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读图导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韩建梅

浅谈初中地理“读图导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韩建梅

山东省潍坊市新华中学 261000

摘 要: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和地图的运用是地理教学的一大重点。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读图导学 地理 教学策略

“读图导学” 的地理教学策略是培养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它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良好的读图能力还将有助于学生从“图”中更好更快地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学生读图学科素养。

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课堂“读图导学”的训练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教会学生灵活的运用地图,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

1.程序读图法。一般分三步走:一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指明此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二看图表图例、注释。掌握地图三要素。三看图表内容。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2.地理事物量化读图法。一副地图的地理信息非常丰富,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能获取不同的地理信息,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抓住主要的地理事物,将需要的地理事物数量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八年级下册《台湾》,图中重要的地理事物有:一个行政中心(台北)、一条河流(浊水溪)和一个湖泊(日月潭)、两个水域(东海与南海)、二个重要港口(高雄与基隆)、最高的山峰(玉山)、八个重要的地理事物。这样可使地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地理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法。地图反映的是众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要根据整体性、规律性、特殊性,运用化整为零,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必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事物有所认识、分析和了解。

4.综合分析法。要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幅图都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多渠道地进行地图教学,注意图的变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地图意识及思维能力。

5.思维导图总结法。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能把一些空白纸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地理教学中通过“读图导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1.指导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2.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像,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通过学生的绘制,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利用地图,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是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读图能力,如:针对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转变“重文轻图”的传统教学观念,建立地图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去借助地图工具,而不是首先翻阅课本,将地图的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读图导学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这样,读图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读图导学”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令学生置身于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地阐述个人见解,快乐学习,身心愉悦,使师生关系友好,健康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韩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地理“读图导学”的策略研究论文_韩建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