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态增长”惠普工作_惠普论文

工作在“动成长”的惠普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惠普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到2007年,是惠普公司的“好运年”。这家以生产电子仪表起家、在IT市场跌宕起伏多年后的公司,终于占据了全球IT企业老大的宝座。

惠普公司最近几年已经拥有了很多创新。比如对康柏的收购,改变了惠普的业务状态。全球CEO马克·赫德提高效率和削减成本的做法,也改变了很多流程。现在,这些做法正在激起文化的改变。而且,这个如经典故事般、由两个伙伴在车库实验室中创建的公司,正在试图用一个新创公司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身处高科技行业,惠普将变革视为一种生存和成长方式,静态的发展是不存在的,就如同在海中航行的船只无法控制波浪翻滚一样。但接触的船员能够在海浪的左右摇晃中仍然牢牢把握方向,在顺应变化中动态地成长。

身处变革的洪流中,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那些工作在“动成长”中的惠普人,又是以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来面对IT企业、IT市场?

惠普中国每天都有几百个空缺职位。这对惠普中国及香港地区人力资源总监关迟先生来说,是挑战也是乐趣。而这些岗位,将面对更多的年轻人和女性。

人物介绍

●李静(右后):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制造业客户经理

●何世德(中后):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业务经理

●谭湘亚(左后):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行政助理

●李剑(右前):企业客户及公共事业集团财务暨管理部财务分析

●周宝曜(中前):惠普中国实验室

●杨晓莉(左前):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市场部惠普解决方案移动中心拓展经理

越个性越共鸣

与前些年相比,惠普近年开始强调校园招聘在整个招聘中的重要作用了。这不仅仅因为竞争对手选择了更贴近年轻人的招聘策略,也因为年轻人越来越成为电子消费类产品的主要消费群。只有年轻人才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跟早些年相比,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会有机会加入惠普工作了。吸收这些年轻人,同样对惠普来说也至关重要。”关迟说,“现在大家总在讨论‘80后’到工作中跟‘70后、60后、50后’格格不入的现状。但我说,个性是这些‘80后’身上最可贵的地方。未来的20年,这群人将是主流,而所谓‘70后、60后、50后’将变成非主流人群。在PC日益工具化、同质化的时代,在代工厂商各式各样的PC外壳之内,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大同小异,凭什么让消费者为品牌买单?惠普PC产品在走年轻人策略的时候,怎么发现年轻人的需求?只有年轻人知道年轻人的需求。这时候,似乎越个性,才越能引起共鸣。”

当然,有个性是好事情,但并不代表在工作中可以耍个性。

此外,关迟还介绍说,惠普还有一个叫“常青树招募”的常态招募方式,即鼓励员工在完成工作之余多出去结交朋友。不管暂时有没有职位空缺,都要尽量结交适合在惠普工作的朋友,以作为人力资源储备。

员工招聘 女士优先

“惠聚木兰女,普写半边天。”这是前些日子以来,惠普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的广告。“并不是我们只招聘女性,而是希望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员结构多元化的文化目标,并且实现商业价值。”惠普尊重女性、强调多元的文化由来已久。但这里讲的女士优先,并不仅仅是因为企业文化强调女性而特别凸显招聘政策上对女性的重视。不少公司喜欢把企业文化做成漂亮的口号标语贴在墙上,但它却从没有落在员工的心里。真正的企业文化,其实根植在企业员工的各项行为之中,它是一种企业的风气、企业的习俗,并不仅是墙上那些漂亮的字眼。“企业文化是你做的,并不是你说的。”关迟说。其实,“在商言商地说,招聘政策上对女性的倾斜,同样是出于商业本身的考虑。我们希望未来惠普的男女员工比例可以达到6:4。这种理念已经远远超出给女性员工一个平等工作机会的阶段,而是在提倡多元文化的同时,能够带来更多的business。”

