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刘德镇[1]2007年在《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效能一直以来就是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行政管理研究中的重点和核心。行政效能监察就是对行政效能进行监察,指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监察对象)在行政管理中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的能力、效率、效果、效益问题的监督检查,及对行政管理工作中违法失职行为的查处。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了行政管理,规范了公共行政行为,提高了政府效能。目前,我国行政效能监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行政效能监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历程的回顾,总结行政监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指出行政监察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张心泉[2]2001年在《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文中指出行政监察作为监督行政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其地位与作用无疑将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目前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尚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行政监察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地位偏低、权力不足、抗干扰性差,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这已成为当前强化监督职能、反腐倡廉斗争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历程的回顾,总结行政监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指出行政监察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思路和对策。全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行政监察工作的历程,总结行政监察在立法、行政执法、增强政府公务人员法律意识以及在行政法制监督系统中的作用,充分肯定我国在行政监察法律体系、执法监察工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几方面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经验。第二部分:分析行政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行政监察的监督职能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现行行政监察体制存在的弊端不利于行政监察职能的实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体制中,由于地方利益的影响,行政监察机关难以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行政监察与纪检等其他检查监督部门的职责界限在实践中有混同的倾向;行政监察队伍的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管理机制不活。第叁部分:提出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思路和对策,即在现有领导体制和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不变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强化监察职能,着重解决行政监察内部结构、运行机制和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同时,笔者认为,行政监察的双重领导体制和同级监督的实际状况是造成行政监察工作难以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应以大胆改革、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国家监察立法,提高监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督。

刘素梅[3]2007年在《论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是人类政治生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人们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产生了许多关于权力监督的经典理论及卓越的政治实践。其中,行政权作为与社会生活接触面最为广泛的国家权力,其监督功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行政权能否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进而充分发挥其权能,更关系到国家权力系统的运行与功能发挥,它对于完善国家权力监督制度、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所研究的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指的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在国家权力结构内依法享有的监督权,它包括行政权基于自卫而产生的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外向监督和行政权基于有效履行职能的目标而开展的针对行政权自身的内向监督。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行政监督的理论与实践,认为无论是我国传统的行政监督,还是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它们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充分体现了行政权监督功能的重要作用,对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随后,论文全面研究了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现状以及改革完善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论及我国的行政监督,本文首先对没有法律基础然而实际存在的行政外向监督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行政外向监督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特定的国家权力结构。在西方实行“叁权分立”制度的国家中,行政权依法具有监督立法权、司法权的功能。而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行政外向监督并没有存在的法律基础。然而,由于我国的党政不分、人大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行政权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外向监督,这是现阶段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特征。本文认为,我国国家权力结构的实然状态与宪政规定的应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是行政外向监督赖以存在的现实土壤,依据宪法规定理顺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是消除行政外向监督的必要条件。针对我国人大权力尚未完全归位的现状,本文认为行政权可以尝试着对人大的下属委员会的工作程序进行监督,以确保人民意志的实现。至于行政内向监督,本文认为它作为行政权的自我约束对于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方向与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权力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行政层级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叁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监督制度,认为它们总体上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监督体制独立性、权威性及法律配套等方面的不足,妨碍了行政监督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根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对策,认为理顺国家权力结构、改革行政监督的具体体制及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必然选择。

王凤明[4]2004年在《论我国行政监督的改革和完善》文中研究说明行政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拓展,行政权也在不断膨胀,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其它国家权力相比,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障行使等特点,因此,也最有可能出现权力滥用、权力腐败、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有效地遏制行政腐败,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然而又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分析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并探求其改革和完善的路径,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行政监督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界定了行政监督的内涵、进而指出行政监督的特征与功能、最后分析了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进行这样的理论分析,旨在为研究我国行政监督作理论铺垫,为探讨我国行政监督的改革与完善建立认识上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形成过程与基本架构。对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基本架构,并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突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必要性。第叁部分,通过对我国行政监督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出改革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对策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对改革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路径进行探索,确立了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具体对策。

李莉华[5]2008年在《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行政效能监察是指监察机关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依法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行为及行为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以及对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的查处活动。它是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当前,在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中,切实抓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构建和行政监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对有关行政效能监察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特点、依据、学科基础、主要内容、类型、基本工作方法、权限、实施程序、作用和意义等基础性问题。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近10年来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历程,从工作机构、制度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开展专项检查及查办违纪案件四个方面总结了取得的工作成效。重点分析了当前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在思想上对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片面的认识;(2)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法律依据不足;(3)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质量有待提高;(4)现行监察体制存在弊端,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行政效能监察不可避免出现“难监”、“虚监”、“漏监”问题;(5)监察干部队伍现状难以适应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需要。第叁部分为加强和改进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针对当前行政效能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主要是:(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行政效能监察工作;(2)完善立法,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3)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制度;(4)改革现行监察体制,探索建立独立的垂直的监察体制;(5)探索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监察干部队伍。

