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李文森1,李涛2

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李文森1,李涛2

李文森1 李涛2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1;2、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其中,电气自动化等相关技术俨然成为电力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有着全新的要求,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要不断的革新、发展相关工作者要保有创新意识,吸收以往经验和教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以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

1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方向

1.1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方向

为了能够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仿真系统的应用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保证稳态试验以及电力系统的暂态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另外,实时仿真系统还能够应用在新装置的科研测试中,并且与许多种控制装置都可以形成封闭的环境。这样一来,智能研究保护的控制策略也就拥有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在电力系统引进数字实时仿真模拟技术,一方面能够给监测电力系统符合动态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仿真建模的进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仿真程度,为各种实验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1.2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方向

由于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多,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无论是元件出现问题还是有理论要应用到实践中来,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方向,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一方面可以促进电力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应用到软件设计与开发上,让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以及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获得有效的提高。

1.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方向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将国际上最新的标准信息模型作为主要依据,再结合配网实际和高级应用软件,再加上输电网的理论算法的一项技术。在进行负荷预测时,主要是适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而过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则一般应用于潮流的计算。这两种算法共同完善了整个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较为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在该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的今天。一方面,信息配网一体化以及配网模型、数字网络等,都属于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内容,另一方面,该技术还能够有效地为应用于配电网上的路由、衰耗等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将载波接收得到灵敏度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智能电网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其他技术相比宽广,也因此成为了计算机技术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项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电网技术就是一个具有广泛的内涵,涉及到了配电、输电、以及调度等各个环节的一项技术,不仅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还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改进。使用计算机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以及稳定控制系统进行管理。这种具有数字化特性的电网,也可以被看作是智能电网的前期准备,为后期我国智能电网的完善提供了条件。其中,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在实际的电网建设中,还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同时应当具有双向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的特征。

2.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变电站自动化的进程。也唯有变电站的自动化得以实现,电力生产的速率才能增加,整个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获得了相应的增强。一方面,变电站的建设是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进行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也获得了发展。电缆或是光纤将电力信号光缆取代,这一点离不开二次设备集成化以及网络化的奠基。要想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首先应当注意对于变电站运行的操控以及监视,只有实现了这两项,变电站的自动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其次,处于电力用户与电厂的有效连接的目的,输电线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对于输电线路的管理也要实现电气自动化。

2.3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总共有五个级别,分别是县级调度、地区级调度、省级调度、大区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每一级的电网要想实现自动化调度,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电网调度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也正是该系统充当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力军。就安吉系统对各种装置进行连接,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对于整个系统的整合优化。无论是服务器、终端设备还是工作站、变电站,这些部分都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才能够实现整个运行的一体化。不仅如此,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计算机还应当监控电网的运行,及石材及数据。并对电力负荷状态进行有效的预测。

2.4电力系统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作为继电接触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PLC为了实现对于内部存储进行可靠控制,将存储器中应用了可编程序。该技术最初应用于工业的环境下,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更加方便。然而,在最近的一段时期,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获得了较为比较频繁的使用。一方面,该技术的使用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暴露出来的诸如灵活性较差、控制能力弱等弊端大大减少了整个控制过程中的能耗;另一方面,PLC还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实现对于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计算处理,还能够进行数据的传送与转换,功能强大。

3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运用,大力推进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建设发展目标,使得电力系统智能化服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新技术、新思想积极大胆地应用到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发挥新世纪信息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逐步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以及电力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雷翰,王益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王孔怀.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

[3]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6).

[4]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论文作者:李文森1,李涛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

标签:;  ;  ;  ;  ;  ;  ;  ;  

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论文_李文森1,李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