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黄文星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由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Barthel 指数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治疗过程中使用替罗非班,疗效明显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

现阶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大多采用注射静脉溶栓药物的方式,但是受到时间窗约束较大,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不高,采用此种治疗方式不能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近几年,动脉溶栓、支架机械取栓等多种新型血管内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提升患者闭塞血管再通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将替罗非班用于桥接机械取栓治疗中,且取得一定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本院由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46岁到80岁之间;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5岁到80岁之间。所有患者在时间窗中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之后采用脑部CT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情况,之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方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2)所有患者经检查诊断为急性缺血卒中。

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颅内出血情况;(2)患者存在脑出血病史;(3)患者三个月之内存在头部外伤、脑梗死病史;(3)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4)患者治疗前2天内使用低分子肝素;(5)患者血糖在2.7mmol/L以下;(6)患者颅内生长有肿瘤、动静脉畸形瘤;(7)患者甲状腺功能不正常。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且依据患者病情、配合情况选用适当麻醉方式。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全身肝素、生理盐水。两组患者病变位置、狭窄程度差异不大。两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的均为Solitaire支架,利用微导管同轴技术取出患者血管内的血栓。手术结束后立刻、10分钟之后需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血管血流情况恢复正常,远端血管显影完整。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CT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出血、大面积梗死情况,利用微导管在患者病变血管狭窄位置或可见病变临近位置依据5—10μg/kg的标准注射替罗非班,之后需依据7mL/h的速度持续泵入36h。结束之前4h,需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也需使用CT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出血、大面积梗死情况,给予患者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持续24h),之后给予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需终身服用血小板凝聚药物。手术完毕后,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状态等的检查,有必要的情况下需及时利用CT检查患者颅内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大,存在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对治疗时效的要求较高,然而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即便在时间窗内给予患者溶栓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够好。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产生并应用了多种治疗方式,动静脉桥接治疗就是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支架网眼可附着患者血管中的参与血栓,通过多次拉取血栓,可有效清除患者血管中的血栓、保证患者血流正常。手术中支架将损伤患者血管内壁,同时由于血栓分解、血管内壁损伤后导致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血液流速减低、血管二次闭塞等问题。替罗非班的效果较好,且代谢速度较快,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经由国内外先关研究可发现,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微循环状态,抑制血栓的形成,这对减少患者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可减少患者血小板数量、引发胃肠道反应等,但是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不会引发以上问题。因而,人们逐渐接受将替罗非班应用到脑血管介入治疗中。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中的临床效果较高。但是本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仍需大量样本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潘鹏克.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8,v.16(05):22-23.

[2]林露.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D].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2017.

[3]刘彦书.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1):86-88

论文作者:黄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卒中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黄文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