张灵知[6]2010年在《当前我国行政监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监察是我国一项重要监督制度,它在维护政令畅通、保证政府公正廉洁、改善行政管理、提升政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行政监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但在行政监察的现实运行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行政管理范围和职责的扩大、行政权力的相对扩张,全球经济形势发展的刺激,都给我国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行政监察制度面临了重要的挑战。认真剖析当前我国行政监察问题的现象及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对提高行政监察效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国内外行政监察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是我国行政监察的概述研究,包括行政监察的基本内涵、监察环境、职能权限、重要地位和作用四个方面。第叁部分,主要是通过借鉴研究,分析介绍了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及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以瑞典、英国、美国为代表)的特点,以期为我国行政监察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我国行政监察的问题,通过原因分析现状来探究当前我国行政监察的问题所在:一是行政监察立法不完善;二是行政监察法制配套不健全;叁是行政监察领导体制不合理;四是行政监察队伍建设存在弊端;五是行政监察操作措施不配套。第五部分,通过分析研究,探索性地提出解决当前我国行政监察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第一,完善和健全行政监察法制建设;第二,改革行政监察权力领导体制;第叁,完善行政监察的运行机制;第四,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监察干部队伍;第五,加强对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和保障。

董宝香[7]2008年在《我国行政监察制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行政监察,是指国家在政府系统内部设立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组织和人员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决定的情况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视、督察、纠举和惩戒的一种活动。它是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机制,在国家的行政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维护行政纪律,促进政府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领导体制、法制建设、运行机制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工作,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勤政廉政建设的长足发展,本文从对行政监察制度的概念特征、职责、地位作用入手,介绍了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和西方国家监察制度概况,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行政监察工作提供了笔者的思路:即改革现行行政监察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健全我国现行行政监察法制;完善行政监察运行机制;完善行政监察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监察队伍。

