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沙河流域农作物病虫害灾害区划研究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农作物病虫害灾害区划研究

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作物病虫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1](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提出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刘致远[2](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文中指出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全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防治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是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滇中地区由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州的42个县市区构成,其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中地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原有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越发变得脆弱,厘清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可为生态安全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RUSLE模型,评价研究区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7期土壤侵蚀等级,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自然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定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因子计算方法,选定适用于滇中地区的最佳算法。降雨侵蚀力R因子选用通用简易算法计算,土壤可蚀性K因子根据EPIC模型求解,求取坡度S因子综合考虑缓坡、陡坡的影响,赋值获取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坡长L和植被覆盖度C因子则采用常规算法予以计算。2.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时间变化。1980至2018年滇中地区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现先增后减、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应侵蚀面积分别为12899.06 km2、14789.11 km2、20005.06 km2、23144.97 km2、20154.79 km2、19962.68 km2和12381.04 km2,其中,以2005年为界,在这以前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逐年增多,25a间增长量高达10245.9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0.84%;在此之后侵蚀面积转而逐年下降,变化幅度亦达到10763.93 km2,区域面积占比为11.3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变化与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保持一致,以2005年为转折点,侵蚀模数先增后减,总体向好发展,由1980年的1354.95 t/(km2·a)降至2018年的1000.25 t/(km2·a)。研究得出38a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存在起伏变化,但总体朝土壤侵蚀程度减轻的方向发展。3.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中东部区域平地较多,土壤侵蚀多以微度与轻度侵蚀为主,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则多分布于滇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河谷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性显着。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显着聚集性,全局Moran I指数平均值处于0.480.66之间,说明各强度等级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度及以上强度多集中分布于滇中地区的高山河谷处,进一步证明了强度土壤侵蚀的分布多与区域地形地势有关。4.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验证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雨量这四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着性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其q值都在0.28以上。而因子组合中,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组合q值均在0.510.68之间,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度、坡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1980至2018年期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总体向好发展,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得以探明,强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已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在提高土壤侵蚀估算精度和自然环境因子相关性方面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土壤侵蚀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高山、河谷区域作为治理重点。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刘荣昆[4](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认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杜华明[5](2015)在《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文中指出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气象灾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分布的区域差异是灾害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时空特征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气象灾害的时空统计规律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新命题,灾害风险评价是有效进行灾害防御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灾害统计理论的灾害时空变化规律、灾害趋势判断和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既有助于为灾害地理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更有利于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象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影响面广,灾害的发生给川滇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加强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的统计研究是区域灾害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川滇地区为研究区域,针对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采用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Z指数法、Morlet小波变换、自然灾害风险指数等方法就近53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对区域暖干气候的响应。研究表明,川滇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经历着增温、少雨、干燥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在暖干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突变后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了 14.84%,强度加剧4.45%;暴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了 0.63%,强度增加了 1.60%;雪灾发生频率增加了 0.17%,强度增加9.86%;高温发生频率增加了 26.03%,强度加剧了 0.27%;低温冷害、霜冻频次分别减少了 45.11%和11.97%,其强度均呈减弱状态。(2)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本研究通过构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指标,创建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川滇地区前期已发表的相关气象灾害趋势判断案例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准确率达75%,该检验表明川滇地区的气象灾害具有很强的可公度性。(3)发现了多个灾害时间窗口期。本研究通过灾害趋势判断发现,川滇地区春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川东盆地冬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8年,滇东地区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丽江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7年,昆明夏旱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都江堰、宜宾、阆中、成都、绵阳、勐腊六地的主汛期大暴雨时间窗口期分别为2019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川西高原冬半年雪灾的时间窗口期为2019年。