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解析论文_赵冬梅,黄福盛

“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解析论文_赵冬梅,黄福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摘要:科学技术的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通过形成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构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

前言:“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改变,这对于日益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而言,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际,要考虑“互联网+”时代的特质,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改变思路和理念,与“互联网+”相结合,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这一时代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探究出真正适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途径,才会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

1.1建立毕业生就业管理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为此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腾讯公司提供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具体包括就业信息查询、大学生简历推送以及面试邀约等服务,便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沟通渠道。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群,主要是利用微信群以及QQ群等交流工具,促进毕业生交流。在上述交流工具当中,高校毕业生可以及时掌握论文答辩、毕业考试以及就业面试等多项信息,同时有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时刻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

1.2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

在上述分析中,互联网的出现,可谓是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为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优化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有助于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优化具体措施为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校管理机构与就业平台网络的无缝对接,便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工作者深入指导工作的第一线。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者有必要通过网络信息的实时反馈,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动态。学校要形成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一方面,学校要更新就业指导理念,转变传统就业指导课程只在大三下或者大四上开设,课堂教学只讲理论不管实践,就业指导课成为学生心中“可有可无”的课程现状,转变思路,将就业指导课程转变为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贯穿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高校可以将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分为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两大部分:大一、大二开设学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所学的专业,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做好学业的规划;大三、大四开设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课程,系统讲解创业、就业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1.3注重专业化指导工作团队的培养

高校要想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需要注重专业化指导工作团队的培养,主要是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团队的新媒体素养。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善于利用微媒体特点,同时能够掌握本校就业工作特点,预计学生个性化就业需求的工作团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工作信息时,需要注重高校特色与就业信息的实效性,防止出现同质化信息推送。鉴于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就需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掌握毕业生个性化就业需求,确保就业信息的推送的有效性与时效性,从而有助于毕业生在推送信息当中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进而完成就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具体措施分析

高校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就业渠道的拓宽、加强服务意识以及建立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工作,以此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现对创新具体措施加以具体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就业渠道的拓宽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岗位需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有必要注重就业市场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具体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当前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十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此高校有必要乘着这一政策的东风,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海外就业机会,通过开辟海外就业市场,以此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此同时,高校有必要增强自身的就业指导服务意识,优化就业信息网络,具体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最为主要的是注重网络资源的整合,促使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岗位的查询等更为方便,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水平。高校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互联网跨界融合的思维,通过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创新创业的意识深入每个大学生的头脑中,通过打造“互联网+”体验教学,从加强实践教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通过“互联网+”个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实现“智慧指导”。学校还应当通过挖掘大数据,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及时可靠的就业信息。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官方微信公众号就业平台,让就业信息能精准的推送到每个毕业生手中,保证每个毕业生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提升高校招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学校可以通过开发大学生就业APP平台,链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招聘信息,通过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模式,优化学校优秀毕业生资源与企事业单位职位招聘的配置。

2.2建立实训基地,做好毕业生实训服务工作

现如今,高校教师比较注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比较注重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有必要建立实训基地,做好毕业生实训服务工作,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技能。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需积极鼓励与发展校内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技术的指导与实践的场所。除此之外,为了更好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需要抓住当前政策,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还需要高校拥有一支“真抓实干”的就业课程教师团队,解决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就业、创业课程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兼职的现状。高校要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优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过硬的优秀教师进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讲授就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还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创业经验丰富企业家或者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成为讲师,转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只能纸上谈兵的问题;高校还可以挖掘成功校友资源,邀请成功的校友请回校园为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全方面、多角度构建立体的就业指导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鉴于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有必要注重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充分利用当前的微博、微信等平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此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徐一凡.“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5(8).

[2]卢晓.“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3]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5(12).

论文作者:赵冬梅,黄福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解析论文_赵冬梅,黄福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