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中论文_陈怡学

浅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中论文_陈怡学

陈怡学

(广安市前锋区光辉乡小学校 广安 638019)

【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说明除了工具书外,教材上的古文注释对学生的理解自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 语文教科书 文言注释

前言 教材上的古文注释对学生的理解自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里的古文注音注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现指出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供大家指正。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注未注

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P177)中有两个句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以及“其邻人之父亦云”。这两个句子看似简单,却并非如此。这句子中的“雨”读音不念“yǔ”,念“yù”,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下雨(雪)。与此同用法的比如汉乐府民歌《上邪》里“冬雷震震,夏雨雪”的“雨”。而“其邻人之父亦云”中的“父”读音也不读“fù”,而是读“fǔ”,是对老年男子的旁称,可译为老翁。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夸父逐日》(P191)中也有关于“父”字的一个句子,即“夸父与日逐走”。这里的“父”读音也不读“fù”,而是读“fǔ”,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又写作“甫”。此处可查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印证。对于刚正式接触到文言文的初一学生来说,这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错误,然而书上却无任何提示和注解。

在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木兰诗》(P70)中,有这么一个句子,“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关于“裳”字,没有任何注音和解释。按照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很容易把这字读“shāng”。但这儿的“裳”字应该念“cháng”,解释为“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二、注解位置不当

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虽有佳肴》(P107)中首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里面的“虽”字,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自学很容易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把它解释为“虽然”,但实际上翻译为“即使”。作为在文言文中首次出现的古今义差别较大的词就应该有注释,然而下面却没有任何注释。令人费解的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中却突然有了关于“虽”的注解,译为“即使”。除了“虽”没有及时注释,“弗”也没有。在八年级第二十四课《送东阳马生序》(P177)中有一句“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下面却有了对“弗”的解释,注释为“不”。

三、注解有误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核舟记》(P174)中,有一句“居右者椎髻仰面”。里面的“椎髻”书上注解为“椎形发髻”。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这里的“椎髻”明显不能翻译为名词,应该译为动词,即“(梳着)椎形发髻”。并且除了此解释有误以外,“椎”字也无注音。学生很容易受现代汉语影响把“椎髻”念成“zhuī jí”,但实际上应念“chuí jí”。“髻”是一种古老的发式,到秦汉时期,“髻”的样式开始繁多起来,但其中最为普遍的发式就是“椎髻”,即头发挽于脑后,再以简单的丝带捆扎,形状如一把上细下粗的木锤。

在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木兰诗》(P67)中,有一个句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书上对“唧唧”一词的解释为“织布机的声音”。而后笔者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唧唧”的注释有两个:①形容叹息声。例如《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形容虫鸟鸣叫声。很明显两者对于同一个词的解释完全不同,而笔者个人较倾向于权威字典的解释。

在2007年3月版本的七年级上册第十课《论语》中(P43)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书上对“时习”的注解是“时常地复习”。笔者查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面对“时习”的解释为“按时”。很显然书上的注解是错误的,好在2013年5月版本的七年级上册第十课《论语》中(P53)中对“时”的解释又更正为“按时”。

四、注解不明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核舟记》(P175)中,有一句“曾不盈寸”。书上没有对“曾不”进行单独注音和注释,只翻译了全句“竟然不满一寸”。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1)中,有一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曾不”这个词又出现了。书上对“曾不”的解释是“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翻译为竟不”,但无注音。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9)中,有三个句子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若孀妻弱子”中也有“曾不”一词,亦无注音。“曾”到底读“céng”还是“zēng”?笔者查阅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解释如下:①zēng(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 ④通“层”。重叠。按照解释来看,这几句里的“曾”应该读“céng”。在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白居易的《观刈麦》里有一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书上只对“曾”进行了注解,即“一直、从来”,并无注音。那这个“曾不”能解释为“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吗?读“céng”还是“zēng”?实际上这里的“曾不”可解释为“从未,不曾”,由此笔者认为这里的“曾”应读作“céng”。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个词进行明确注音和注释。

五、改版后仍有疏漏错解

在2007年3月版本的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木兰诗》(P65)中有一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我们知道“转”是多音字,可读zhuǎn”,也可读“zhuàn”。学生在预习和自学时读“zhuǎn”还是“zhuàn”呢?好在下面有注音和解释,书上明确指出读“zhuǎn”。而在改版后,即2013年5月版本的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木兰诗》(P68)里并无对“转”的注音。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预习时把“转”读作“zhuàn”。笔者认为改版后的课本不够仔细,这里还是应该补上“转”的读音。

在2007年3月版本的七年级上册第十课《论语》中(P44)有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殆”字,书上注释为“有害”。而在2013年5月版本的七年级上册第十课《论语》中(P54)对“殆”字的解释变成了“疑惑”。笔者查阅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4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面对殆的解释有四个:①危险 ②近于 ③副词。大概,恐怕 ④通“怠”,懒惰。其中并无“疑惑”这一解释,况且从内容来看,“殆”在此解释为“疑惑”有些牵强,不如2007年3月版本把“殆”翻译为“有害”的解释。笔者个人认为这句中的“殆”从内容上理解应该更倾向于第四个解释,即“通‘怠’,懒惰。”

结语

初中是学生正式接触文言文的时期,也是学生打好文言文基础的阶段。文言文中的注释承担着知识传授与教学的任务,然而却出现了不少的不当甚至错误之处。笔者希望编者们能严谨治学,细心编排,让教科书能够更完善,充分发挥出教科书所担当的知识传授与教学任务。

论文作者:陈怡学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  ;  ;  ;  ;  ;  ;  ;  

浅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中论文_陈怡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