绵阳5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遂宁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5年和2016年,大理7~9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6年和2018年,文山12月~次年4月重度低温冷害的时间窗口期为2017年。(4)进行了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本研究发现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川滇地区分别有50.00%、49.54%、48.65%、57.50%、44.44%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的灾害年份出现在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值年及其前后1a。通过气象灾害年份与ENSO事件的相关分析发现,分别有 68.75%、58.14%、56.76%、67.90%、66.67%的干旱、暴雨、雪灾、低温冷冻、霜冻灾害年份发生在ENSO事件年。(5)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价。在气象灾害趋势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对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表明,干旱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滇西南地区,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云南中东部和云南南部地区,川西高原雪灾重灾区处于北部的石渠、色达、甘孜、红原、若尔盖等地,低温冷害高风险区位于川东盆地及滇东地区,霜冻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地带。(6)提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对策。针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成立专业灾害指挥机构,构建气象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坚持依法防灾,完善气象灾害救助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工程建设;强化对气象灾害的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全社会的灾害风险意识,强化社会参与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措施。通过川滇地区气象灾害的研究发现,川滇地区干旱、暴雨、雪灾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剧,建立了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模型,构建了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灾害风险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川滇气象灾害时空规律、了解灾害发展动向、掌握区域灾害风险状况,对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国君,李红香[6](2013)在《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文中提出金沙江流域位处川、滇、藏、青、甘、黔毗连地带,是长江流域的关键产水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清代以前,这一地区氐羌、苗瑶族系各族居民由于执行的生计模式能够与生态环境相互兼容,不会冲击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因而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清以降,随着西南、西藏局势的变化,清廷及民国政府加快了这一地区开发,大规模推行土地垦殖、矿业开发等类型,这样的开发模式由于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兼容,诱发了生态环境变迁、石漠化、干热河谷扩大化诸多生态灾变,留下了一大批生态史料,引起了政府、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因此系统梳理、整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将大有裨益。

马国君,李红香[7](2012)在《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金沙江生态系统多样复杂并存。历史上,生息在该流域内的各民族生计方式都能确保地表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环境一直良好。其后随着西南及西藏局势的变化,中央王朝加强了这一地区的统治,由于开发方式失当,部分地段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当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断扩大,不但影响了金沙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进而还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杨子生,刘彦随[8](2012)在《中国干旱灾害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干旱灾害较为严重,但各地灾害强度有所不同,主要致灾因子亦有别,使旱灾的区域差异大。本文选取10个指标,包括5个灾害程度指标[年均因旱受灾面积比率、年均因旱成灾面积比率、RAC极大值、RAA极大值和出现"强度旱灾"级以上(含"强度旱灾"级)的旱灾年数〕和5个致灾因子指标(年均降水量、干季降水比率、年均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农田有效灌溉率和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用水量),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运用模糊聚类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国干旱灾害区划,将我国划分为6个干旱灾害区,即Ⅰ东北极强度旱灾区、Ⅱ华北强度旱灾区、Ⅲ长江中下游中度旱灾区、Ⅳ华南中强度旱灾区、Ⅴ西北剧烈旱灾区和Ⅵ西南强度旱灾区,从而揭示了全国干旱灾害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及减灾防灾措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杨子生,刘彦随[9](2012)在《中国水灾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水灾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各地灾害强度有所不同,主要致灾因子亦有别,使水灾的区域差异大。本文选取10个指标,包括5个灾害程度指标[年均水灾受灾面积比率、年均水灾成灾面积比率、RAC极大值、RAA极大值和出现"强度水灾"级以上(含"强度水灾"级)的水灾年数]和5个致灾因子指标(年均降水量、雨季降水比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和土壤侵蚀模数),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运用模糊聚类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国水灾区划,将我国划分为6个水灾区,即Ⅰ东北中强度水灾区、Ⅱ北方中轻度水灾区、Ⅲ黄河中下游中强度水灾区、Ⅳ长江中下游强度水灾区、Ⅴ华南沿海中强度水灾区和Ⅵ西南高原山地中强度水灾区,从而揭示了全国水灾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水灾防治规划及减灾防灾措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赵振江[10](2012)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自然灾害研究新方法,是从社会角度看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自然灾害背景,认识社会易损性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来揭示自然灾害潜在带来的损失——社会易损性。“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评价的目标是从社会承灾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遭到破坏之后的恢复能力。构建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社会易损性程度存在的差异。在理论研究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国际灾害研究组织对灾害易损性研究的重要成就和研究进展;阐述了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失衡角度分析了社会的易损性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失衡是导致自然灾害暴发、使自然灾害破坏力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中,基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构分为三个目标层。其中包括,人口易损性、社会结构易损性和社会文化易损性。在状态层中主要有弱势群体指数、人口压力指数、易害职业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资本指数、社会组织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灾害文化指数构成。并分析了有些指标会增加社会的易损性,一些指标会减小社会的易损程度。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中,选择多要素、多指标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度的叠加运算。在要素指标筛选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区间估计方法,从构建的32个指标中,选取24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作为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在易损性指标权重设置中,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关指标的权重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各社会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多要素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计算,将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化处理,并对相应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区域社会易损度值。