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张志永,徐鑫磊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张志永,徐鑫磊

青岛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31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在繁华的城市中,常常会受到交通问题的影响和困扰。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众多城市都进行了地铁的兴建。其不仅高效、便利、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更使得城市中污染减少,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在地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高昂的资金,更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难题,而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降低地铁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并会造成财产与人身伤亡的首要问题。对此,应对地铁施工中的控制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中找寻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地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也才能更好的使地铁成为服务民众的主要交通设施。因此,对于“分析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1地铁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技术

首先,是浅埋暗挖法。此种方法即是在黏土或砂层中应用到的,将挖掘与浇筑同步进行的方法。借助土层留存的稳定性,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且此种方法能够使地铁施工工期得到相应的缩短。其次,是新奥法。通过对开挖位置周边岩石的承载力,并加以锚杆及混凝土的喷射,进而形成支护效果。此种方法不仅是地铁施工对地面的影响降低,更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再次,是盾构法。此种方法经过现阶段的改良与创新,使得地铁隧道的挖掘作业呈现高效且安全的态势。最后,是钻爆法。若地铁施工过程中遇到较为坚硬的岩层,则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施工,虽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却危险系数较高,影响施工安全。

2地铁施工技术的控制问题

2.1渗漏与裂缝问题

在地铁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技术应用不当而导致的钢筋支撑头预埋件周边出现渗漏现象。而产生此种现象的因素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此处位置对于浇筑作业难以形成或完善,若浇筑过程中欠缺严密性,则出现渗漏现象的可能性则极具增加。而若在进行预埋件作业时,未对预埋件进行充分的清理,则会导致预埋件出现锈蚀现象。并且,当预埋件受到震动时,也极易出现与混凝土之间的贴合不紧密,从而因松动而导致的裂缝现象发生。一旦裂缝形成,则渗漏现象便无法避免。

2.2混凝土配比技术问题

配比技术是进行原材料混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现阶段,部分地铁施工企业或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技术应用时,未进行前期的预配比工作或配比试验工作,致使混凝土配比时会出现各种配比数据不符合工程施工需要。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众多,而很多地铁施工中的技术人员,不仅未严格参照配比率进行各项材料的阐述配比,更在配比后草草进行报审,使得混凝土的配比高于或低于实际施工要求,这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水性等,更会使地铁施工的整体质量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2.3预埋技术问题

在地铁施工技术中,预埋技术的应用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于预埋技术的质量控制,则是很多地铁施工企业或单位未做到严格控制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施工企业或单位在应用预埋技术时,未能对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做设计技术上的结合。同时,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失误,导致强电设备近200个预留孔洞产生遗漏,并为解决此类问题,则需对地铁车站结构进行钻孔切割,并进行支撑柱的进一步加设,方解决此问题。虽对地铁工程的整体影响程度稍有降低,但却严重影响到地铁结构的完整性与整体性。

3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对于渗漏及裂缝问题的改进措施

在地铁施工技术应用时,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裂缝或渗漏现象的出现,对此,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此减少或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首先,在需要应用防水混凝土的问题,切勿用其他混凝土进行替代,且对于防水混凝土在选取上,应注重低水化热与建含量较低的硅酸盐水泥,并确保水泥强度处于32~42之间。其次,若需应用到补偿收缩型水泥的位置,应对设计要求进行细致分析,对于混凝土因收缩而引起的张拉力现象,则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即可使混凝土的收缩时间得到相应的延长,从而减少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除此之外,对于会产生裂缝或出现渗漏现象的位置,在进行相关技术应用时,也应做好质量保障工作,以此来避免出现裂缝情况及渗漏现象。

3.2对于混凝土配比问题的改进措施

对于混凝土配比技术而言,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混凝土材料选用不合理、材料质量低下,不符合施工要求、以及混凝土配比缺乏合理性等方面。而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对其影响最大的即是混凝土的配比。对此,需要施工单位在地铁施工前,便要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试验,并确保各类技术参数(如水胶比、水灰比、塌落度等)符合配比要求。随后,要对配比参数进行严格报审,并在通过审查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配比作业。同时,还要在配比过程中,依照设计参数与要求,使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和防水性等方面,均符合地铁施工要求。

3.3对于预埋技术问题的改进措施

预埋件是地铁施工中应用极为普遍且广泛的部分。为确保预埋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应对其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三阶段的施工技术控制与质量管理控制。其中事前的技术控制,即是要对预埋件及孔洞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要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表的审批。而事中控制,即是监理单位的质量巡检及工程验收,同时,还要依据具体的设计图纸,明确预埋件与孔洞的接口施工技术。事后控制,则是要对预埋件及孔洞部分进行移交检查,以此确保预埋技术在地铁施工技术中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3.4混凝土质量控制

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主要原料为水泥、砂石;还会添加一些化学试剂与外加剂,然后混合用水。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原材料十分复杂,每一类材料是否满足工程需求的标准,以及质量是否通过检验,都对混凝土工程最后的成品质检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材料采购人员做到认真仔细地筛选原材料的厂家、品牌、成分等指标,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需求,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关。水泥的选用,通常会根据工程各部分所需混凝土的各种强度级别以及施工需要配比,以达到工程对混凝土的单位立方水泥量的要求,也能尽可能降低水灰比。由于水泥是工程中用量较大的产品,对于水泥的强度、安全性等检查,一定需要做好。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完工后能通过验收,并且经受住时间考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系统中,融入了地铁这种交通设施,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出行的快捷和便利,更是城市环境不会受到尾气排放的进一步污染。但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会由于施工技术控制问题,而导致地铁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难以得到良好的保障,不仅会影响地铁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更会使施财产与人身安全等受到威胁。对此,应从多角度分析,如设计出合理的技术控制方案、确保施工材料,尤其是混凝土等的质量受到严格的把关与控制、将控制点设立在关键点的施工位置、以及部分施工方面与技巧的创新应用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地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也才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提升,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莹.浅谈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32.

[2]马笑遇.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02.

[3]蔡黄河.地铁施工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科技展望,2016,09:144+146.

[4]毕永涛.分析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J].通讯世界,2016,07:282-283.

[5]马克乾,赵建如,陈嘉龙.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水利水电施工,2016,05:75-76.

论文作者:张志永,徐鑫磊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_张志永,徐鑫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