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与预控处理论文_温锦敏

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与预控处理论文_温锦敏

鹤山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9700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地下室的渗漏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地下室的渗漏影响了建筑的安全,影响了地下室的使用.本文针对地下室工程中的渗漏现象进行分析,并给出了预控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地下室工程的渗漏问题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预控处理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防水是一个技术性很强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项技术工程。地下室的防渗漏施工质量,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室的防水质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地下室的渗漏措施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渗漏情况。地下室的侧壁和地面的容易发生渗漏,如变形缝渗漏、麻面渗漏、孔洞渗漏等。

一、地下室工程渗漏漏原因分析

(一)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使用材料的选用,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对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的掌控上,如果没有很好的有效的控制,都会导致地下室的渗漏问题[1]。

(1)在工程施工前,按照国家的标准,配置混凝土,并做好强度的试验。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就会造成产生地下室的渗漏隐患[2]。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程中的特殊部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地下室的编制方案,进行施工,导致质量不合格,会间接地给地下室防水性带来隐患[3]。

(3)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室施工缝留置的位置不合理,就会出现凹槎,导致槽内不清洁,在二次浇灌中,也没有提前铺浆,施工缝质量差,从而导致抗渗漏的能力差。

(4)在混凝土进行浇注前,如果没有计算所要浇注的速度,没有对供料速度(产量)进行计算,就会造成供应不上的现象,导致不能进行连续的进行浇注,导致混凝土之间会出现冷缝,从而导致通道渗漏等现象。

(5)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满焊预埋穿墙套、对拉螺栓,没有在其中间焊接止水环片,就会导致地下室墙壁渗水。

(6)在地下室底面板或挡土墙的预埋件集中处或钢筋密集处,如果没有采用细石混凝土,或者没有对坍落度进行调整,而是仍旧采用一种坍落度与粗骨料,就会导致下料困难,未能振实。因此,就会使得地下室这些部位出现孔洞、蜂窝,造成这个部位的薄弱,从而引起地下室渗漏的现象。

(7)在混凝土的调制中,如果其配比不合理,或者搅拌时间不够,或者对原料的计算不精准,以及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不均匀的浇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实际的密度和强度,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差的情况。

(8)通过泵来运送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其上层的砂浆比较厚,如果没有振捣碎石,就会导致在施工缝的处理上比较轻,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抗渗能力。

(9)地下室在建筑物中,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如果在施工完成后,没有对附加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进行保养和保护,就会造成混凝土因为温差变化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开裂。

(10)在柔性的防水技术施工中,混凝土的表面是潮湿、还未干涸,卷材容易掉落,防水涂层如果粉刷的不均匀,就会引起局部的渗漏情况。

(二)设计上不科学

在工程的施工中,如果设计的不合理,同样会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原因:

(1)在对地下室使用的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上,设计人员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与理论上的差异,因此,抗渗的等级会偏小,保险系数不大。

(2)对地下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设计人员在做地下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认为只要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就可以,但是并没有达到防渗漏的目的,因此,需要使设计人员能够明确,防水的要求,避免造成渗漏隐患。

(3)在地下室施工中,要明确各个指标的参数,如变形缝、施工缝等,如果不明确,就没有参考标准,就会造成施工的质量差,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发生。

(4)设计单位在会签上、以及监管施工质量上不够严格,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室施工遗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引致地下室局部位置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从而会引起地下室的渗漏。

(5)在设计地下室的时候,防渗的指标没有达到国家规范及设计使用要求。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出现雨季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地下室结构上的破坏,从而引起地下室渗漏情况的发生。

二、地下室渗漏预控措施

(一)避免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破坏

在回填土中,容易砸坏地下室外墙外防水软保护层,因此,为了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应当应用砌体防护,及时修补,或者使用0.2厘米厚的水泥砂浆做防护。

(二)室外地坪以下外墙做法

室外地坪以下部位,不使用砌体外墙,而是使用抗渗混凝土现浇结构;地下室外墙,必须要使用止水螺杆;施工完地下室外墙防水后,要立刻安设好保护层。

(三)混凝土渗漏水裂缝处理

地下室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可以使用材料进行填充,修复平整,等其干燥后,在进行打磨平整;如果裂缝的宽大于0.2mm,要应用注浆法进行施工;然后进行闭水试验,监测施工质量。

(四)后浇带浇筑

地下室后浇带的两侧混凝土凝结时间在42天以后,进行后浇带施工。浇筑前,清理后浇带中的废物和积水;后浇带需要增设防水附加层;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要高于两侧混凝土;要一次浇筑后浇带,不能留施工缝,要保证其密实度,养护时间要大于一个月。

(五)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

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可采用工具式螺杆或螺杆加锥形塑料垫块的形式。螺杆端头要留出凹槽,要一次穿墙螺杆。养护完成后,要逐个剔除塑料垫块,然后将止水螺杆端头在孔口的最深度的地方一次性割断。

(六)基坑回填

按规范要求回填基坑的四面,并分层进行夯实,提升回填土阻水性能。

(七)在地下室顶板施工中,经常会在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工、堆放建筑材料,甚至没有对其进行保护,就在上面运行重型车辆,如材供车、混凝土泵车、土方车等,导致顶板的梁、板出现开裂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规划,对后期施工的道路进行规划,使地下室顶板使用荷载不超过设计要求的范围。

(八)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位置的模板支撑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处的模板,应当使用独立的支模体系。方便拆模时,后浇带的位置能保持原状不变。在模板拆除后,有些施工单位,应用二次支撑,混凝土梁板在悬臂状态下,会导致自重过大而发生变形,出现裂缝,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等现象。

结束语: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地方。如果工程质量不达标,就很容易出现地下室渗漏,会造成很大的维修困难。在施工中,要认真的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施工中,要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确保地下室的防水工程的质量,提升防水效果,避免出现地下室的渗漏情况。通过以上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地下室的防渗防漏等情况,起到帮助和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鹏.针对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的防治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5):112-113.

[2]唐朝辉.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8-19.

[3]陈良.浅谈建筑物地下室渗漏的防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17.

[4]邱敏财.高层住宅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8(10):320.

[5]蔡志强.地下室渗漏处理的减压连通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0):117-118.

[6]高洪东.某地下室底板渗漏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91.

论文作者:温锦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与预控处理论文_温锦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