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凤春1 衣春光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 130117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实施系统规范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血压水平、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护理效果
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它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血压升高,但是病因尚未明确,发病率非常高,容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1]。临床护理结合了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这两种护理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近些年来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平均年龄65.7岁,病程3-24年不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所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均在 60 岁以上,且无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3)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良好;(4)所有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严重病变,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1.3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对照组进行正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花费等进行对比,临床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1.3.1 住院第1天将制定好的老年高血压健康知识表分给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告知患者要避免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对患者进行基本体征检测,并据此进行风险评估。测量患者血压和体温,晚十点后禁食,为第二天凌晨抽血化验做准备。[1]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进行基本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告知其患者科室医生和护士的配备状态,普及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和治疗原理,提升患者信心。以心理辅导和缓解负面情绪为主。
1.3.2 住院第2-5天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和血压等基本体征,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主治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各项生活技能如床上大小便等技能,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血压平稳,饮食上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作为护理人员应当在白天和夜间都加强病房巡回工作,发现病人体征有异常及时上报,其他问题也及时解决。
1.3.3住院第6天至出院前住院第6 日天后应当 完成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同时继续检测患者脉搏和血压等体征的变化,在实践中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血压器的方式。同时注意保持患者治疗耐心,避免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导致血压不稳定,同时鼓励患者在科学饮食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继续对患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且作好记录。
1.3.4出院当天出院时应当与患者进行深入交谈,帮助其办理出院的手续,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和饮食注意事项,如果主治医生处方内还有药物需要服用,应当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和服用方法,叮嘱其按时按量服药。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且定期进行电话回访。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花费等进行对比,其中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住院时间两个环节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及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住院时间比较
3.结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的衰退,极易发生各种慢性疾病。据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我国老年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前四位的常见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2]。以高血压病为首的心血管疾病为老年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在老年高血压防治过程中,主张多种药物联合降压,并要求重视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共识还指出由于老龄化和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体力活动和性功能逐渐减低,因此,进行治疗决策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要进行特别关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位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最大限度的保持血压稳定,恢复健康。临床护理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基础上融合了整体护理的理念,根据疾病的特征,设置特定护理流程,使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的、预见性的、科学的、标准的进行护理服务的一种护理理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3]。总之,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丽蓉,林阿荣.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6:59-60.
[2]郑瑜.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1:146.
[3]李学学.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3,02:220-221.
论文作者:盖凤春1,衣春光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血压论文; 效果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