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李解欢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李解欢

华润混凝土(江门)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100

摘要: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而混凝土作为当前我国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一项建筑材料,其本身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集成度高等多项优点。相应的是,相关人员在混凝土配置、制作、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也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严格管控混凝土在上述各项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性质变化,确保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能够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混凝土建筑材料需要接受的各项试验检测内容及方法进行总结,同时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在生产制作及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混凝土作为一种将胶凝材料与集料进行有效胶结并使其能够形成有机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其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原材料涉及到砂、石、水泥、煤灰、水、外加剂、掺合料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内容。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当前我国范围内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普遍应用程度,以及混凝土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强大影响。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各项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和高强质量要求,做好混凝土配置、制作、运输、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混凝土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周期均能充分满足国家法律规范的要求和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本文将针对当前混凝土建筑材料需要接受的各项试验检测内容及方法进行总结,同时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在生产制作及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总结。

一、混凝土建筑材料需要接受的各项试验检测内容及方法

1.1 抗压性检测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抗压性是对混凝土材料抗荷载能力的统称。当前检测领域针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抗压性检测方法较多,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全面性上也存在相应的差异。以钻芯检测法为例,其对于混凝土建筑材料抗压性的检测精度是最高的,但检测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混凝土建筑材料部件产生一定的损伤;以回弹法为例,其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抗压性的检测效率是最高的,整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检测体系,但检测结果精准度相较钻芯检测法有所下降。因此检测人员需要结合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实际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1.2 密实性检测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密实性将直接影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使用稳定性,如果密实性较低的话则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检测领域针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密实性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弹性波检测法、热图无损检测法、电磁波检测法等多种类型。其中弹性波检测法的应用原理在于材料缺陷内容与声波接触后的声波变化,混凝土建筑材料密实度较差的情况下声波检测过程中其声波的传播强度、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等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对于检测混凝土建筑材料内部中的孔洞、裂缝等缺陷有良好作用;热图无损检测法则属于一门复合型、跨领域、跨学科的新型检测技术,其检测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内外结构产生破坏损伤,且检测结果灵敏度和精准度较高;电磁波检测法则是通过混凝土建筑材料与电磁波的接触变化为检测原理。混凝土建筑材料密实性较低的情况下,其电磁波检测结果会呈现出变速、反射等一系列现象,适用于缺陷故障较为严重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

1.3 钢筋锈蚀度检测

当前我国范围内针对混凝土钢筋锈蚀程度的常用检测方法为半电池电位检测法,使用铜作为参比电极材料,通过锈蚀测定仪的使用检测混凝土钢筋与铜之间存在的检测结果差异,以此对混凝土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科学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混凝土建筑材料在生产制作及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2.1 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首先在水泥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施工人员尽量选用性能好、质量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等类型的水泥材料。施工人员可以选择高效减水剂来有效避免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水泥含量较高的现象;其次在骨料的选择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针对粗细骨料的不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对粗骨料来说,可尽量选用密实性较高、坚硬程度较高的碎石,包括火成岩、石灰石等,尽可能避免使用卵石以预防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问题。对细骨料来说,可尽量选用形状合适、含泥量标准的天然河砂,还需要保证天然河砂的表面粗糙程度,避免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其粘结性受到不利影响。

2.2 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水灰比

首先施工人员应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用量,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骨料和水泥砂浆的粘结程度,另一方面则需要避免水泥用量较高而导致水化热较高的问题;其次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拌合用水量,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对混凝土拌合用水量进行科学计算,核对计算结果并结合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外加剂使用量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最后相关施工人员应当结合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之间的联系,而后通过数学计算、作图分析、模型建立等诸多方式计算当前强度需求下的混凝土水灰比。

2.3 全面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试搅拌

混凝土试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利用高频加压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强制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密实程度。一般来说,混凝土搅拌量应超过搅拌机额定量的25%。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试搅拌过程中的搅拌方式、外加剂掺入方式等进行记录,确定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方式以及外加剂掺入方式与试验相同。搅拌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等,确保上述指标均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和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如果上述指标有不合理之处,则应在当前水灰比的基础上对外加剂掺入量、用水量、含砂率等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大幅度调整。如果调整后仍然有不合理之处,则需要更换新的水泥或者外加剂。

2.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与变形

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泵送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坍落度,避免混凝土坍落度过高而引发更为强大的收缩和变形,对混凝土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份混凝土材料均经过全面充分的振捣和密实,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施工人员可以使用表面蓄水法对混凝土基础底板进行养护,以此有效延长剪力墙板的拆模时间。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也可以对其进行二次振捣,有效排除混凝土泌水过程中出现的结构空隙,更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与变形;施工人员还应控制混凝土结构浇筑后的表层处理质量,结合设计标高对混凝土进行刮平和碾压,有效消除混凝土结构中的水裂缝。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且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内容。相关人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重视程度,以此为据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各项使用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从细节着手以控制每一个环节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各项应用优势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文芳.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 智能城市,2018,4(18):108-109.

[2]逄增艳. 探讨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 门窗,2018(23):164-164.

[3]邢宝亮. 刍议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生产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2013(4):243-244.

[4]江锦祥. 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 绿色环保建材,2018,141(11):232-233.

论文作者:李解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李解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