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管理制度、质量安全技术以及新技术研发等。总的来说,技术管理工作分为两种,即内业与外业。前者大多是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性工作,如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培训施工操作人员、建立技术档案、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存档、更新施工技术等;后者大多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及时更新施工技术、编制施工技术实施方案等。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对于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必要的技术装备、技术条件在工程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技术力量作为支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许多企业虽然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不重视技术管理,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建筑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则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加上现代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更新技术装备,顺利完成建设目标。第三,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建筑工程要求不同的施工技术。同时,工种交叉、工序搭接现象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普遍,需要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建筑施工有序开展,必须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成本投入。第四,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将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从而更好地完成投资目标。总而言之,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促进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此外,企业通过技术管理能够实现管理模式的逐步转变,因此,管理层应当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问题
2.1 施工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强化,相应的施工项目基本上都是由施工人员亲自完成的。然而大多数施工人员没有过专业的培训,再加上建筑施工项目工程本身的起点较低,仅仅要求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巧即可,对于职业素质这一方面的要求并没有予以重视。建筑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且部分农民工的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比较缺乏施工中的安全意识。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薄弱,对于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严格的执行,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抱有侥幸心理,忽视施工的质量安全,这也就是工程中出现施工技术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
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设立完善、合理的技术管理机制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实施的管理机制来看,管理人员对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体系并没有进行完善的编制,甚至施工工序仍然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现象,且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最终导致工程的施工进度遭到了延迟,严重威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在当前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贯彻施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质量的安全,相应的施工技术也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2.3 无法保障施工材料的安全性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为了节省建设成本的支出,管理人员会购买一些较为便宜的施工材料,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严重威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而言,工程施工单位由于忽视对其的控制,最终导致工程出现返工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较落后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为了尽快地在规定的交工日期内完成施工工作,基本上都选择采用事后控制的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无法及时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且技术隐患问题长时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很容易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3.1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施工企业必须基于现实,制定施工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流程等文件,并进行讨论及最终建档,形成成熟、健全、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制度行事,才能防止施工的盲目性,才能在突发问题出现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落实好基础工作,才能为日后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工作包括项目审核工作、结构设计工作和安全防护工作等,基础工作的缺失会导致许多问题,因此,基础工作的落实是重中之重,企业要舍得花精力,舍得下投资,将各项基础工作落实好,确保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3.2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质量直接取决于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想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本领以及管理能力,每一位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应用于实践。还应在平时多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时常对理论知识进行温习,才能在实践方面更加的得心应手。
3.3增强对施工技术的重视与管理意识
在展开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从工程的现状出发,围绕着技术管理来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施工技术的管控工作得以有序展开,使得现场施工展开之时能够依循具体的目标和内容展开管理,如此方可使得相关的技术活动得到有效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技术参数予以切实的控制,测量以及放样等相关的工作要依据标准展开,在发现技术问题之时则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及时的解决,这样一来,工程的质量就会一直处于管控的范围之中,施工的质量自然也就会达到标准要求。
3.4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控
在展开施工的具体过程当中,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严加管控,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对于施工建筑来说,一定要从工程的现状出发,选用最为适宜的材料,并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复检,在施工之时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展开严格管控,保证不会出现供应断裂的状况。从事材料采购的人员要对市场的情况有适时的把握。在展开施工之时,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日常的材料使用状况予以整体的了解,同时还要对材料的实际需要予以汇报,如此方可使得材料的使用率得到切实提高。在施工完成以后,要对材料使用清单予以归总。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有了较大提升,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阶段,许多建筑企业逐渐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施工技术管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借鉴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有效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自身形象,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海囝.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49.
[2] 饶剑峰.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6(19):284.
论文作者:周家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