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怀庆

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怀庆

青岛西海岸新区信阳初级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35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历史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言传身教,紧抓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立国,历史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兼顾学习成绩,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探究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应用方法,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师不能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教学。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故事教学,但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导致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故事,而且讲不到课文中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历史故事影响带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而另一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总是把历史故事一概而过,当学生正兴致勃勃的听讲时,突然开始讲课了,这使得学生产生失落感,再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强,导致学生整节课都在想教师刚开始讲的历史故事。

2.历史教师缺乏对历史故事的应用。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知识点,因此,忽略了历史故事的应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形式,即使学生想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了解丰富的历史,也被教师阻挡了。历史的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历史教师对历史知识匮乏。大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把课文知识讲授给学生后,就不再讲授其他历史知识,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部分历史教师在完成授课后,就不再对自身加强历史文化的学习了,导致历史教师的历史文化知识匮乏,学生在提问的时候总是无法应对。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支撑点,将历史故事应用到课堂之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从初中历史教材角度来看,课堂中穿插历史故事适应于初中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不仅有对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小字内容来补充和说明一些知识点,这些小字有一部分就是历史故事,使得教材更加通俗易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历史故事是针对这些学生心理特征的一种必要的授课方式。比如,在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穿插齐桓公“管鲍之交”、楚庄王“一鸣惊人”、秦赵“长平之战”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3)从历史故事的教育作用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历史,也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有益的思想与价值启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要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讲事件,以人物和事件来串讲历史,把学生带入历史这一场时光旅程之中,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把握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影响,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1.新课导入前设置悬念故事。

一堂成功的课必然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所以,在上新课前用故事导入,并设置悬念,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求知特征,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记得我在上《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尚未出现人类。女神女娲用水和黄泥造出许多男男女女。于是,人类就这样产生了。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文,学生可积极了,都纷纷举手要回答问题。

2.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

一堂 45 分钟的课程,要让初中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是很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涉及很多人物,他们的个性都各富特色。要让学生很好地记住这些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讲述这些人物各自的故事。我讲述“揭竿而起”“鱼腹丹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当年陈胜、吴广起义的轰轰烈烈;我讲述“鸿门宴”“四面楚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基本史实;我讲述司马迁著作《史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在人生的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讲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乐于造的精神;我讲述华佗救死扶伤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华佗高明的医术。

3.课堂结束前巧用历史故事。

一堂好的历史课程在结束时也能够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来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并且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我在讲述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中提到了商鞅的一系列英明举措,而最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们都唏嘘不已,觉得可惜。因此,课堂结束时,我给学生讲述了秦王派兵追捕商鞅的小片段。商鞅逃到边关要住客栈,但是客栈却按照商君的法令拒绝了他,这就说明了商鞅死而变法已兴,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有效地合理地穿插有趣的,有针对性的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也充分说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不但能够增加课堂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以说,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有效地采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

论文作者:王怀庆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怀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