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论文_孙业峰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论文_孙业峰

山东申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机电设备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高度。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也尤为重要。因机电设备并未安全正常运行,不仅会延误生产计划,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件。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确保设备始终在技术参数规定范围内运行,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实现规模化生产,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提升对策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现状

1.1维修管理人员技术不够过硬

企业内很多负责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过硬,很多时候的机电设备故障都不能快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以至于拖累了实际生产的进度。即使是对机电设备产生的故障及时地进行了维修,维修技术不够过硬,导致很多时候这些故障都会在短期内复发,使得企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企业付出很大的成本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却不能获得有效的管理成果,导致企业的维修成本高,拖累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对维修的品质缺乏监督与管理

机电设备售价普遍较高,故障发生后对于维修质量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全县农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缺乏一个明确而完善的标准体系,使得维修质量缺乏监管,同一个故障反反复复发生,给农户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户与维修网点之间的对立形势,不利于当地绿色产业机械化作业的发展。机电设备故障发生后一般会送到维修网点进行维修,在被维修完毕后由农户领回,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维修问题、维修进程、维修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并未如实告知农户,维修是否合格由网点决定,农户只能够接受,出现异议之后缺乏相关部门介入,使得当前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备受农户的诟病。

1.3无证维修网点众多

尽管国家、自治区和市一级在推广农机机电设备方面出台了刺激性的政策,使得农机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维修网点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自身又缺乏融租渠道,在内外交困之下网点的运营难以为继,相继陷入倒闭的浪潮之中。与之相反的是,大量的无证维修网点出现,此类网点从业人员普遍没有技术等级证书或者是从业资格证,在维修机电设备时仅凭借既往经验,导致维修质量大幅降低。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大型机电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一旦此类设备发生故障,无证维修网点难以有效维修且核心部件被拆封之后原有设备生产商又不会对因维修所带来的损伤负责,产生部分维修费用在权责不分明的情况下影响了机电设备的维修。

2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提升措施

2.1规范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还要制定好日常运行维护与定期检修的制度,充分了解各个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及时地将可能出现的故障扼杀在萌芽之中。必须制定严格合理的设备维修技术要求规范,将工作人员维修机电设备的操作形成有据可依的规范进行约束,从而能够保证机电设备接受维修的质量,提升维修后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在完善的制度之中明确好每个岗位人员应该负责的工作区间,明晰每个人的职责,规定他们应该要做什么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要求。

2.2及时排除故障

故障维修是一种事后维修的方法,是对机电设备运行时遇到突发故障的补救措施。在企业生产作业时若是传输机设备发生了故障,会让生产由此停止,维修人员在现场通过对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确保及时消除故障,保证生产作业尽快恢复。机电设备有很多精密零部件,在温度上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操作人员注意对温度的控制,这是避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有效手段。

在机电设备维修的时候也要选择合理的方法,维修人员应该遵循科学性与目的性原则,保证维修效果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零件修复为例,主要选择机械加工、焊接等措施达到快速修复的目的。如压风机润滑油泵油管炸裂,将出现漏油的问题,应该重新接管,这样油泵才能重新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对于不能修复的零部件来说,需要第一时间作出更换,不必在已经损坏的零部件上花费时间,保证维修效率能够实现提升。

2.3提升有关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拔素质较高、责任意识较强的管理人员,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较高的专业人才。其次,企业要定期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最后,要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只有高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行。

2.4强化监管

农机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无证维修网点提供了发展的条件,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无证维修网点,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强化日常监管,指定专门人员组成监管小组全面负责本县区内机电设备维修网点资质的督查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监管质量,杜绝各种无证维修网点在一段时间后又营业,县级农机主管部门要与工商、税务、行政执法等部门合作,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坚决打击不法行为,以净化机电设备维修市场,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农户维修中的合法权益和减少因维修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强化农机机电设备维修网点的资质同样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凡是从事机电设备维修的网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拥有满足维修服务的检测,维修设备和相应的经营场所;二是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三是具备确保维修服务质量的操作规程以及管理制度;四是必须拥有技术监督部门下发的《机电产品维修企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

2.5创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作为对其进行维修与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专业技术,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企业要积极地投入一定量资金鼓励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技术进行创新,通过技术升级来达到更好的设备维护的效果,这样可以显著地提升设备的实际运行的稳定性。并且通过相关技术创新,还可以极大地促进机电设备的安全程度,使得机电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增加其使用的寿命,降低企业采购机电设备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

2.6加强设备保养

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有效保养,可以促使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课件保养也是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第一,以起重设备为例,由于其体积较大,在安装与拆卸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对起重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来说,需要由专人负责与操作。要结合机电设备具体运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养方案,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隐患后要及时采取相应解决办法。当然机电设备的摆放管理也尤为重要,不能出现杂物随意乱放的情况,让机电设备转移有无堵塞通道。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设备进行转移,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避免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消除其为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结论

影响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以及管理工作的原因是较多的,同时这也是一项极其繁杂的工作任务。为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将公司的机电设备运作现状与突发现状进行综合探析,并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据,对机电设施实行不断的改革以及完善,促使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公司的现实生产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确保公司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光镇.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J].南方农机,2018, 49(23):74+85.

[2]黄晓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科技风, 2018(8):106-107.

[3]王嘉平.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 2018(10):43-44.

[4]彭高林.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8(27):158-159.

论文作者:孙业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论文_孙业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