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型肝炎病毒藏药及活性部位的研究

抗乙型肝炎病毒藏药及活性部位的研究

秦向菁[1]2004年在《抗乙型肝炎病毒藏药及活性部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藏药材中寻找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物质。 方法:从藏医常用治疗肝胆疾病的药材中选择了毛诃子,余甘子,绿绒蒿,船形乌头,点地梅五种药材。分别用植物化学方法提取分离,制备五种药材的提取物。利用转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作为筛选模型,进行活性筛选,以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抗原分泌变化作为指标,评价提取物抗乙肝病毒活性。毛诃子,余甘子,绿绒蒿,船形乌头,点地梅五种药材经粉碎处理,分别用95%乙醇浸泡过夜,制备得到五种药材的95%乙醇提取物。利用HepG2.2.15细胞模型,检测药物作用8天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以及HBV DNA含量的变化,用活性筛选结果指导下一步的分离工作。毛诃子95%乙醇提取物加水,得混悬液,分别用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溶部位。四溶剂部位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活性筛选。毛诃子石油醚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先后以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23个组分,对每一组分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活性筛选。 结果:毛诃子95%乙醇提取物具有抗HBV作用,对HBeAg治疗指数(TI)为2.2,对HBsAg治疗指数(TI)为2.9。其石油醚部位浓度在250μg/ml时为无毒浓度,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62.2%和54.0%,对HBeAg、HBs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3.5和2.0。其中第19组分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有抑制作用,第13组分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有抑制作用。 结论:发现藏药毛诃子的抗病毒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朱华[2]2017年在《广西壮瑶药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广西壮瑶药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基地建设主要内涵:一是壮瑶药理论基础、品种鉴定及资源开发研究,二是壮瑶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叁是壮瑶药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的基础研究,四是壮瑶药制剂与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指出抓好基地建设五大要素是关键;认为壮瑶药基地的建设为促进壮瑶药发展能力的提升及壮瑶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与培养,为实现广西医药制造产业千亿元目标、促进大健康战略发展提供基础与创新动力源。

朱华, 笪舫芳, 傅鹏, 苏健, 王孝勋[3]2017年在《壮瑶药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狗肝菜、火炭母、锡叶藤、鹞鹰风、倒丁风等广西壮瑶药进行质量评价的研究,构建壮瑶药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研究平台;通过对狗肝菜、火炭母进行化学成分的提取及有效物质的筛选,明确了药效物质基础,构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活性提取物开发技术平台;通过对狗肝菜、火炭母等的抗肝损伤药效物质的筛选及评价,明确量效、构效及时效的关系,构建壮瑶药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技术平台;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构建了壮瑶药人才培养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 抗乙型肝炎病毒藏药及活性部位的研究[D]. 秦向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4

[2]. 广西壮瑶药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研究[J]. 朱华. 壮瑶药研究季刊. 2017

[3]. 壮瑶药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朱华, 笪舫芳, 傅鹏, 苏健, 王孝勋. 壮瑶药研究季刊. 2017

标签:;  ;  ;  

抗乙型肝炎病毒藏药及活性部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