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王娜

(安塞区砖窑湾镇卫生院 陕西 安塞 717401)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80例骨伤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骨伤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骨伤患者;疼痛;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81-02

骨伤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现阶段临床对骨伤常用治疗措施为手术干预,治疗期间因手术应激性刺激会带来剧烈疼痛,多数患者会因疼痛难忍不愿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不利于后期伤口顺利愈合,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1]。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发生,如高血压、心率加快等,上述异常反应均会影响到整体手术效果,影响预后。相关研究证实[2],对临床骨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临床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本文就骨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进行以下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80例骨伤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我院专业医师确诊;(2)经过家属、患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无凝血障碍、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肝、肾等原发疾病;(2)一般资料不全者;(3)不愿参与本次试验。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42.6±3.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1岁,平均(43.5±4.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骨伤危害程度、并发症情况,说明临床实施手术操作意义,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可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可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患者因疼痛、知识缺乏等因素,对手术实施存在一定恐惧感,因此,临床治疗期间时,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到伤口愈合和后期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存在不配合治疗情况。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负面情绪所带来不利影响,讲述术后预防良好病例,增强临床治疗信心。(2)治疗期间,患者会因伤口存在不同程度疼痛症状,为有效缓解疼痛,有必要对患者疼痛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评估,并依据评估内容采取合理镇痛措施,护理人员询问疼痛部位、持续时间以及疼痛性质,告知患者疼痛不可避免,作为组织损伤必要修复过程,因此保持良好心态能提高疼痛阈值,增加耐受程度。(3)为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增加生理舒适程度,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同时,播放患者喜爱音乐和电视节目,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深呼吸,缓解疼痛。对治疗后期不能耐受患者,可遵医嘱予以相关镇痛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

选取视觉模拟评分法[3]对两组骨伤患者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强。采取GQOL-74生活质量[4]评估量表评估,总分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优势约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GQOL-74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GQOL-74评分比较(n=40,分)

3.讨论

骨科术后最为常见临床症状为疼痛,因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严重,当创伤后予以手术干预,能使创伤肌肉修复,但手术实施过程中,会对神经、肌肉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导致患者术后产生明显疼痛感。相关文献报道显示[5],疼痛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同时会影响到患者整体治疗情绪,降低生活质量。而相应予以护理措施干预,能促进骨伤患者术后伤口恢复,缓解疼痛感,对后期预后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研究表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术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当患者入院后,因伤口疼痛、陌生环境、手术操作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了解情绪变化,有效采取护理措施干预,能进一步提高临床依从性。治疗期间为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采取询问、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等多个方面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干预。通过转移注意力、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等措施干预,能有效缓解疼痛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骨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110-112.

[2]陈月珍,周蕾,冯祯根,等.针刺预防断指再植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143-1145.

[3]焦瑞娜,高向鸟,赵移畛,等.骨伤重症患者结构化护理评估系统的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9):51-52,55.

[4]陆晓霞.阶段性心理护理对车祸伤所致骨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的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1):819-823.

[5]李冬梅,顾频颉,殷磊,等.延续性护理对膝骨关节炎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19-22.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