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论文_田洪张玉波周虎传牟长河

26例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论文_田洪张玉波周虎传牟长河

田洪张玉波周虎传牟长河

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重庆400020

【摘要】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病例临床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方法:对26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偏侧舞蹈症病例中脑梗死18例,脑出血8例);均在15d内发生偏侧舞蹈症症状,其中以舞蹈症为首发症状者7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21例,辅以氯硝西泮或氯氮平治疗后症状消失5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密切关系;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主要以氟哌啶醇治疗,辅以氯硝西泮或氯氮平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偏侧舞蹈症;氟哌啶醇;氯硝西泮;氯氮平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4902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1]。现对200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26例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岁。患者均急性起病,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既往病史: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11例,高脂血症7例,糖尿病6例,平素健康3例,16例患者同时合并两种上述病史;均无舞蹈症病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12临床表现:

发病形式:活动时发病17例,安静时发病9例。舞蹈症出现时间:以舞蹈症为首发症状者7例,脑卒中发生1d~7d 16例,脑卒中后8d~15d 3例。舞蹈症症状表现部位:累及面部及一侧上下肢12例(461%),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累及左上下肢6例(231%),累及右上下肢5例(192%),累及左上肢1例(38%),累及右上肢2例(76%)。特点: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的舞蹈样症状22例(846%),病灶同侧肢体的舞蹈样症状4例(154%)。症状:患者均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突然出现的不自主、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运动,上肢较下肢明显,上肢表现为伸手、舞动、举臂、前屈和后伸变换多样,下肢不自主运动出现行走困难和随意运动障碍,面部舞蹈样运动为撅嘴、眨眼、伸舌、摇颈等。症状情绪激动而加剧,平静时减轻,睡眠后消失。精神改变:有被害妄想2例,有抑郁症状3例,焦虑症5例,有躁狂倾向1例。体征:受累肢体肌力III~V级,肌力减弱,患侧肢体病理征阳性15例(577%),病理征未引出11例(423%)

13辅助检查: 26例患者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血糖增高6例,血脂增高7例,心电图异常STT改变11例,心律失常2例。26例脑电图检查,正常9例,轻度异常11例,重度异常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影像学检查:

患者发病时均经头颅CT检查和/或MRI检查,其中脑梗死18例,病例为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晰的小低密度灶,部分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多发病灶9例,单发病灶17例,合并脑萎缩5例;病灶直径最大26 mm,最小6 mm;CT值为10~25 HU。由于多数病灶偏小,占位表现较轻,严重病例仅有相邻脑室受压,无脑中线结构移位。脑出血8例,出血量4~18ml。

15治疗:

本组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脱水剂;脑出血患者给予脱水剂、脑保护剂等治疗。26例患者给予氟哌啶醇1~3mg3次/d治疗,从小剂量开始,疗效不佳者逐渐加大剂量,无效者加用小剂量氯硝西泮或氯氮平治疗。

2结果

26例患者治疗后,于1~3d舞蹈症状消失1例,4~7d舞蹈症状消失4例,8~15d舞蹈症状消失15例,16~33d舞蹈症状消失6例,平均消失时间为13d。随访6月~2年无复发,预后较好。副反应:本组在加大剂量后出现2例静坐不能、3例肌肉震颤,应用苯海索对抗后症状消失。

3讨论

偏侧舞蹈症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或面部不自主舞蹈样运动。锥体外系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底核、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和前庭核等,纹状体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们构成功能不同的环路对运动起着调节作用,维持肌张力和运动协调,参与半随意、不随意运动和习惯动作。当纹状体损害时,解除了对苍白球的抑制,致使苍白球对脊髓前角的抑制机能增加,大脑皮质发动的运动无法中断与停止,而产生肌张力过低和运动过多症候群[2]。丘脑底核内的谷氨酰胺神经元对基底节神经核的传出部分苍白球内侧段和黑质网状部起兴奋作用,它们二者又对丘脑和脑干的去抑制,导致运动过多[3]。

偏侧舞蹈症多见于基底节区尤其是尾状核、壳核部位,其他部位病变亦可引起偏侧舞蹈症,多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偏侧舞蹈与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占优势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抑制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与DA神经元处于平衡状态,当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系统发生血供障碍时,GABA神经元的功能明显减退,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相对增加,导致多动及肌张力减低[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且多见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老年患者。本组26例偏侧舞蹈症病例中脑梗死18例(内囊基底核区单侧梗死6 例,内囊前肢梗死2例,两侧多发性梗死 2例,小脑梗死3 例,腔隙性脑梗死5例),脑出血8例(尾状核出血2例、壳核出血3例、丘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与文献报道一致。临床多应用DA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治疗,本组患者氟哌啶醇由小剂量始逐渐加大剂量,无效者加用氯硝西泮或氯氮平治疗,疗效较好。本组发现氟哌啶醇加大剂量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出现2例静坐不能、3例肌肉震颤,应用苯海索对抗后症状消失。氯氮平与氯硝西泮均有协同作用,但加用氯氮平者均出现流涎、出汗、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而加用氯硝西泮者未出现副反应,且服药后1~2h即见效,显示氯硝西泮疗效优于氯氮平。但是,本组由于病例较少,优劣尚待进一步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虽然少见,但多数预后良好,只要用心探索其发病机理,完善治疗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如训,梁秀玲,刘焯霖.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63

[2]中国医科大学主编.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27529

[3]朱长庚.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1772

[4]周衍椒,张镜如.生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33435

论文作者:田洪张玉波周虎传牟长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  ;  ;  ;  ;  ;  ;  ;  

26例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论文_田洪张玉波周虎传牟长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