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并购的几个问题_公司收购论文

关于企业并购的几个问题_公司收购论文

关于企业收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收购是指收购方企业将被收购方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作为购买对象,通过购买其全部或部分资产,以实现控制其经营权为目的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收购通常根据收购方与被收购方是否达成收购交易合同而分为友好式收购和敌对式收购,前者经双方企业当事人事先协商签订协议后,按合同条款完成收购清算、交割;后者则是收购方企业的单方面行动,往往遇到被收购方企业的抵抗、反击,形成双方的尖锐对立。

企业收购是企业走外部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与新设企业,走内部成长道路的传统途径相比,其优点是能够节省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开发技术等方面所需要的时间,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生产、营销、技术、资金方面的协同作用,充分享有规模经济的益处。此外,企业收购还可以规避行业进入壁垒,减小新建企业长期投资的风险性等。下面就企业收购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企业收购

按照魁因的理解,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有效的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即:可以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导或约束经营活动的重大政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活动项目。而企业收购正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活动项目。根据企业经营的行业范围来区分,企业战略有三类,即以扩大行业内市场份额为目标的横向一体化战略、以形成主要经营内容一条龙生产体系为目标的纵向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多样化经营体系为目标的混合一体化战略。据此,企业收购也有行业内与跨行业之别,然而在企业战略中,无论行业内收购与跨行业收购都是服务于战略目标的重要活动项目。

企业收购作为战略的重要活动项目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企业收购的社会影响大,涉及面广。由于收购中双方企业的规模大小及收购后所形成的整体规模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城镇以至国家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秩序,涉及经济、法律、社会各方面,因此,必须从战略上弄清楚收购所能进入的行业及相关的环境条件限制;其次,企业收购的价值指向要符合战略上的价值指向。通过企业战略指明需要追求的价值,为选择收购对象提供价值基准,这种价值在完成收购后,与本企业的长处相结合将产生出1+1>2的协同作用效果;最后,企业战略统筹安排的资源项目构成了收购企业的基本预算。企业收购按照这一预算所提供的资源,选择收购对象企业的规模。

二、选择企业收购的对象

企业选择其收购对象,在符合战略要求条件下,既有符合一般性企业的判断标准,也有针对特定对象需要追加的标准。从收购方企业的角度来看,收购对象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经营特色的企业

这包括:(1)有技术特点的企业。这类企业或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能力,或是在某类专业领域内技术上独树一帜。(2)有稳定销售渠道的企业。这类企业大都建立了遍及各地的销售网,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3)有较高价值的无形资产的企业。比如专利、技术诀窍、知名商标等,一般蕴藏着难以估价的潜力。(4)有优秀人才的企业。这类企业或是拥有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或是拥有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及熟练工人。(5)现金等流动资产充裕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负债少,流动资产多,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2、资产运营效果差的企业

这包括:(1)资金利润率低的企业。这类企业虽拥有较先进的设备,但由于管理混乱,与行业内其它企业相比资金利润率较低。(2)虽然拥有高价值的资源,却没有加以利用的企业。这类企业或是拥有高价值的土地,却从事低资金利润率的生产经营;或是拥有优秀人才,却没有有效利用,在经营决策上存在问题。

3、存在问题的股份制企业

这包括:(1)股票稳定性差的企业。这类企业或是进入股市交易的流动性股票过多,稳定股东过少;或是可转换为股份的债券,容易成为收购的目标。(2)股票价格过低的企业。这类企业或是由于股票价格长期低位徘徊;或是与同行业其它企业相比,股票分红少,容易成为收购的目标。

在跨行业收购、亏损企业收购、高技术型企业收购时,除了以上一般标准外,还需考虑其它特定因素。

跨行业收购与同行业或相近行业收购相比,除了信息来源少、数据资料难以收集外,由于工艺、技术、管理方面的差异,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在跨行业收购时,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战略指向。跨行业收购的最大问题是收购完成后,被收购企业是否存在本企业所需要的价值,是否真正存在协同作用效果。这需要在收购前,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其次,必须事先准备好管理人员,保持对收购企业的控制。在决定进行收购时,就应选择好合适的经营者和主要管理人员,以此实现控制被收购企业的经营权目的。最后,还应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收购对象企业的地理位置是否适合本企业战略布局的需要。(2)收购对象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该行业发展。(3)收购对象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能否再提高,能提高多少。(4)收购对象企业在资产状况、财务状况、人员状况、负债状况等方面的行业评价。(5)收购对象企业的子公司事业是否适合本企业的需要。(6)收购对象企业经营者、所有者状况评价。

