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颅脑外伤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探讨论文_许灵杰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颅脑外伤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84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昏迷前进行手术,对照组则于患者昏迷后进行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昏迷前以及对反射灵敏时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颅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生活能力

颅脑外伤病情变化快,常常难以预料,同时临床诊疗困难,给病患的生活质量甚至其家庭均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车祸、爆炸及坠落等事故发生率的增加,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及其所致的死亡率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发现[1],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临床中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术式,疗效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术式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广泛,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颅脑外伤患者分别进行了不同时机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84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以及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发生心脏、肺、肝脏和肾脏等严重疾病。其中男性病人47例,女性病人37例。患者的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为52.00±6.71岁,经比较,两组配对因素(平均年龄和性别等),差异非常轻微(P>0.05)。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予以相应降颅压,营养神经、抗感染、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观察组患者于昏迷前、患侧瞳孔无改变或轻微改变,但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时进行手术,对照组则于昏迷后、伴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时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自理能力(ADL)。其中ADL评分量表调查患者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质量,按标准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V级,安全恢复家庭日常生活能力的为I级;独立完成且恢复生活生活为II级;需人帮助完成生活的为III级;卧床但意识清楚为IV;植物状态为V级。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认为,在明确诊断后,可立即手术。即患者意识未出现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前行手术最佳。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昏迷前、患侧瞳孔无改变或轻微改变,但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时进行手术时的临床疗效最佳,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且经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亦高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患者的意识尚处于无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时手术最佳,而患者昏迷后因其意识障碍加重,会影响到患者的手术疗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老年患者组织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且耐受力差,故还应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和范围,综合提高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昏迷前以及对反射灵敏时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管峥峰,狄剑秋,杨超,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96-96.

[2] 张旭,梁君,桑奔.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0):842-846.

[3] 刘晓勇,刘展会,张西安.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6):52-53.

[4] 李严风.不同手术时机行老年颅脑外伤手术的治疗效果[J].中国老年学,2013,33(12):2957-2958.

论文作者:许灵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老年颅脑外伤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探讨论文_许灵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