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中心医院(铁路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7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创伤患者共2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6(n=126)和对照组(n=110),对对照组创伤患者实施正常流程的转运方案,观察组患者在转运前均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分为低危0-7分、中危8-10分和高危>10分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进行相应转运。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2.7% vs 21.8%,P=0.014),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76% vs 90.48%,P=0.024)。结论 过MEWS评分针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转运能够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创伤,转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46-02
创伤为急诊患者中常见的病种,由于发病时间短,可能存在隐匿性损伤,创伤患者病情容易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发现在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由于出现的病情变化,如观察不及时或病情评估不充分,容易延误患者病情[1]。因此在患者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尤为重要,如何对创伤患者转运前实施早期风险预警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7月于我院急诊就诊的创伤患者共246例,其中观察组126例,男性78例,女性4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4.35±3.65)岁;对照组110例,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1.45±4.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创伤患者实施正常流程的转运方案,根据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实施常规转运方案。观察组患者在转运前均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分为低危0-7分、中危8-10分和高危>10分三个等级[2]。对于低危患者由常规护士或护工陪同转送,对于中危患者有潜在病情变化可能,与家属沟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由科室有经验护士转送,对于高危患者转送前做好预警处理,配备必要的抢救措施装置,随时做好抢救准备,由医生及有丰富经验的护士负责转送。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不良事件包括呼吸心跳骤停、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2.7% vs 21.8%,P=0.014),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76% vs 90.48%,P=0.024),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比较[n(%)]
创伤患者在转运及检查过程中有病情变化快及病情恶化风险,如发现及处理不及时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及引起潜在纠纷的隐患,因此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有效的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转运风险的关键。目前为止对创伤患者转运前的病情评估多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及经验对患者的主观病情评估,临床上缺乏统一的客观临床标准。MEWS评分是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评分,简单易行,目前多用于院前急救及分诊,能够对患者病情危重进行快速判断及分级[3]。本研究通过对创伤患者进行MEWS评分,并对患者进行分级,针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预警并进行严密监测,研究结果发现与常规转运组比较,实施MEWS评分的患者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因此进一步证实了MEWS评分对于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于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早期预警作用,提示医护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做好严密监测及抢救工作,针对可能的病情变化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了安全转运水平[4]。相关研究也证实MEWS评分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一定相关性,尤其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5]。
综上,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通过MEWS评分针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转运能够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益民, 姚志彬, 陈俊虎,等.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4):658-662.
[2]王洪梅, 吴君, 陈莲花,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预测急诊呼吸系统潜在危重症患者预后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16):59-61.
[3]孙朋霞, 李凡.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国内外急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护理学报, 2016, 23(3):36-39.
[4]黄春才, 柴艳芬, HuangChun-cai,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11).
[5]卢生芳, 郭玉刚, 李长风,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生理评分系统及危险患者评分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2):1414-1419.
论文作者:张稀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创伤论文; 病情论文; 急诊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