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论文_邹娜

浅谈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论文_邹娜

黑龙江省密山市广播电视台 1583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广大人民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而新闻作为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后,通过拓展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方式、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做大的力量。本文主要探析了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

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伴随科技进步,普通民众获取新闻的方式渐趋多元化,不仅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还包括以电子科技为支撑的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但依靠传统媒体获得及时的新闻信息,依然是主流方式。然而,作为报刊类媒体编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对包括采编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环节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纸质媒体健康发展。

一、新闻采编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深度采编

一般而言,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决定了关注度。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新闻播报有特定的播出时间,不能做到随时、及时发布。因此,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滞后,必须要创新新闻采编工作,通过发觉新闻采编的深度来提高报道水准,利用新颖的新闻视角来吸引观众。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中不仅要克服介入时间的问题,更要充分发挥新闻的影响力来提高收视率。

(二)提升媒体公信力

新时期新闻报道要担负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媒体是传播政治思想的主要渠道。只有媒体在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才能使其发挥广泛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要求新闻采编工作必须注重塑造媒体公信力,只有具备公信力的新闻节目,才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也对提高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电视新闻采编不仅要承担策划者的角色,还要担负起新闻把关者、评论者等多重角色。新闻采编工作作为新闻节目公信力的塑造者,必须基于当今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传播来正确筛选新闻信息。电视新闻内容评论是媒体发挥舆论引导的主要体现,可以让观众在接收新闻播报后对新闻内容进行反思,这便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采用精准、犀利的语言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并要准确把握好自身的政治立场。

二、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的途径

(一)要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主导地位

新闻采编工作虽然已有特定流程,但这种流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者的灵魂,更是新闻编辑的灵魂。新闻采编工作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工作职能又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既要策划选题又要进行采访报道。新闻编辑如果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人员,要根据每天掌握的动态消息,以敏锐、超前的思维与判断,科学准确地确定当日新闻的报道主题和整体结构,并依此进行新闻的选择与取舍、稿件的删改与提炼、内容的编排与包装、串联词的撰写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做到编排思想的明确和强化,才能使得受众群体从超大信息的报道中把握到一个潜在的思想和脉搏。

(二)丰富内容

高水平的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能够提升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质量,有效加强内容的多样化,因此,需要提升新闻采编的专业化程度,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提升电视台新闻对公众的吸引力。电视台发展速度、新闻内容质量影响着媒体的发展,如果一个电视台媒体没有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作为基础,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公众的关注兴趣,无法在社会中建立起应有的公众影响力,因此,需要丰富新闻内容,提升新闻信息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报道视角要贴近受众

纸质媒体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基层群众,因此需要站在群众的视角去选择新闻内容、报道风格和思维方式。要积极地深化感受新闻的受众对象,选择基层民众喜欢的内容,提供可以帮助群众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新闻信息,同时懂得群众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展开对新闻信息的准确认知,吸引群众的关注,进而提升新闻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如果能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去进行会议报道,也能为群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报道内容。例如,涉及教育、医疗、社保新政的政府会议,包含了大量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把这些信息作为内容的主体,结合当前存在问题,突出新政出台后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方向和措施,会议信息结合实例采访,而不是强调领导讲话,不仅形式更生动,还能为群众提供他们所需有效信息,从而提高节目吸引力。例如,对人物典型的报道,要更多地着眼于普通行业群体,发掘整个群体的共性,但又是不同于其他人群的亮点,平凡中见亮点,更加能够引发群众的共鸣,产生好的宣传效果。

(四)网络新闻采编创新

网络新闻的采编创新主要指的是网络页面、技术以及经营等多个方面的改变,大多是围绕网络新闻产品而加以展开。只有产品的生命力强了,媒体才能有新发展。对于网络新闻采编来说,就网络新闻所具有的采访方式而言,网络新闻能够真正展示出第四媒体所具有的特征。新闻记者完全可使用摄像机、探头、录音机、数码相机及电脑手写笔等采访工具,实施跨媒体采访活动。在采访的过程之中,可应用视频来进行现场直播,采访方式可运用文字、照片、录音或者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从而具有跨媒体优势,这正是网络新闻采编创新十分重要的资源。时传播能够允许网络新闻用最快速度传播,十分适合进行动态性、连续性的新闻报道。就网络新闻创新来说,网络新闻的传播范围要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结束语

新闻要突破新媒体环境以及多种媒体的竞争压力,达到长久地在社会中保持强有力的生存活跃度,传统的脱离基层、呆板的风格内容是无法得到社会长久认可的。要想得到长足发展,走转改的活动开展则是针对当下情况进行的有效指导,让新闻报道冲破传统形式、内容、态度的局限性,走进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具有更高的受众接受度,这需要各新闻采编工作在基础工作上做好把关,抛开采编人员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局限,让新闻采编得到新时代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吴慧红.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10):163-163.

[2]陈杰.探讨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8,2(31):123-124.

[3]范一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7(14):132-132.

论文作者:邹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论文_邹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