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安全带用于老年患者鼻胃管固定的效果观察论文_余游川,岳娜(通讯作者)

余游川 岳娜(通讯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二科 830001)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肠内营养留置鼻胃管,对之固定新方法的研究。方法:将42例留置鼻胃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例) 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鼻胃管,对照组采用自制安全带固定鼻胃管。结果:对照组固定时间以及患者家属接受程度都优于观察组。结论:自制安全带为老年患者固定鼻胃管,使留置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制安全带 ;老年患者 ;鼻胃管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95-02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经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肠内营养。[1]

肠内营养放置营养管主要的途径有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留置鼻胃管与其他留置管相比,营养的吸收要快15小时以上,而带来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因此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鼻胃管。[2]

鼻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是为昏迷患者,或因消化道疾病:食管癌等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为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经鼻腔插入胃管经行鼻饲饮食的方法,而营养管脱落是肠内营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留置胃管失败,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也为患者增加痛苦。[3]根据文献报道,营养管的固定是肠内营养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4]为了降低鼻胃管使用过程中脱管发生率,减少反复插管对患者鼻腔、食管、胃粘膜的刺激,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我们对42例使用鼻胃管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固定经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并且使用鼻胃管的老年患者42例,患者意识清醒、大小便自行控制。按肠内营养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5~79岁,平均(60±2.05)岁,胃管留置的时间为(31±2.5)天,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年龄54~79岁,平均(59±1.09)岁,胃管留置的时间为(31±1.5)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病程长短、胃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鼻饲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鼻胃管,产品编号:10705,规格:16Fr(5.33mm),总长120cm(产品标准),插入胃管,证实鼻胃管在胃内后可实施肠内营养。

1.3 鼻胃管的固定方法

观察组:每位患者均使用教科书上的传统固定方法,用将胃管用布胶布交叉的方式粘在鼻翼两侧,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对照组:首先在鼻腔前的胃管处用布胶布缠绕,将棉线绳子剪至患者头围的1.5倍,然后线绳在胶布处交叉打结后再经耳后直接用系带打一个活结套在鼻饲管近鼻翼前,系带绕脑后打结固定,为保护老年患者耳朵皮肤,在耳朵上方用棉花缠绕。

1.4 观察指标

1.4.1患者拒绝使用 由于此项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胃管对咽喉壁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患者不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鼻翼两侧有大量的汗腺和油脂分泌,胶布的粘性逐渐下降,患者的活动引起鼻胃管的脱落。每次重新插入胃管都是一次刺激,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从而拒绝此项治疗。

1.4.2鼻胃管脱落 由于患者的活动,胶布固定不牢固,导致鼻胃管脱落。

1.4.3患者接受认可 对于此项操作与治疗,患者标示认可,而且对固定方法标示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固定方法比较 例(%)

注:两组比较,Z=4.58,P﹤0.01

3.讨论

3.1 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重症患者不可缺少的措施,但是由于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对患者造成不适,并且此项治疗一般为长期治疗,留置胃管失败后为患者增加了痛苦,使很多患者及家属拒绝使用胃管为患者治疗。

3.2 传统固定鼻饲管的方法是用胶布在鼻腔前交叉简单固定于鼻翼两侧,而肠内营养治疗是长期的,需要一个慢性的过程随着时间延长,鼻翼两侧有大量汗腺及油脂分泌,胶布黏度减轻,并在鼻翼和面颊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另外胶布紧贴在鼻腔前,通气会受到影响,使患者感到不舒服。[5]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翻身咳嗽时易导致胃管脱出,从而使患者拒绝再次接受肠内营养的治疗。

3.3 新式安全带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一人一绳,无需更换,无交叉感染。使用后:大大减少了胃管的脱出几率,避免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费用,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安全带式的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翠荣,谢书芹;胃管及其留置技术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2] 赵书慧,肖红云,刘敏娣;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5年26期.

[3] 韩淑珍,韦中余,曾独娟;气管插管病人胃管植入法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4] 吴莉,丁洪琼;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4年13期.

[5] 李霞;介绍一种固定胃管的新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论文作者:余游川,岳娜(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自制安全带用于老年患者鼻胃管固定的效果观察论文_余游川,岳娜(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