吴国斌[8]2014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反腐廉政建设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讨论的问题。反腐廉政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核心的议题之一就是提升绩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政府中和社会上的反腐廉政建设已经进行了60多年。在这60多年中,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反腐廉政建设中,人民群众也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入到反腐廉政建设的实践中。60多年的反腐廉政建设取得怎样的效果,党的领导人、纪检监察部门、学术界的研究者、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均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国(境)外政客和学者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建设的成效作出自己的分析。毫无疑问,以上的各种判断和分析,有些是符合我国反腐廉政建设实际的,有些是罔顾事实的编造,有些甚至是利用腐败问题攻击我国的口实。要想科学、全面地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必须学习反腐廉政绩效理论,熟悉反腐廉政绩效的历史,总结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有效开展反腐廉政绩效评估。反腐廉政绩效理论方面,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理论的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反腐廉政绩效历史方面,既要认清每一历史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绩效及经验启示,也要把握60多年这一整体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绩效及经验启示。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方面,经验的把握要注重层次性,看哪些经验是阶段性的,只是某一阶段或某一事件带来的经验;哪些经验是长久性的,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建设的始终。教训的提炼要深刻,注重从腐败产生和蔓延的深层次规律、反腐廉政建设的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总结。绩效评估方面要把握好评估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唯有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也才能进一步提升当前和今后的反腐廉政绩效。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研究的问题及如何开展研究进行了概括。主要对腐败、廉政、反腐倡廉建设、绩效、反腐廉政绩效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同时,阐明了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反腐廉政绩效理论。主要是提炼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廉政绩效的论述,并将现代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绩效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党建理论和廉政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博弈论,政策科学、法学的相关理论在反腐廉政绩效主题下进行梳理,为提升反腐廉政绩效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前的反腐廉政绩效。分别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始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徘徊中前进时期的反腐廉政绩效,并总结每一阶段反腐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经验教训。第四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廉政绩效。分别分析了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迈向新世纪、新世纪新阶段的反腐廉政绩效,并总结了每一阶段反腐廉政取得成效的经验教训。第五章总结了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主要经验和绩效不足的原因、教训。本章立足于历史考察的经验启示和现实问题的全面分析,分别探究了反腐廉政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效应及主要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效应及主要经验,归纳了反腐廉政建设绩效与目标出现差距的表现、原因和教训。第六章提出了提升反腐廉政绩效的对策建议。在总结反腐廉政建设取得绩效的经验和绩效不足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反腐廉政绩效的建议:一、完善反腐廉政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二、建立反腐廉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叁、正确认识反腐廉政形势和绩效,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四、提升专门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五、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六、提高反腐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贺岩[9]2012年在《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都是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对行政效能、行政效能监察的实质认识不清,没有明确行政效能监察的正确含义和其重要的法律地位。行政监察理论和实践的中心一直围绕着廉政监察和执法监察展开,忽视行政效能监察,且在几部法律中仅有原则性地对行政效能监察做出了规定,缺乏程序性等方面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今后政府发展的治理模式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行政效能的提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目标,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来提高行政效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来,特别是“效能建设”的广泛深入,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从理论上深刻理解行政效能监察的科学内涵,准确了解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正文部分首先从行政效能监察的理论研究入手,详细介绍了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特征、功能、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及它的行政法学基础,以便读者能对行政效能监察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其次研究了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诸如理论研究、法制建设、工作体制、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再次系统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以便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最后重点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的对策,在健全行政效能监察法律规范、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科学界定行政效能标准以及完善行政效能监察奖惩体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宋传永[10]2014年在《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家有限干预来源于WTO技术壁垒的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性规制逐渐加强、经济性规制逐步放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共识。早在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曾指出,“职业卫生是一项全球、国际和国家议事日程中的优先任务”。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策,体现了国家与企业的文明化程度和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所具备的竞争潜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由于我国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工厂的历史进程过快,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未能同步,使我国轻而易举地摘取了职业病发病人数世界第一的“桂冠”,并一直维持至今。期间,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机制虽几经改革,但监管体系至今未完全理顺,政府监管执法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2009年6月,随着张海超极端无奈的维权之举——“开胸验肺”事件曝光,举国震动,似乎是撕开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神秘面纱。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清楚:从多年前群发性职业病事件的偶发到近年来的频发,是否代表了一定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在如此无情地吞噬着工人的健康?又有谁该为这些生命负责?职业卫生监管问题警钟早已敲响,道义上的以人为本、经济上的科学发展、社会上的和谐稳定等问题整体摆到了我们面前。为深入研究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笔者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职业卫生监管问题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检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监管对象的角度分析了该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指出了取得的成就,并由此总结了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实际和基本生产力水平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借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除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列举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对国内外职业卫生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综述部分主要从职业卫生监管的必要性、监管主体、监管的目标对象、监管的措施、监管的绩效以及基于劳动关系、社会责任和伦理角度的研究进行了述说。第二部分,对职业卫生、职业危害及职业病危害、职业性病损、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职业卫生监管等职业卫生工作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央编办文件规定对各职业卫生监管主体及各监管主体的主要监管内容与监管方式进行了介绍,并以“防、治、保”为主线对各监管主体地位及其职责进行了定位;对本研究用到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简要描述与分析。第叁部分,简要分析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管的必要性,从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变迁和职业卫生法制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对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制度建设进行了回顾,并以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分为节点,对我国职业卫生监管时期尝试性地进行了阶段划分,介绍了近期中央编办对职业卫生监管职责重新分工情况及履职现状;粗略概述了我国职业卫生法制体系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以山东某市建陶生产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沟通、现场检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监管对象角度出发,总结分析了该市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指出了该市在职业卫生监管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该市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推而问及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国的立法体系尚不完善、行政体制改革滞后、部门利益难以打破、多元社会参与缺位、公民道德建设滑坡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对主要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行了介绍。以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例,介绍了他们的职业卫生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基本情况,并从法律体系、职能定位、监管力量、监管模式、处罚措施、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参与机制等七个方面总结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我们努力的方向。第六部分,在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卫生监管问题对策建议。认为通过全面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增强技术服务支撑、完善强化监管措施、严格执法以促进各方责任落实以及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等对策建议的实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严峻局面的稳定好转,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最后,结语部分回顾了关于我国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的心得,并以较发散的思维对关于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保障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职业健康权益问题表达了个人的预期和展望。

参考文献:

[1].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德镇. 南昌大学. 2007

[2]. 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D]. 张心泉. 华东政法学院. 2001

[3]. 论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D]. 刘素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 论我国行政监督的改革和完善[D]. 王凤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 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莉华. 中国政法大学. 2008

[6]. 当前我国行政监察问题研究[D]. 张灵知.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问题研究[D]. 董宝香. 吉林大学. 2008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廉政绩效研究[D]. 吴国斌. 武汉大学. 2014

[9]. 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研究[D]. 贺岩. 山西大学. 2012

[10].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管问题研究[D]. 宋传永.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