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论文_杨琴,赵延雷

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论文_杨琴,赵延雷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271199)

【 中 图 分 类 号 】 R25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照组50例单纯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LDL.C分别下降27.8%,34.5%(P<0.01),TG下降33.7%(P<0.01),HDL—C上升26.6%,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疗2周后TC,LDL—C分别下降25.2%(P<0.05),32.1%,HDL一上升24.6%(P<0.01),TG下降32.4%(P<0.01),总有效率8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高脂血症总有效率与辛伐他汀相当,其降低TG、升高HDL -C作用强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肝郁脾虚症状,无副作用。

【关键词】疏肝调气汤,高脂血症,中药治疗,疗效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又称血脂异常(dysfipidemia),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中的一种或多种高于正常水平,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降低。高血脂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致命性疾病是冠心病、急性胰腺炎。近年来,高脂血症发病年龄年轻化,多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西医在药物治疗上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药物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笔者自2013年至今,采用自拟疏肝调气汤在疏肝调气、活血散结的原则指导下,配合瑞舒伐他汀钙片,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实验技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标本兼治,既增加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同时减低了他汀类药物的肝功能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效果明显,治疗时间短,降低了住院费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患者100例,均符合西医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31人,女19人,年龄40—70岁,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26人,伴有慢性胰腺炎的5人,单纯高脂血症19人。对照组中男35人,女15人,年龄42—71岁,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29人,伴有慢性胰腺炎的4人,单纯高脂血症17人。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血脂(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7年)。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2次血标本(血清)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72mmol/L(220mg/dl)或血清甘油三酯(TG)≥1.70 mmol/L(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4 mmol/L(14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 mmo|/L(35mg/dl)“者,并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者即可确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局2002年制订颁布的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证属肝郁气滞证型,主要症状:胸胁胀满,耳鸣心悸、头晕脑胀、烦渴易怒、少眠多寐、舌红苔黄者、脉弦数等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恢复正常或其下降值>4O%.

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值≥20%。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略有改善或无改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值在20%以下。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自拟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中茵陈12g、栀子10g、香附9g、炒枳壳10g、柴胡12g、白芍9g、丹参12g、川芎9g、焦山楂18g、大黄3g;水煎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瑞舒伐他汀钙片 5mg 每晚服用。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20mg 每晚服用。1月2个疗程,1疗程7天,连续服用2月(4个疗程)。

3.结果:

3.1治疗组治疗后TC,LDL.C分别下降27.8%,34.5%(P<0.01),TG下降33.7%(P<0.01),HDL—C上升26.6%,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疗2周后TC,LDL—C分别下降25.2%(P<0.05),32.1%,HDL一上升24.6%(P<0.01),TG下降32.4%(P<0.01),总有效率8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3.2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监测肝功、肌酶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2例服药后出现时感恶心、心悸,血ALT、AST升高。

4.讨论: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重要病症,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并无高脂血症的名称,但对其生理、病理早有认识,常膏脂并称,或以膏概脂。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祖国医学“浊阻”、“痰湿”、“湿热”、“痰瘀”、“肥胖”等范畴。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证,肝失疏泄、延及脾肾为本,脂浊内生为标。方中茵陈、栀子、香附、炒枳壳、柴胡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白芍滋养肝阴,丹参、川芎以通利血脉,活血散结;再加以焦山楂以消导降浊,大黄通腑泻浊。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柴胡中含有的柴胡皂甙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且柴胡有较好的抗肝损伤、利胆、降转氨酶的作用;丹参能降血脂,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山楂中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有降血脂的作用;大黄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有较好的降血脂、保肝的作用。

本临床观察表明,应用自拟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比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增加疗效,减少瑞舒伐他汀钙片的用量,同时减低其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宜临床长期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等. 脏腑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述[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8月第36卷第8期。

[2] 金玲,常国良,常玉琴,等.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述略[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8(23):19—21.

[3] 闻莉,刘松林,梅国强等. 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年第14卷第3期。

论文作者:杨琴,赵延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疏肝调气汤合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论文_杨琴,赵延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