菲利普·科特勒在《精选营销词典》中说:“伟大的品牌是公司维持超额利润的唯一途径。伟大的品牌代表了感性收益,而不仅仅是理性收益。”但在左手理性、右手感性的消费者心目中,PC品牌在传播中滥用“工具理性诉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具理性诉求”冰冷而僵硬,缺少亲和力。很显然,惠普理所当然要放大消费者心中的感性成分。“而在这些方面,女性更有优势。我们能发现,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都在走时尚路线。而且从全世界趋势看来,女性在家庭花销中起决定性作用。现在,你购买一个笔记本,要好用又要好看。如果我们只雇佣一些重技术的中、老年的男性工程师,那么他们对感性一面的感知就没有那么敏锐。试想,如果我们把方便、实用、美观等设计理念放在设计的最前端,并且让女性设计师参与设计,那么,带给客户的体验必然是不一样的。”

作为中国区的人力资源总监,关迟正努力帮助惠普实现这种多元化文化对女性的承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如果没有各占一半的比例,从我这里就通不过。”

“动成长”企业中的生存法则

在惠普,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都同样身处在惠普“动成长”的环境中。而这样的环境并不会因为你够“理性”或者够“感性”有所改变。“其实在动态环境中,无论是对于员工的管理,还是员工的自我管理,都有所谓‘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的东西。”关迟说。惠普认为这其中有三个重点是必须坚持的:首先是专注的精神。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专注的精神就越发显得珍贵。没有什么比专注于做好和完成现在的目标更重要的事情了。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当下必须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做好现有的工作。其次是行动一致。在变化中,一个人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全局,这和管理中的“短板效应”原理一样,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水的容量。第三点是具备学习精神,变化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变化中体现你的价值,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如何让员工脑中的知识最大程度地释放。因此,变革中最重要的是沟通、评测标准和建立变革的信念。

你是蓝(blue),还是红(red)?我是紫(purple)。这是惠普刚并购康柏后,惠普内部经常出现的戏剧性问候,惠普的颜色是蓝色,康柏的颜色是红色,那些并购后加入的新人则是红加蓝后的颜色——紫色。现在,惠普的标准色依然是蓝色,但是,它的内核的颜色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在红加蓝之后,新惠普到底是什么颜色?

那些在惠普工作的人似乎才不管自己是什么颜色呢。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务实,比什么都重要。

“没什么比拜见客户重要”

“没什么比拜见客户重要。”惠普全球CEO马克·赫德在上任后首次的中国之行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那次,他也真的只是拜会了政府机构并约见了当前中国市场的重要客户。在惠普重组计划中,赫德第一刀就砍向公司臃肿的组织架构。按照惠普的说法,此举的目的是使销售团队更贴近客户。“这对我们销售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李静说,“如果你不主动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启发客户的需求,而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惠普的种种好处,是无济于事的。IT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销售人员面临很多问题,更主要的是人对人的信任。我们不单纯是卖东西,而是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只有他需要,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对此,主要做市场工作的杨晓莉也有同感,“其实,从IT行业整体看来,产品的差异并不是太明显。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有时候在做市场工作的过程中,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我们会强调跟客户做朋友。”

是的。惠普太知道做朋友、建圈子的重要了。“不过,我们的这些客户都是‘眼睛很毒’的,你接近他是为了什么,他一眼就能看穿。所以,我们提倡的交朋友,还是要用真诚的心去经营的。”杨晓莉说,“当你帮客户实现了他的价值需要,你就会有成就感。有时候,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有的客户到了北京,即便没有时间见面,也一定要打电话来问候一下。这让你知道,你是在客户心里的。”

有学习就有回报,李剑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财务知识和MBA知识,帮她实现了职业发展。

加入惠普时间不长,但这却是何先生职业生涯中唯一一个不需要向人家解释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了。

作为惠普中国实验室的第一批加入者,周博士很自豪。

能坚持的人才能做个好销售。

越来越年轻的市场,需要越来越年轻的人出谋划策。

小谭话不多,却是个出色秘书。虽然放弃了学习5年的医学专业,但却自信比那些需要倒班的同学过得幸福。

遇上难题,请学会“逆向思维”

工作中遇到不顾心的事十之八九,惠普提倡“逆向思维”的解决办法。“做一条反方向游的鱼。”这是惠普对其员工强调的职业理念。

这种逆向思维的一个核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管理者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唯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公司管理层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感情。表现之一就是“善待离职的员工”,惠普对离职员工的尊重是基于一种理念:员工主动离职是为了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对公司的背叛。对个人而言,逆向思维的另一个诀窍是学会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简单考虑个人的利益。

