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能够将工程设计模型化,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多方面提供辅助作用。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决策阶段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方案优化效果,进行工程造价的优化,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信息存储和信息数据处理的优势,准确的计算建筑工程造价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模型的数据基础是项目工程中的相关参数,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建立起完整的数据信息模型。与传统的计价模式相比,IBM技术能够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有效的增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更加直观清晰的进行数据分析,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防止了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失控的问题,规避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大规模、复杂性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效果尤为明显,从根本上加强了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 协调性
建设项目管理中,协调是主要的内容,如各专业间的协调,参与各方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等协调,尤其是建筑施工遇到工序交接、交叉施工等问题时,更需要参与方的协调处理,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造成质量、工期、造价出现较大变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协调配合,造成交叉施工问题和专业碰撞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可在项目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及时发现,进而有效避免,同时施工阶段还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人材机供应计划,有效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2.2 可视化
建筑施工图纸主要是二维平面图,通过绘制的方式,将构件信息落实在图纸上,工程造价人员需自行猜测图纸与线条的意义,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极易出现思维偏差,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造成工程造价变动。而BIM技术下绘制的施工图纸是三维图纸,通过三维立体图像具体形象地展现设计意图,具有较强的可视性,能够和构件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反馈。
2.3 模拟优化性
BIM技术可模拟建筑物,且模拟操作,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获取相关信息,进而有效规避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BIM技术还能优化设计与施工,如利用模型提供的几何信息与物理信息优化项目方案。其具有图纸输出功能,将矢量变化融合到图纸中,进而形成包括综合管线布置、建筑结构节点、施工过程交叉作业分析与解决办法等的模拟优化图纸。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
3.1 BIM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对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施工造价控制。现阶段,限额设计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较为广泛,限额设计是根据工程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估算额设计工程方案,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投资支出、保证建设资金得到有效分配和使用的重要措施。施工图纸绘制完后,需要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查,传统图纸设计将土建、水电、暖通工程分开设计,给图纸的审查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技术可将不同专业的信息进行整合,使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参与到工程设计中来,从多个角度对图纸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
3.2 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单位,制作招投标文件时,采用传统人工工程量计算方式,有可能会将工程量清单中的某项漏掉,而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参考设计方关于工程的信息数据,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完成工程量清单,而且不会出现漏项问题。招标单位也可以获得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二次计算,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招标单位就不会因为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发生损失。招标单位将BIM模型提供给出投标单位,借助于这一模型,投标单位可对工程中各构件的组成有更准确的分析,在三维模型中了解不同构件的分布,这样一来因为工程量不明确而导致的项目结算纠纷就会大大减少。
3.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
(1)模拟施工
施工阶段可运用4D施工进度模拟,模型中包括了材料、人员、场地和机械设备等信息,根据天气情况,可以以天为单位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模拟。通过这一技术,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工的工序工艺,方便施工单位协调各个工种的施工顺序,提前准备设备、材料等,而且有助于业主方准确地把握工程的进度,及时掌握各项运营的成本信息。
(2)可视化技术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后,复杂的钢筋节点甚至钢结构节点均能通过真实空间比例关系的模型表示。不仅保证了技术交底的准确清晰,减少了施工过程的返工,而且有助于提高技术人员、施工工人的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
3.4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当下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总因为建筑的工期太长等因素而有始无终,细究其原因便会发现是由于工程要竣工收尾的时候总有部分重要数据资料遗失或图纸缺失等现象,这样造成该建设工程只有匆忙收尾的严重后果。然而BIM技术的全面实施就能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信息数据加以收集与储存,既确保了数据信息的规范化及完整性,又保证了后期只要需要某个数据就可以依靠BIM技术的可视性特点来完成3D模型的对比查看的便捷性。一方面避免了因结算阶段不精准而产生的责任推诿等矛盾争端,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程结算的效率。
3.5 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BIM技术不仅仅在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目标是作为个人高效率的一种工具,同时也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相关单位将BIM技术作为基础,能够把不同种类的信息收集到BIM的数据库中,采取BIM多维计算的形式加以解决,并且对这些数据做好详细的分析,归纳,最后在企业内部当作相应的数据平台实现共享的目的,将不同部门的工作水平加以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够依据级别、相应的查阅权限,不但将不同岗位、相关人员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调用,而且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益处。
4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进行项目造价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这些都加剧了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不断的引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BIM技术主要根据项目的各项参数建立信息模型,有效的控制每个阶段的造价。
参考文献
[1]曹祥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9):25-26.
[2]林柏村.建筑工程造价中图形算量软件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0(7):492-493.
[3]伍建军,周丹丹,饶伟,胡俊杰,吴侃.基于BIM技术的造价软件对比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4).
[4]卢舸.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
[5]万小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
论文作者:胡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技术论文; 图纸论文; 模型论文; 信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