使城市形态的大转变,因而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等概念将逐渐被人们所认同。顺应这一趋势,大学城的发展,也促使大学从“象牙塔”走向城市的中心。在大学独特的教学与研究体制的保证下,充满活力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是大学生产生创造性思想与研究成果的生命力所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现实。大学城不仅具有一般城市继承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还创造文化与知识,并发展社会文化。大学则逐渐成为其中的人才库、孵化器、动力源,既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中心,并日益成为社会文化中心,而且已从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作为城市知识化的先导、核心与推动者,它是促进城市及社区功能、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并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活跃成员,而不只是置身社会与时代之外的观察者与研究者。这种转变使大学与城市紧紧地结合到一起。

综而言之,经过半个世纪的演进和发展,大学城的炽盛不仅是城市化道路的首选和必然产物,而且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它始终与城市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态紧密相连,它是一种以大学为核心,以城市为依托,以在大学社区工作、学习、服务和生活的人员为主要市民、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城市。其特殊性一是在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通常以大学校园或大学建筑为标识,并以此区别于周围的环境,区别于其他的城市系统;二是大学城的人口构成以与大学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为主,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职工等,他们之间有一种特定的基本关系,其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三是大学城除了具有一般城市所具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功能外,还具有高等教育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的功能;四是大学城不仅仅继承传统文化,还创造文化与知识,并发展社会文化;五是大学城以相对独立的高等院校为主要构成要件,各高校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等等。由于大学城发展历史较短,严格讲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而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所论,充其量只能是为我国大学城的建设砌一块砖。

标签:;  ;  ;  

大学城的演变及其意义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