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建法

浅谈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建法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广平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广平 057650)

摘要:电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模式,直接影响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传统的变电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分工模式,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效率较低和员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高瞻远瞩,从优化资源配置和作业流程的角度,提出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在该模式下,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维护检修都是由同一个班组工作完成,它是对现有生产管理方式的一次革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由运行人员进行巡视和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检修的工作模式,极大地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关键词:变电 运维一体化 实施 问题

1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供电公司现有的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造成业务分工较细,一方面,常常是运行人员巡视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再把缺陷反应给检修班组,然后检修班组再来处理,延误了缺陷处理时间。考虑到运行人员对设备检测并不熟悉,很可能导致运行人员巡视质量不高,还需要检修人员到现场后重复进行巡视,容易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严重制约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各类检修工作不分难易,都让检修人员负责处理,容易加重检修人员的负担。综上所述,这种运行与检修分离的工作模式,加剧了运行与检修之间的界限划分,不利于员工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张,造成运行人员工作强度不断加大,检修人员也长期忙于维修,造成生产一线员工筋疲力尽,使其它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已经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由于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日常巡视、倒闸操作、设备检修都由运维人员来完成,不但缩短了抢修时间,提高了事故异常处理能力,也降低了设备日常维护成本,可以使运维人员从日常的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很好的解决工作、学习、休息等之间的矛盾,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2 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员工思想不稳定

传统的工作模式运行多年,早已渗透到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维一体化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模式,由于生产体系的变革,工作流程的改变,加上员工职责的重新划分,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量度和工作时间的改变,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思想波动,使员工产生怨言,甚至抵触情绪,如果再出现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可能会对工作质量带来危害,反过来加重员工的思想负担。

2.2 现场作业风险加大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需要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势必造成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比如在变电站开展检修工作,以前是运行人员布置好安全措施后,然后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双方职责清晰,加上还有现场监督负责人,安全性基本可以得到确保。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运维人员既要做运行工作,又要做检修工作,劳动强度十分大,加上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再加上现场安全管理失去以前运行人员的监督作用,只靠班组内部加强监护,难免会放松管理,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2.3 缺失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

变电运行和检修分离的工作模式,除了两票外,还有一套成熟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原有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只能适用于单一性质的工作任务,并不适合运行和检修综合后的模式,如果不重新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或者制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强化员工技能培训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员工的业务技能要求较高,要求员工不但要具备日常巡视和倒闸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异常情况和事故的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员工不但要理论精通,而且动手能力也要强。要达到这个目标,传统的培训方式根本行不通,因此全方位改变培训方式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大运维人员的轮岗力度,促进变电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之间的互相融合,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其次要开展帮扶学习,要让岗位能手和技术骨干对不同专业的人员结对帮扶,并在现场模拟演练,然后在培训结束后开展考核,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后才能持证上岗。

3.2 加强内部监督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既做运行工作,又做检修工作,既是工作许可人,又是工作负责人,难免粗心大意,忽视班组内部的监护工作,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为了安全起见,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设监督负责人,要做到没有监督负责人不工作。

3.3 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平常规范工作的关键环节,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应该及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运维人员能够按规范操作,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在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时,首先要细化工作重点,要将每一项作业确保反应在指导条目中,考虑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要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分解到点。其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还要经过大家的集中学习讨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进行现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重新修订,确保指导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除了要修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外,还要修订两票,两票也是重中之重,它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完善,特别要对运维工作中那些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监督环节容易缺失的地方,在两票上明确危险点,并有针对性做好控制措施。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从而达到避免作业风险,确保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

3.4 开展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使各个变电站之间的差异缩小,可以使运维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站内设备,减少了运维过程中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减少了电网的安全隐患,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在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该统一功能配置、统一回路设计、统一端子排布置、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报告输出和统一格式输出,这样才可以为实施运维一体化提供便利条件。

3.5 健全激励机制

实施运维一体化后,对运检人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估计没有几个人乐意挺身而出承担运维的责任,因此必须要制定适应运维一体化要求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工资和奖金向运维人员倾斜,建立双师型人才晋升机制,确保运维一体化顺利实施。

3.6 加强与其它单位的交流学习

目前,全国各地很多供电公司都已经开展了运维一体化工作,特别是重庆公司和江苏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派人去这两个省公司所属的单位考察,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经验,也可以请他们来本公司指导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避免多走弯路。

4 结语

实施运维一体化建设是电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运维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认清形式和目标,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重点控制,就一定能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人力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严利雄.电网大检修体系建设探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 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

[3] 孙杰.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

论文作者:刘建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浅谈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刘建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