在易损度等级划分中,采用ARCGIS自然分割法将社会的易损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对相应地区进行图形表示,显示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空间格局”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易损性,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社会易损性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分区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稍大,东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相对较小。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中度易损性地区。在地域空间上,社会易损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矿业城市集中区域;北方农牧交错带;三江平原地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山东半岛南部丘陵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盆地区;西部少数民族积聚区。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采矿业从业人员等是重要的易损人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灾害社会易损性有较高的耦合关系,社会经济越发达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就越低;社会的受教育水平、社会人口对灾害的感知程度等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口密度、少数民族比重、对外的开放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背景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的重要方面。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作物病虫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作物病虫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现状
        1.2.2 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4.1 遥感数据
        2.4.2 气象数据
        2.4.3 地形数据
        2.4.4 土壤数据
        2.4.5 野外验证数据
        2.4.6 土壤侵蚀数据
    2.5 数据预处理
        2.5.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5.2 气象数据处理
        2.5.3 土壤数据处理
第3章 RUSLE模型因子定量表征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3.3 地形因子(LS)
        3.3.1 坡长因子
        3.3.2 坡度因子
    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3.4.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3.4.2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提取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3.5.1 滇中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3.5.2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
        3.5.3 分类过程与结果
        3.5.4 执行分类
        3.5.5 评价分类结果
        3.5.6 分类后处理
    3.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第4章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4.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分析
        4.3.1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空间自相关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4.3.3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第5章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5.1 地理探测器原理
    5.2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5.2.1 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处理
        5.2.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5.3 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5.3.1 因子探测结果
        5.3.2 生态探测结果
        5.3.3 风险区探测结果
        5.3.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与结论
        6.1.1 讨论
        6.1.2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区域概况
        1.1.3 研究意义
    1.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川滇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川滇地区气温时空特征分析
        2.2.1 气温时间变化趋势
        2.2.2 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2.3 川滇地区降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2.3.1 降水量时间变化趋势
        2.3.2 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2.4 川滇地区其他气象要素时空特征分析
        2.4.1 相对湿度时空特征分析
        2.4.2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分析
    2.5 极端气候事件分析
        2.5.1 高温日时空特征分析
        2.5.2 暴雨日时空特征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规律
    3.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指标
        3.1.1 干旱
        3.1.2 暴雨
        3.1.3 雪灾
        3.1.4 低温冷害
        3.1.5 霜冻
    3.2 川滇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2.1 干旱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3.2.2 干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3 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灾害时空规律
        3.3.1 主汛期暴雨日时空规律
        3.3.2 主汛期暴雨量时空规律
        3.3.3 主汛期暴雨集中率时空规律
        3.3.4 主汛期暴雨强度时空规律
        3.3.5 主汛期暴雨贡献率时空规律
    3.4 川西高原雪灾时空规律
        3.4.1 雪灾时间变化趋势
        3.4.2 雪灾空间分布特征
    3.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5.1 四川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5.2 云南省低温冷害时空规律
    3.6 川滇地区霜冻灾害时空规律
        3.6.1 霜冻灾害时间变化趋势
        3.6.2 霜冻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趋势判断
    4.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与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4.1.1 灾害趋势判断模型
        4.1.2 灾害趋势判断效果检验
    4.2 川滇地区旱灾趋势判断
        4.2.1 川滇全区旱灾趋势判断
        4.2.2 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2.3 典型城市旱灾趋势判断
    4.3 川滇地区暴雨灾害趋势判断
        4.3.1 都江堰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2 宜宾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3 阆中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4 成都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5 绵阳市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3.6 勐腊县主汛期大暴雨趋势判断
    4.4 川西高原雪灾趋势判断
        4.4.1 秋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4.4.2 冬季大雪灾趋势判断
        4.4.3 春季中雪灾趋势判断
        4.4.4 冬半年大雪灾趋势判断
    4.5 川滇地区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5.1 四川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5.2 云南省低温冷害趋势判断
