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堂评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_教师评价论文

充分利用课堂评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_教师评价论文

用好课堂点评,创造教学佳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佳境论文,用好论文,课堂论文,点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课文的知识、教师的提问会做出各种回答,他们或赞同,或反对,当然也会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作为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一笑了之,它需要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简要点评,可以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从中获得启示,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思想的目的。教师的这种评价就是课堂点评。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就从教学的诸多方面、课堂上的紧要时刻,要求教师“该出口时就出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留心记载了一些教师(包括自己在内)的点评语言,试图就课堂点评的语言艺术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点评要讲究艺术

《案例一》:洞察心理特点,呵护童心。

片段一: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作了这样的评价:“你回答的声音比以前大多了,记得上学期刚转到我们班的时候,你的声音像蚊子似的呢!”学生原本微露喜色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讪讪坐下。

片段二:学生在完整地回答完某一问题后,教师评价说:“答是答得挺好的,就是中间读错了一个字!还有谁能比他回答得更完美?”闻此言,学生一脸悻悻状。

课堂点评的作用在于鼓励与反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述教师的评价显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相反,教师不经意的话语则刺伤了学生稚嫩的心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许老师会说,我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为学生好啊!殊不知,这样的“客观”,带给学生的将是尴尬与难堪。

这里就需要注意点评的心理艺术。为什么我们教师就不能让学生得到自己的成功被他人承认的喜悦?这是一种最廉价、最有效、最易于使用却遭人忽视的方法。它要求教师了解并做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点评,从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服务。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忽视学生心理的点评可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抗拒情绪。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老师对学生有热爱的情感,学生就一定能够领受到这种情感。

《案例二》:将批评包涵在表扬中。

批评总是不受欢迎的,而教师往往是使用这个武器最频繁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次批评和一次表扬,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批评和表扬,则前者的效果不如后者。就课堂点评而言,有批评也有表扬,但同样的意思怎样从教师的口中道出确实是有语言艺术可讲的。

我在进行“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授课前,布置同学完成以下作业:1.采访一位教师,设计几个问题对他(她)进行了解;2.准备“你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帖子供班级论坛讨论。课堂上,教学一如我的预设进行着,当同学们在介绍某某老师时,我发现一位平时比较好动的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重复做出了几个怪动作。但我当时却佯装毫无觉察。等到快下课了,我叫这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了刚才的几个动作,这次动作比先前他暗地里做得还要夸张,这可把全班同学都逗乐了。随后,几个调皮胆大的男生叫道:“某某老师平时最爱做这样的动作了……”“哦”,我连忙说:“模仿是门艺术。这位同学模仿老师的动作这么像,表明他很有模仿天才,也很注意观察老师,关心老师。他应该主动‘请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知师爱师的,你们说是不是?”

其实,这种方式的“批评”,可以摆脱事发时同学们的嘻笑,既消除了抵触的本能情绪,也抑制了自暴自弃的情绪。老师这种变批评为表扬的点评,恰能激起学生一种积极表现的欲望,从而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

这就是点评的语言表达艺术。它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宽容的耐心,以诚恳的态度、火热的话语,肯定他们,以达到使他们积极向上的目的。

《案例三》:提高语言修养的趣味性。

一次,在小组讨论发言时,老师发现有的学生会重复前面的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不是去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着说:“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有的老师见学生能悟出藏在哲理或者名言名句的意思会夸奖道:“你简直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对合作成功的小组会夸奖道:“你们真的是黄金搭档,真的有效!”这就是点评的语言趣味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提出“快乐教育法”,就是要尽量使受教育者在快乐中感受知识,而不是使之成为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谐趣是符合教育学中“乐学”原则的。我们力争做到“喻趣”——即巧比善喻。例如,“你简直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曲趣”——实施“迂回战术”。“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好吗?”如果教师把话说得太直太露,一览无遗,听者并不一定信服。如注意从侧面入手,其效则会更好。当然,这里说的“曲”,并不是故意“绕弯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是该“旗帜鲜明”的时候还去“犹抱琵琶半遮面”,回避矛盾;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察颜观色”,合理地搞好穿插结合。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发剂,能够唤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掌握和运用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时的喜悦情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来,稳步发展。

二、点评要注重引导

《案例四》:点评中蕴涵暗示教育。

我曾听一位教师执教“难报三春晖”一课。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于是想克隆出许多保姆时,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愉快地点了点头。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正如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说:“教书如果没有进行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教育。”这位聪明的教师巧妙地利用了点评这一教学手段,教书育人。

三、点评要把握好“度”

批评和赞赏应该有个“度”,尤其是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评价语的“尺度”、“限度”。

《案例五》:点评中把握“尺度”。

所谓“尺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教师要掌握各种可比性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有些具体做法可供参考:(1)挖掘教材中的可比因素。例如,“你考虑得真周全,把你们小组的意见进行了整合,你们小组很团结。‘神舟六号’就是精诚合作的最好例证”(《在竞争中合作》)。(2)与同学对比。例如,“到目前为止,你是回答得最出色的一个!”“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3)与教师对比。例如,“这个问题老师也是昨天才找到资料的,你的自学能力真强。”“你真会思考,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想到。”(4)与自身对比。例如,“据我所知,你这次发言是最棒的,继续努力!”

《案例六》:点评中掌握“限度”。

所谓“限度”,就是根据课堂的知识载体,注意点评用语的“限度”,即放得自如,又不至于“一泻千里”。

下面是某教师在《财产属于谁》教学中的教学实录片段。

教师: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定节日)?

(学生回答)

教师: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

学生回答:500元、1000元、2000元……

教师提问:好。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

学生回答:存银行;买自己需要的比较贵的东西,比如CD播放器;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放在家里;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放家里……

老师说:A同学,一般地说,一个CD播放器得多少钱?

A学生回答:四五百吧。

老师说:B同学,你觉得把1000元钱放在家里就特别舒服,是吧?你还想过把钱搁哪里呢? (伴着善意的笑)

我注意到,这位老师与学生交流很自然,有些像唠家常。而听课老师却一致认为,她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尤其是对A、B同学的点评虽无恶意,但完全可以稍微“收”一些,注意“限度”,尽量做到简洁。既然这位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出对财产的“处分权”的理解,就应紧紧围绕她所预设的“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部分知识进行。如可以这样点评:“放在家里也不失为是一种处分的方式。”

可见,高质量的点评,是教师渊博、机智、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热情、专注、求实的教学态度的凝聚点,又是教师灌输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临界点。它应该集教师的责任心、品德修养、言语表达功底、知识基础、创作思维、“传道授业”意识等诸多因素于一体,而不能只是花拳绣腿,故意卖弄技巧。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让我们都来关注课堂点评艺术,巧妙而恰当地进行课堂评价,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让教与学达到最佳的境界!

标签:;  ;  

充分利用课堂评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