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引入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论文_边可,张安伍,刘贺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引入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论文_边可,张安伍,刘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地时有事故发生,怎么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把安全问题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不断完善制度,加强人员的培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地;安全;管理;BIM技术;制度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征

一是建筑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投资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及危险性大等特点,其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工程体积大、施工人员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原材料及设备机械量多。施工交叉作业量,增加了施工难度,从而导致施工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致使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要求及难度越来越高。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普遍为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流动性也极大。虽然不断扩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但也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农民工仍极为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施工安全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相应的防护技能,造成自身施工安全意识薄弱,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难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制约安全管理。目前,建筑工地上的多数工人都是农民工,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并且在出现事故时,不知道采取紧急自救措施,按照规定,新进的工人必须接受三天的安全生产教育,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而多数单位在这方面做的明显不够,只是随口一交代就完事,另外,部分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不高,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安全管理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工程,因此,要想把这个工作做好,就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与其相适应。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安全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健全,缺乏必要地激励机制,建筑工人配合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三)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小,影响安全管理。由于协调工作做得不到位,责权不明确,致使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时,力不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建筑企业发展迅速,管理人员年轻化,安全监督执法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欠缺,在安全执法的过程中,力度不是很严,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教育力度与责任追究不够深入。从而导致没有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而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监管不力不会受到责任追究,不会受到严肃处理,使其他一些相关企业及责任人不能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因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制约安全管理。专职安全员多数没有配备,有的即使配备了也是身兼多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监督巡查;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些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也是流于形式,走走过程,不能真正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在安全生产条件差,防护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高发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建立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和奖惩办法,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建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加大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力度。首先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并按规定进行设置,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作用。比如在建筑外围实行封闭,设置安全网,在危险处设置危险警示和标志等。其次,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安全员要落实到位,要有专职安全员,定期组织各分包单位所有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对违规操作班组、违章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创新措施

1.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事故应急方案。只有全面到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各方面的安全。

2.加强运用信息化和BIM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的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阶段,还应当扩大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还应当努力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进行实时、现场监督、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损失降到最低。

项目借助BIM技术,加强危险源的识别,探索出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现场施工与安全设施布设之间的无缝对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工程师借助各阶段BIM模型,进行危险源识别在BIM模型中布设安全防护措施

(2)在项目总平面布置时,根据现场平面设计,将图纸导入BIM系统,建立模型,结合CI手册建立标准化构件库,通过模型布设统计完毕后由专业公司统一加工。

(3)通过BIM模型的建立,对各危险点的辨识更准确、全面,使方案制订、防护用具设计更合理,有针对性,防护用具可以提前加工制作,使现场施工与安全设施安装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有效避免安全事项的发生。而且通过工厂化预加工,还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3.增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这也直接导致管理者不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认真贯彻安全管理方针、不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管理目标。这些问题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重视安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实际工作的难度,能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管理人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些要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限制来实现。此外,还要加强安全宣传,安全宣传工作能使建筑安全更加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没有安全的保障,便没有职工的高度积极性,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一方面其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利益。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或人员伤亡事故,将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会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影响其经济效益等的实现。另一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不加强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要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作者简介:

边可,男,1970年2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华电产业院E座中建二局大厦10-11F,邮编:100060

张安伍,男,1986年5月出生,工程师,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华电产业院E座中建二局大厦10-11F,邮编:100060

刘贺,男,1987年2月出生,工程师,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华电产业院E座中建二局大厦10-11F,邮编:100060

论文作者:边可,张安伍,刘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引入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论文_边可,张安伍,刘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