    4.6 川滇地区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1 川西高原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2 川东盆地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3 甘孜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6.4 香格里拉少霜冻灾害趋势判断
    4.7 小结
第5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关联因子分析
    5.1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1 旱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2 暴雨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3 雪灾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4 低温冷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1.5 霜冻灾害与太阳黑子的相关性
    5.2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1 旱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2 暴雨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3 雪灾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4 低温冷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2.5 霜冻灾害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6章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控
    6.1 气象灾害形成因素分析
        6.1.1 灾害趋势分析
        6.1.2 灾害源及其危险性分析
        6.1.3 孕灾环境分析
        6.1.4 承灾体分析
        6.1.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6.3 基于行政区尺度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6.3.1 旱灾风险评价
        6.3.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6.3.3 雪灾风险评价
        6.3.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6.3.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6.4 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6.4.1 旱灾风险评价
        6.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6.4.3 雪灾风险评价
        6.4.4 低温冷害风险评价
        6.4.5 霜冻灾害风险评价
    6.5 川滇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管控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垦殖与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二、移民开发引发的自生态环境变迁
三、外来作物的引种与推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变
四、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五、动植物种群规模、数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变迁
六、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迁

(10)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方面的研究
        1.2.2 我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进展
        1.2.3 我国关于自然灾害区划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
2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
    2.2 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
        2.2.1 人地关系演进与自然灾害
        2.2.2 从当代人地关系看自然灾害
    2.3 易损性
    2.4 社会易损性
    2.5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内容及影响因素
        2.5.1 社会人口构成
        2.5.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
        2.5.3 社会灾害文化
3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3.2 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标与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指标解释
    3.3 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3.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
        3.3.2 灰色系统分析法选取指标
        3.3.3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3.3.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4 中国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4.1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4.1.1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4.1.2 中国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4.2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4.2.1 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4.2.2 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4.2.3 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4.3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4.3.1 人口驱动因子
        4.3.2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子
        4.3.3 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5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数据基础与处理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5.5 社会易损度的等级划分
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
    6.1 社会人口易损性空间格局
    6.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易损性空间格局
    6.3 社会文化易损性空间格局
    6.4 社会综合易损性空间格局
7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1 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1.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7.2 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2.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7.3 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7.3.1 典型区域分析——以云南为例
        7.3.2 典型区域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7.4 结果分析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1990--2010 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构成值
附录 B: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建立原始数据
附录 C: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 D: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附录 E: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作物病虫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刘致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5]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D]. 杜华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J]. 马国君,李红香.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02)
  • [7]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J]. 马国君,李红香.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8]中国干旱灾害区划研究[A].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
  • [9]中国水灾区划研究[A].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
  • [10]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D]. 赵振江.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云南省金沙河流域农作物病虫害灾害区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