“也许跳槽是一个选择。”李剑说,“但惠普却不鼓励。工作中发生了问题,躲是躲不掉的。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因为薪水待遇而决定放弃的年轻人。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要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糟,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

李静在转到销售岗位的时候,曾经历过3个月的“魔鬼训练营”。在那里,几乎每天都有人会面临淘汰。“如果按照‘正常’的判断,我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我之前是做秘书工作的,没有任何销售经验。而训练营其他很多人都有一些销售经验,新加入惠普的。当时我们的训练还是很残酷的,5人一组,一段时间的训练结束后必须淘汰一个人。压力非常大。在强手如林的态势下,如果我放弃,似乎也在情理中。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比他们更有优势。因为销售是否可以做得好,跟你是不是懂得运用公司的资源非常有关系。跟这些专业销售相比,我比他们更熟悉惠普的流程和应该到哪里找资源。这也算给自己鼓劲儿吧。我参加了一次补考,结果是成绩最好的。于是做销售到了现在。有段时间确实很难,但是,当你坚持下来了,你就能看见自己的收益了。”

总体来说,逆向思维有着共同的法则:

1.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客户是你的上司;有时候,客户也是你的员工。

2.大部分经理人的思路是先站在个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学会站在公司立场上考虑问题,反倒更容易脱颖而出。

3.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瞎“逆向”,而是有道理的“逆向”,比如,以客户导向为基础。

4.逆向思维更需要规则的支持。对于很多中国公司,“逆向思维”的结果是漠视规则,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惠普经验表明,真正的“逆向思维”必须要用制度来进行保障。

做成“伟大”之前,请先做好“螺丝钉”

“也许有些年轻人加入惠普后,发现工作跟想象中有很大的不一样,会有沮丧的情绪。那是因为你还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并且缺少螺丝钉精神。”李静说。毕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讨论大池塘、小池塘的问题。当下决心进了大池塘后。却发现小鱼也并不好当;或者当下决心进了小池塘后,发现池塘实在太小。我们似乎总是在矛盾着,可生活也因为如此而变得有意思了。

“其实,是不是螺丝钉还在于自己的感受。在整个惠普中,我们可能是小螺丝钉。但是,在我们部门中、在我们帮助销售完成了销售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太重要了。”沉默的周宝曜说话了,“我们部门每进一个人,需要我们都认可才行。你说,这样你还觉得自己是螺丝钉吗?”同样很满足的何世德也有同感:“整个惠普的Halo(惠普的一个视频会议产品)团队在全世界也就十几个人。我要负责Halo在中国区的业务。蛮有成就感的。”“尽管我们的财务分工非常细,但是每年我跟部门的另两个同事都会轮调,做对方的工作。即便是螺丝钉,也是每年做不同的螺丝钉。每当轮岗的时候,就是我们反观自己工作的时候。”李剑说,“还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部门有很多毕业生。他们也强调自己很能吃苦、能加班,但却不能承担压力和责任。我们也在努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尽管每个人的分工很细,但是,他们能有一个完整的项目去做,这在其他公司恐怕是不会有的。在这样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外企的工作节奏和方式,推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杨晓莉说。其实,想做好一颗螺丝钉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新加入惠普的大学生必须很快熟悉外企的沟通方式和工作节奏。”杨晓莉说,“在惠普,我们的沟通途径主要是邮件,作为‘口说无凭’的最好凭证。同时,也可以让与此事相关的人都被纳入进来。而且,凡是都有Deadline。也千万不要可丁可卯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因为随时会有意外情况出现,打乱你的时间表。”

“其实像谭湘亚她们这样的行政秘书,虽然不是战斗在第一线,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后勤服务,我们在前面也会乱套的。”李静说。

并非我们把螺丝钉精神放大、把你伟大梦想踩在脚下不屑一顾。实际上,你们看到的李静、李剑和杨晓莉刚加入惠普时做的也是最具螺丝钉特点的工作——秘书,也都是因为踏实肯干,才有机会转做现在的工作。请相信吧,没有什么不可能。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困难”。我们要说,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务实。惠普务实的风格还会延续,因为这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好处。那么,你呢,决定从什么时候开始?

标签:;  ;  ;  ;  ;  

在“动态增长”惠普工作_惠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