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交互产品设计探讨论文_袁成皓1,孔令斌2,曹丹丹3,姚新科4,邱豪5

学龄前儿童交互产品设计探讨论文_袁成皓1,孔令斌2,曹丹丹3,姚新科4,邱豪5

1.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 211167;2.南京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11167;3.南京工程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211167;4.南京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211167;5.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 211167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市场上的儿童益智玩具的问题以及具体分析。同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儿童益智吹泡泡吉他的设计方案。文章主要从形态、色彩、材料与工艺、功能、人机工程,五个方面来阐述具体的设计理念,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规划。

关键词:吉他;学龄前儿童;形态;色彩;交互设计

1.设计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用户限定为学龄前儿童,使用环境为在室内使用,旨在开发儿童的智力与音乐方面的天赋。设计目标是从形态、色彩、功能、材质以及人机工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儿童益智泡泡吉他的设计,改变现有儿童益智吉他功能上的单一性,以加强对于儿童的感官刺激。

2.设计过程

在设计的定位方面,充分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与情感进行了分析之后得出了,玩具在难度上最好能够有变化的梯度。以适应不断成长的儿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尤其是为了使三到四岁的儿童迅速上手玩具,又可以使6岁的儿童玩玩具时可以克服小困难,进一步刺激其情感与智力的发育。延长儿童使用玩具的时间。学龄前的儿童早就具备了成人所有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已经逐渐成型,理智感突出表现为好奇和好问。【2】因此,此款玩具在设计初期对其的难度进行了可变化设计。可以调整玩具的使用难度,以此来适应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儿童尚无经济能力去购买玩具,只能依赖家长来满足对玩具的需求。而成年人对事物的判断与认知能力要远远高于幼年期的孩童,并且审美心理与幼童有着巨大的差别。也就是说玩具的外在形态在满足了孩子喜好的同时所具备的设计特点,并不与成年人(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所匹配,家长只能假以幼童的认知角度,凭经验去判断这类设计的吸引力。因此,家长在对学龄前儿童玩具的认知上,更多的会从功能、设计内涵的性角度去衡量它的特点。对家长来说,玩具不仅仅用来玩,而要具备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因素,比如动手能力、逻辑能力的训练等。为了使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家长能够购买玩具,该玩具突出了其在益智性方面的特点以博取家长的欢心。

2.1形态设计

该玩具吉他充分考虑了儿童对于可爱动物的喜爱,因此在形态上主要使用了漫画中的象(如图二所示)的形象作为该吉他的主要形象。材质的选择要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的材质,并且要选择有情感关怀的材质,让儿童从触觉上体验到情感的共鸣与呵护。在色彩的选择上要满足学前儿童的视觉需求和所接受的颜色范围。在交互方式的侧重上要根据学龄前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和认知需求进行选择,特别是现在的技术发达,一定要注意这些 LED 灯光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免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身心造成危害。在结构的设计上多采用圆润的倒角,以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学前儿童造成划伤。同时在玩具的使用中,根据学龄前儿童各阶段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等特征,注意游戏情节难易程度的设置,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引导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去玩耍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免过于复杂和难度较高的游戏环节打消学前儿童学习和继续玩耍的兴趣和斗志,挫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

2.2色彩设计

在为此模型的配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龄前儿童的特征,因此采用了蓝色作为吉他的主要颜色。研究表明,0~3岁的儿童,要用较为艳丽的色彩,有利于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诱发婴儿的观察力、认知力和享受自己周围环境的情感。但是值得注意的 一点是,此年龄段儿童使用的玩具,其色彩艳丽程度及亮度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太艳丽的色彩,可能导致儿童的视觉疲劳,使儿童焦躁不安;太亮的颜色会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对儿童的视觉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太亮的颜色也会导致甲醛含量过高,对环境的破坏很大,甚至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危害。

2.3材料与工艺

在这款儿童益智泡泡吉他的主体上采用了常在玩具上采用的ABS塑料,强度高、轻便、表面硬度大、非常光滑。尺寸稳定、安全无毒、抗蠕变性好,并且ABS的成型加工性好。在工艺上采用了成型快速精度高的注塑工艺,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或是半自动化作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经济指标,适于大批量生产,而且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

2.4功能设计

本款玩具在原有的儿童音乐益智吉他的基础上加入吹泡泡功能,如图三所示。在一开始可以设置成凡是拨弦即可发生泡泡的简单模式。在儿童熟悉玩具,或是等儿童年龄较大之后既可以选择使用困难模式。仅在儿童正确弹出节奏后才能够发出泡泡,旨在引导儿童正确地弹吉他。在吉他上有8个和弦按键,按住和弦按键后即可弹出该和弦音。而此时泡泡发生器可以发出泡泡,在反复的刺激中锻炼孩子的音乐潜能。

2.5人机工程设计

在对玩具进行初期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生理特点。大部分的按键大,且使用柔软的PU材质。琴弦采用了耐用但是不锋利的尼龙弦。整体的吉他吉他体积大小,将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的P95作为这款玩具的设计尺寸的基本参照。力求适应大部分中国儿童的身形。

3小结

本款玩具根据“一切为了孩子”的设计理念,从形态、色彩、功能、材质以及人机工程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设计方案。旨在加强市场上儿童益智音乐玩具的功能。

玩具整合了市场上的儿童音乐玩具吉他的功能,整合了儿童心理学、伦理学、学龄前儿童教育学等等。在儿童在使用该吉他时能够锻炼其手指肌肉的按压能力,而且开发其音乐方面的才能。

参考文献:

[1]陈小美.具优化设计的心理学研究.[J]国商界,2010,4.

[2]韩帅.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J]美学技术,2014,3.

[3]徐刚,杨先超.浅析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思维要素,[J].

论文作者:袁成皓1,孔令斌2,曹丹丹3,姚新科4,邱豪5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学龄前儿童交互产品设计探讨论文_袁成皓1,孔令斌2,曹丹丹3,姚新科4,邱豪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