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晓清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晓清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工程公司

党的十九大在明确党的建设总基调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纯洁党的队伍的重要内容,又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工作和任务。

针对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选准突破口,切实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力度。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要在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创新党员退出机制、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严管发展党员入口。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要对工作中表现认真负责、优秀的对象积极培养,对各行业中业绩突出,表现优良的进行推荐,严格按照培训、发展、公示等程序规范公开操作,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确保党员质量,由以往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转变。

二是创新党员退出机制。要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不能让其滞留在党内,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损害党的形象。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制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暂行规定》,严格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对确定为不合格限期改正的党员,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做到“无情”评议处置,“有情”帮教转化。对受劝退、除名处置的党员,不能“一出了之”,而要扎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其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是注重日常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支部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做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化的倾向,在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每年“七一”前后,结合纪念党的生日,组织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竞赛、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党员的热情与奉献意识,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锻炼,并有针对性地向党员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探索新途径,努力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积极探索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探索、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支部的阵地作用,强化志愿活动作用,让富有一定政治理论的专家、干部讲党课,也可请离退老同志组队义务为党员们讲课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入党时间长的党员,注意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深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年龄较轻、入党时间晚的党员,注意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教育,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

二是提高党员网络教育普及率。党员网络电教工作,是新时期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手段。要把加强党员网络电教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把网络电教纳入到对党员的经常教育之中,把网络电教纳入到对党员的专题教育之中,把网络电教纳入到各项培训之中。

三是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先进党员的典型经验、宣传报道学起。每年不定期的开展学习宣教活动,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使全体党员在典型的带动下奋发工作,锐意进取。

(三)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针对越来越多的党员、职工、群众没有被党组织所覆盖、所影响的现状,要加强探索与研究,着力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网络化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入手,切实加强对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在深入挖掘基层党组织丰富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凝聚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要求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教育及邻里团结互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根据老龄党员的需要充实组织生活内容,广泛发动在职党员及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发挥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着眼提高素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法律知识普及,使党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

二是建立灵活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本着方便、快捷、实效的原则,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接转临时组织关系,党员外出后,应凭《党员证明信》,主动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接转党员正式组织关系,以利外出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并缴纳党费。对流入的外地党员,各级党组织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于外出6个月以上,流动频繁,地点不固定的,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其教育管理。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另一方面,建立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对于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和外出6个月以上,因流动地未建党组织而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和原单位党组织定期联系,汇报思想,按时缴纳党费。

三是立足新的实际,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而党建工作存在空白点的状况,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尽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使党组织的覆盖率达100%。同时,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来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本着“业余、灵活、小型、分散”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争创党员模范岗、党员责任区、技术攻关、义务奉献等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中逐步建立起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论文作者:王晓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晓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