在收购亏损企业时,最重要的是收购前就应论证该企业是否存在收购价值,这种价值是否可以作为完成收购后该企业的生长基点。例如,亏损企业虽具备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却缺乏开发市场的能力,而市场营销却是本企业的特长,那么市场营销则可作为该企业的生长基点。此外,亏损企业的问题是基础管理薄弱,这方面也不可忽视。

三、企业收购的方式

友好式收购一般由双方协商同意,在达成一致意见时可选择下面六种方式之一:一是收购方企业吸收兼并被收购方企业。被收购方企业取消法人资格,收购方企业保留原法人资格,被收购方企业以折资入股方式或出卖其资产所有权方式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分公司。被收购方企业如未取消法人资格,则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子公司。二是收购方企业以现金式交换股权的方式,取得被收购方企业控股大股东出让的股份。被收购方企业保留原法人资格,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子公司。三是收购方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收购被收购方企业的分散股票达到控股程度,被收购方企业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子公司。四是收购方企业公开收购被收购方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程度,被收购方企业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子公司。五是收购方企业承担一定额度的被收购方企业增资发行股份达到控股程度,被收购方企业成为收购方企业的子公司。六是被收购方企业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向收购方企业主动出让经营权。

敌对式收购通常采用收购方企业公开收购被收购方企业股份,收购方迫使被收购方企业大股东出让其股份,收购方企业说服被收购方企业让渡经营权三种方式。最后一种方式在真正取得经营权后,收购方企业往往受到这些让渡经营权股东的各种利益制约,比起前二种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并没有让渡资产所有权,对于收购方企业存在行使经营权的种种不便。

四、其它有关的主要问题

企业收购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具体的各个收购案例由于情况不同,操作方法及过程也不尽同;但是,作为一般性企业收购,仍需考虑以下问题。

1、弄清同意被收购企业的真实动机

有时,被收购企业同意进行收购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便道出的动机。例如,在被收购企业以需要资金转产的表面机的背后,实际隐瞒了:由于新法规将颁布不利于企业继续经营的条文;在法律诉讼方面企业将面临严重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在原材料供应上,将出现巨大的困难等等。如果事先没有调查清楚这类动机,在完成收购后,将使收购方企业陷入困境。

2、真实评价被收购企业的价值

企业的价值评价广义上指选择有价值的被收购企业;狭义上指确定被收购企业的价格。它主要解决为了收购适合于本企业战略的企业,需要多少投资这一问题。广义上的企业价值评价,从收购对象企业所属的行业和收购对象企业两方面分析。

行业分析主要分析该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该企业的竞争对手,有关的政策法规三个方面。行业特点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商品特点及市场特征,需求变动,技术革新的水平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的竞争者状况,市场占有率状况,产品开发能力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分析包括:与该企业有关的政策,行业管理条例,国家法令等。

企业分析主要分析该企业的组织结构状况,企业特点,营销状况,投资收益状况四个方面。组织结构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状况,组织结构及组织机能状况等;企业特点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的社会形象,在所处行业的地位,主要经营范围和经营特长等;营销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的营销方式,营销能力,物流程序和物流系统等;投资收益分析主要包括: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利润状况可比增长率状况及资本运营状况等。

3、聘请律师、会计师

聘请律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收购中的有关事项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调查、考证,规避收购合同所承担的风险;二是在完成收购后,防止由于收购所引起的经济诉讼。律师一般参与以下工作:(1)促成收购意向书的签订;(2)起草收购合同;(3)作为顾问参与收购的有关交涉;(4)参与决定收购的交易方式;(5)从法律上对重要的帐册、记录、合同进行详细考证。

聘请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者参与收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与收购有关的资料,从会计、税务的角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客观地论证收购项目中有关条款的可靠性,审核评估价格的合理性。注册会计师主要参与以下工作:(1)检查收购中有关税务、帐册项目是否采用公认的会计原则作成;(2)检查是否存在未入帐的资产或负债,检查在制品是否合理地反映于资产项目,进行有关的财务调整;(3)参加与收购有关的交涉;(4)作为收购方成员对被收购方企业,从税务角度进行与收购有关的纳税、避税调查;(5)对被收购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4、对被收购企业帐外债务的处理

在收购进行过程中,往往发现被收购企业尚存在未入帐的负债。如果发现这种负债是在签订收购合同前,则应据此重新就收购价格进行交涉;如果是在签订了收购合同后发现这类债务,这时则应冷静分析这类债务对完成收购后企业的影响,或是停止收购,或是重新要求谈羊,调整收购价格。

为了防止由于存在帐外债务而影响收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签订收购合同时,应就会计检查的项目达成协议,就这些项目的缺漏及可能性订立约定事项及与此相应的收购损失赔偿条款,由于被收购方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内的原因,导致延迟或停止收购而造成损失时,收购方企业有权要求赔偿其损失。一般情况下,被收购企业所出示的其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状况,应该包括没有帐外负债的证据和保证书,在收购合同中应就约定事项载明被收购企业有责任保持这一状况,直至成交。

5、签订收购合同

签订企业收购合同时,首先要明确收购的对象,而收购对象又分为收购股份和收购资产两类。收购股份在国内就是收购普通股或股权证,在国外往往存在几种股票,需要在考虑了被收购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投资政策后,决定以何种股票及数量获得被收购企业的经营权。收购资产则应在收购合同中明确,收购对象是某特定的资产项目及类别,它们各自的收购价格是多少,总收购额是如何分配于各收购对象的,用什么形式支付。对于无形资产,应该在合同中就收购后的会计处理及其性质、使用期限加以详细规定。

有时,聘请专家和顾问协助完成收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记入合同中的事项不光要考虑法律因素,还要考虑会计和税务因素,要将这些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就需要具有实践经验专家的协助。例如,在收购资产时,既要考虑各种资产的法律性质,将其以合法形式载入合同中,又要考虑分配于各种资产的价格及收购后各资产的返还问题等是否符合会计原则。而这种复杂的协调问题,就只有依靠专家解决。

6、对完成收购后企业的经营管理

完成企业收购并不是收购成功的标志,而只是进行成功收购的必要过程,真正的成功收购往往需要经过几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这期间内,对被收购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是最后完成收购的主要手段。

选择合适的收购对象,为合理地进行收购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企业经营者施展其管理艺术才华于被收购企业,才是成功收购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其标志则是企业的效绩。而这种管理艺术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

在大多数完成收购时被认为是出色收购的案例中,由于始终没有理顺被收购企业的人际关系,而导致十年、甚至十几年中企业始终缺乏效绩。其原因在于对人,尤其是对主要管理、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缺乏了解,没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特别由于传统的中华文化素有的“胜者王候,败者贼”的思想影响,在被收购企业中难免会出现对外来的收购企业的抵触,企业被收购后难免会产生作了“亡国奴”的想法,这将导致有才能、懂技术的人才外流,而继续留下来的人则普遍存在悲观、失望情绪,往往对新来的经营管理人员存有敌意。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收购方企业要想实现本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方针,只有先稳定留下来的人,对想外流的人员设法分别谈话,解除顾虑,运用不同的诱因促使其留下来努力工作。

然后,逐渐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贯输到人们的头脑里,凝聚起人心,重新形成新的整体观念。继而通过确定新的经营目标,明确各人的工作目标,向人们指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运用激励诱因,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去完成高效率的工作。以此,逐步将被收购方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纳入收购方企业的战略轨道上来,从而在短期内完成有效绩的企业收购。

标签:;  ;  ;  ;  ;  ;  

关于企业并购的几个问题_公司收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